张碧珠高级营养师-白头偕老的夫妻要结三次婚

标签:
健康 |
一
一个姑娘和一个男子成了家,姑娘的口味清淡,男人无辣不欢。
姑娘常去父母家蹭饭吃。一天,姑娘的老爸做的菜咸了些,老妈一声不响拿来水杯,夹了一筷子菜,将菜在清水里涮一下再入口。忽然,姑娘从老妈细微的动作里领悟到了什么。
第二天,姑娘在家做了丈夫爱吃的菜。当然,每一个菜里都放了辣椒。只是,她的面前多了一杯清水。男子看着她津津有味地吃着清水里涮过的菜,眼睛里有轻微的湿润。
之后,男人也争着做菜。但是菜里面已经找不到辣椒了。只是他的面前多了一碟辣酱。菜在辣酱里蘸一下。每一口,他都吃得心满意足。
为了爱,也为了自己,他们一个坚守着一碟辣酱,一个坚守着一杯清水。他们更懂得怎样坚守一份天长地久,细水长流的爱。
二
有一次,男人和几个朋友到外地出差,晚上住在宾馆,刚刚睡下,突然下起了雷雨。男人披衣起床,自言自语:“不知北京下没下雨?”
朋友说:“不会吧。”
男人叹口气,说:“我老婆特别怕雷,只要雷雨天,她肯定失眠。”
男人的电话打通后说:“你那边有没有下雨?”接着说:“那就早点睡,别看那些婆婆妈妈的电视连续剧。”
他合上手机,对朋友说:“北京没下雨。”
前前后后,通话时间不到一分钟。
比起恋爱时期的“电话粥”,几十秒的通话时间真是太短了,但是,这几十秒钟,隽永如斯。
三
就像很多夫妻一样,男人和姑娘最怕的也是过年,到底去谁家里过?尤其是婚后第一年。男人来自南方的农村,姑娘则是标准的北京大妞儿,平常大大咧咧。
为了男人的尊严,姑娘妥协了,到了男方家里过年。可是与对方父母和亲戚接触后,尴尬的事情来了。他们在家里都不会说普通话,而是操着满口的家乡话。姑娘听不懂,只能愣愣地坐在一旁,无法和亲戚朋友交流,感觉和男人的家人疏远了不少。
回来后,男人并没有把这当回事,继续过着日子。可姑娘却执意要男人教自己家乡话,这样过年的时候就可以和亲戚朋友交流了。这“鸟语”真的比任何一门外语都难学,但姑娘坚持了半年,硬生生地听懂了男人的家乡话。
男人嘴上不说,心里却想着:一定要好好对待姑娘,因为她的体谅和付出,因为她想着融入自己的家庭。
四
这三个故事或许会让我们领悟,婚姻到最后究竟留下了什么?
婚姻不只是嫁一个男人或娶一个女人那么简单,它有三重境界。
第一重境界:和一个自己所爱的人结婚。
第二重境界:和一个自己所爱的人及他(她)的习惯结婚。
第三重境界:和一个自己所爱的人及他(她)的习惯,还有他的背景结婚。
处在第一境界的夫妻,婚姻相对稳固。处在第二境界的夫妻,婚姻比较稳定。处在第三境界的夫妻,很少见到离婚的。
在这个世界上,那些白头偕老的夫妻,一生基本上都“结三次婚”。
第一次是在饭店里,在亲朋好友的恭喜和祝福中,与一个自己所爱的人“结婚”。
第二次是在家里,两人经过几年磨合,与对方的习惯“结婚”。
第三次是在家族里,与对方的各类亲情“结婚”。
第二次和第三次结婚与第一次相比,有很多的不同。没有隆重的婚礼,也没有亲朋好友的祝贺,唯一在场的是双方的默契。
真正的婚姻,往往都是发生在最后的两次。
大家都知道,沸腾的水能杀灭细菌。热恋如沸水一样,也能杀灭恋人身上的缺点和不足。
那些热恋中完美无缺的白马王子和小鸟依人的姑娘,进入婚姻这杯不温不火的水之后,缺点和不足会像细菌一样重新回来。这时夫妻必须跨入婚姻的第二重境界,和他(她)的习惯结婚,接纳和包容他(她)的缺点和不足。否则,婚姻之花就会因为根系过浅而枯萎。
那些本来非常恩爱的一对,往往是在心理上已接受了对方性格中的不足,有的甚至还把对方的这种不足变成了自己的一种关怀。这时的婚姻是甜蜜和温馨的,呈现出的最大特点是宽容和互补。
然而,婚姻的温馨并不能代表婚姻的稳固。稳固的婚姻还需要第三次升华,那就是与对方的各类亲情结婚。也就是说,把你对他(她)一人的爱扩展到他(她)的父母和亲友,并且在这种爱中,对婚姻有了智慧的领悟:你的另一半不但属于你,他(她)还属于他的父母和朋友,甚至还属于他(她)自己。婚姻一旦进入这种境界,便会幸福长久。
前一篇:等电梯举止暴露你的内心
后一篇:未来扑面而来,你准备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