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游枫亭天中万寿塔(国宝)

标签:
仙游国宝价值哈哈中指 |
分类: 古建筑 |
塔表布满浮雕,造型奇特、艺术精湛,堪称一绝。
第一层置于瓣莲花须弥座上,四转角各雕一尊力神,略半蹲,头顶上层塔座,塔身四面则各雕双龙相戏图,形态各异。南面浮雕为雌雄双龙回眸交尾,含情脉脉。
第二层底部重垫一道须弥座佩有八个座脚,四转角置圆鼓形立柱,每面雕折枝花卉。
第三层每面凿三拱门浅龛,龛中雕佛;转角浮雕武士人像。
“枫亭文化研究会以为:枫亭处海滨地势低常水患。吴越王钱弘俶所传送宝箧印经塔内藏有佛经,具镇邪功能,便按样式,放大为大型石塔,藏入佛经,以镇龙制灾。塔斗山按风水学来讲据说能“兴文运”。所以,天中万寿塔是因多种因素而建造。同时,“万寿塔”塔名蕴含着尊君孝道的传统思想,晋江六胜塔和石狮姑嫂塔也都名为“万寿塔”。塔建成后又成了海上航行的标识。
所以,他们认为:塔建于五代中后期最为可能。从塔西,南面的观音雕像看,脸孔方圆,十足男性化,分持莲花和净瓶,脸孔与泉州开元寺佛教愽物馆展出的一张唐代的观音菩萨像片很相似,应比蔡襄生活年代以前的五代或更早。五代时期有能力和条件在青螺山建造如此规模石塔的人,以陈洪进最有可能。他们推测:由泉州崇福寺来枫亭主持全安庄的自永和尚主持建造。石雕在泉州洛阳一带造好后,海运枫亭组装,与志乘所记“故老犹传为泉人夜作”和“由海运至,一夜而成”的传说相符。
“青螺山之有塔也,由来久矣。稽志乘所载,系宋嘉祐四年忠惠蔡公造万安桥后作也;而北面二石勒字于上,则云俗传里人陈汪所建也,中间年月日成,及增修里人姓字备纪焉。然溯我里自有塔以来,历代人文蔚兴,难更仆数。迄今年世久远,而塔几乎倾颓,阖里士民僉议乐捐,仍旧重建,期媲美于前。沐以嘉庆三年十一月初九日辰时经始,越腊告成。北面石字应宜作古重勒,但其中文字墨漏难详,爰就原幅,再为勒石,略序前由,其原石存留于文昌阁后壁以备参考,庶有以揚前烈而示后人也矣!嘉庆戊午年蜡月吉旦阖里同立。”
1919年,塔又重修,现塔下层基座北面右方留有石刻:“距嘉庆三年戊午弌百一十六年復壞,越四年巳未初秋,阖里再修。”说明塔是1916年农历正月初三坏,1919年修好。东面菩萨佛像掉落断为为两块,重修时新作一块补上,原件大的一块保存在县博物馆拜亭里,成了松树的围挡。(10多年前在文庙拜亭中见到,我就有预感到它与“天中万寿塔”的某种关系,果不其然!除此之外,“青螺峰”的石刻也搬到文庙里了,哈哈!)
第一图:文庙中的“菩萨”围挡,来自“天中万寿塔”的残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