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骑行在“榜书线”,不经意间发现一块石碑,上书“芹山少数民族村”。
仙游有数量不多的畲族人,有姓“兰,雷,丁”的少数民族。这俺早有耳闻,不过,少数民族村,这个概念俺还真没有。少数民族人口聚居并成村落了,就在平原区的榜头?头一回听说!
http://s3/mw690/bce1f908gx6Cf3PRgnEe2&690
芹山位于巍巍高望山与芹山脚,高望山上的望夫塔与芹山人的关系密不可分。
http://s10/mw690/bce1f908gx6Cf3SphEJ19&690
芹山大桥是通往芹山的唯一通道。
http://s3/mw690/bce1f908gx6Cf3PABO222&690
http://s9/mw690/bce1f908gx6Cf45pD0468&690
芹山村因回族村民有两千多人聚居,故成为莆田市最大的少数民族自然村。郭姓回民已全部汉化,生活风俗与汉民基本相同,信仰妈祖,民风古朴。每年农历正月十三,有村里郭姓回民庆祝的游神活动,农历十八是村里汉民的游神活动,十分隆重。
http://s8/mw690/bce1f908gx6Cf3QfhP1c7&690
仙游是个多民族的县份,以汉族为主。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表明,境内仅有汉族和畲族2个民族,畲族665人,占0.18%。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除畲族外,增加了回族,有少数民族837人占0.17%。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有汉族767323人,占总人口的99.81%;少数民族增加了蒙、藏、苗、彝、壮、侗、瑶、黎、高山、水等民族,共1467人,占0.19%。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少数民族又增加白、土家、哈尼、拉祜、纳西、仫佬、毛南、仡佬、京、朝鲜、布依、满等12个民族。全县有26个少数民族,人口13447人,占总人口的1.54%。
少数民族人口比例增长,主要原因是1985年、1987年分别恢复回族身份居民10641人,使回族人增至11211人,占总人口的1.28%,居全县人口第二位;畲族增至1859人,占总人口0.21%,居全县人口第三位。
根据1990年人口普查统计,居住仙游县的有回、畲、苗、蒙等25个少数民族同胞共13577人。这些少数民族同胞居在19个乡镇,呈大分散小聚居的格局,居住比较集中的有榜头镇芹山村回族638户2641人(含梧店村),度尾镇砺山村回族461户1506人,郊尾镇新窑村回族125户809人,凤山乡柳园村回族259户1026人,以及枫亭镇九社自然村蒙族53人和畲族聚居村12个1008人。
http://s13/mw690/bce1f908gx6Cf46QHpVf3&690
回族在中国可能是分布最广的一个少数民族了,来源于波斯湾,阿拉伯一代,优秀代表有郑和,海瑞。
可有些回族族源不纯,这里姓郭的自称唐朝名将郭子仪后代,可郭子仪明明是汉族,而后代子孙却变回族了?
福建的少数民族在汉人的重重包围中基本上都汉化了,语言、风俗、饮食习惯等都与汉族没有什么区别了。
http://s4/mw690/bce1f908gx6Cf3THpLB63&690
回族人口大多是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而来的古阿拉伯、波斯人的后裔,全省共有10.98万人,占全省少数民族人口的18.81%,主要分布在泉州、莆田等市.
按照国家政策,群居少数民族享有教育(高考录取),计划生育,扶贫发展等方面的优惠。原来如此!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