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吃午饭的时候,小家伙的奶奶问小家伙:“明天是炒鸡尾虾还是炒龙虾?”小家伙说:“随便。他们爱吃什么就炒什么。”
其实,小家伙爱吃的是鸡尾虾。因为今天吃的是鸡尾虾,为了换换胃口,小家伙的奶奶就对小家伙说:“明天炒龙虾可不可以?”小家伙说:“要得。搭倒吃一点。”
搭倒吃一点,就是不挑食,配合着吃一点。
孙儿本来是爱吃鸡尾虾,可是他为他人着想,他就牺牲
自己的爱好,满足他人的需要。这正如法国的哲学家拉布吕耶尔所说的:“最好的满足就是给别人以满足。”德国著名的思想家、科学家歌德说:“凡是能站在别人的角度为他人着想,这个就是慈悲。”十九世纪前期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被人们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的雨果说:"最高的圣德便是为旁人着想。”
圣德,就是至高无上的道德。用圣德来形容孙儿,是当之无愧的。
因为孙儿有生以来总是为他人着想,特别是为爷爷着想。我在前面也多次谈到过孙儿为我着想从而使我感动的流泪的故事。
孙儿为什么能够处处为他人着想,我认为是他懂得人际关系的重要性。那就是:
一,增强人际关系。
1,促进沟通和理解。
多为他人着想,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人的需求和感受,从而促进双方的沟通和交流。
2,减少冲突和误解。
通过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可以减少误解而产生的冲突和矛盾,增进人际关系的和谐。
3,建立信任和友谊。
多为他人着想,能够表现出自己的善意和友好,有助于建立信任和友谊。
总之,孙儿知道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个人成功和幸福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多为他人着想能够建立更好的人际关系,促进彼此之间的信任和理解。
二,促进社会和谐。
通过为他人着想,可以减少人际冲突,促进社会和谐。这对于家庭、组织和社会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三,实现共赢。
多为他人着想并不意味着牺牲自己的利益,而是在尊重他人的同时,实现双方的共赢,这种思维方式有助于在人际交往中取得更好的结果。
四,提高个人的品质与修养。
1,增强责任感。
多为
他人着想,意味着承担更多的责任,这就有助于培养自己的责任感和成熟感。
2, 培养同理心。
同理心,也就是站在当事人的角度和位置上,客观地理解当事人的内心感受,且把这种理解传达到当事人的一种沟通交流方式。多为他人着想能够培养自己的同理心,使自己更加关心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3,提高自我认识。
通过关注他人的需求和感受,可以更好地反思自己的行为和态度,从而提高自我认知。
孙儿多替他人着想,这是非常高深的一种智慧,也是非常的高贵的一种品德。孙儿事事能以一种豁达的心情去对待,我相信,孙儿的人生会变得更加快乐,命运之神会更多地照顾他。
当然,我也希望孙儿有时该为自己着想的,就要为自己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