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家伙经常将他以前用过的作业本带给我写毛笔字,今天我在他的“语文薄”上看到了他在读四年级的时候写的一篇作文,题目是《我爱我》。全文如下:
看了这个题目,你们也许会感到奇怪吧,哪有自己不喜欢自己的?我喜欢自己有充分的理由:我长得蛮帅,知识面广,人缘也好,活泼开朗,能说会道·····
我知识面广,这可是全班公认的。记得有一次,老师提出一个问题:“斯巴达克是个什么样的人?”全班鸦雀无声,只有我举手,老师让我回答。我一口气说了几分钟,把我对斯巴达克的全部了解说了出来。在一阵热烈的掌声中,我满意地坐了下来。从此,我成了班上的“高级知识分子”。
我的成绩优秀,特别是数学。我是班上的数学“五虎上将”之一,而且在市“希望杯”数学竞赛中多次获奖。我取得了好成绩,从不骄傲。偶尔考差了也不灰心,成绩好坏不影响我的情绪。
我人缘好,也是全班公认的。班上百分之九十的同学都是我的好朋友。每年一次野炊,想同我“合伙”的同学特别多,所以每次我这个组总是“大家庭”。我平常不和同学闹矛盾,别人逗我,我一般都不会计较。如果玩笑开得过分了,我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也会“动手动脚”,但遇上“野蛮”的同学,我会“好汉不吃眼前亏”,打不过,就“撤退”。
我能说会道。在一次“学英语没有用”的辩论会上,我独领风骚,为反方获胜立下赫赫战功,击败了原来占有绝对优势的正方,还被评为
“最佳辩手”。
我的优点很多,当然也有缺点。不过爸爸妈妈爱我,老师同学都喜欢我,我哪有不爱自己的理由呢?
王安石说:“爱己者,仁之端也,可推以爱人也。”
也就是说,爱自己是仁义的开始,可因此推及到爱他人。法国启蒙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伏尔泰说:“自爱是我们必须珍藏的工具。它好像是人类所需要的永恒的必用品——它十分必要,十分可贵,它带给我们欢乐。因此,我们一定要珍藏它。”老子说:“圣人自知而不自见;自爱而不自贵。”意思是说,圣人有自知之明而不显耀自己,有自爱之心而不自以为高贵。孙儿所说的:“我长得蛮帅,知识面广,人缘也好,活泼开朗,能说会道。”一点也没有显耀自己,而是像老子所认为的:有自知之明。孙儿正如老子所认为的舍去自见、自贵的心理,取自知、自爱的做法所以增强了他自身的道德修养,成为受人欢迎和敬重的人。
人要爱自己,正如孙儿所说的:“我哪有不爱自己的理由呢?”我想,孙儿爱自己是有他的理由的。他知道:
第一,爱自己,是人生存的本能反应。一个人从出生以后,就是在父母的呵护下茁壮成长,自从牙牙学步开始就知道了趋利避害。如果一个人长大以后还不知道爱自己,那就很难在这个世界上生存下来。自爆自弃和自残必然会是自己的生存发展受到威胁,甚至丧失生命。
第二,爱自己,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自然规律。如果说一个人小时候不知道爱自己,是因为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还没有形成,长大以后随着社会阅历的增加、对事物的是非判断有了自己的标准,便知道了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正因为这样,人们才能爱自己,保护自己,才能结婚生子,繁衍后代,生生不息,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第三,爱自己是人类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爱人者,人恒爱之”。讲的就是爱和被爱的相互相成,一脉相连。只有爱自己才能爱他人,爱自己是基础,一个人如果没有自爱,就失去了爱的源泉。古人讲,修身齐家治天下
,讲的就是爱自己,加强自身修养。
那么,孙儿是怎样爱自己的呢?我认为,他做到了以下几点:
1,做好自己,发挥自己的优点。
2,懂得对待自己。遇到烦恼,懂得怎样去解决,不陷入苦恼之中不自拔。
3 ,懂得强大自己,让自己变得足够优秀,能力变得不断强大。
4,做到避免忧虑,不往坏处想,懂得珍惜眼前。
5,乐观的生活态度。
6,拥有健康。孙儿知道,拥有健康是爱自己的直接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