牌匾
牌匾是中国独有的一种商业语言、文化符号。是融汉语言、汉字书法、中国传统建筑、雕刻于一体,集思想性、艺术性于一身的综合艺术作品。
牌匾不仅是指示标志,而且是文化的标志,甚至是文化身份的标志。它广泛应用于宫殿、牌坊、寺庙、商号、民宅等建筑的显赫位置,向人们传达皇权、文化、人物、信仰、商业等信息。
牌匾目前多用于商业领域,是我国一种独特的传播商业信息的广告形式,它通过巧取文学作品、凭借商联文采、援引成语典故、附丽神话传说、名人题字,利用趋吉心理、采摘宗教词语、表达报恩情感、显示店家诚信等方式。负载着厚重的民族商业思想,折射出传统的文化色彩。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探讨牌匾的传统文化,批判继承民族广告文化遗产,不但有助于中国商业文化宝藏的挖掘整理和牌匾广告历史的研究,而且对于现代广告的发展和创新也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启迪和促进作用。
人文风景
牌匾是一座建筑,甚至一座城市的点睛之笔,在我们这个传统文化积淀浓厚而富有诗意的国度,她凝聚了中华民族思想艺术之精华,是一道独特的人文景观。随着城市化的进程,牌匾在城市文化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牌匾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一道独特的风景,自秦汉以来延绵二千多年。如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华牌文化再次兴旺发达。
装饰
牌匾的悬挂范围非常广泛。关隘城堡,宫阙王府、园林名胜、坛观寺庙、名门宅第、工商店铺等等,牌匾几乎无处不在。既有悬挂室外的,也有悬挂室内的,是室内外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
种类
传统的牌匾从材质上划分,主要有木质、石材和金属三种,但以木质居多,石材和金属的较为少见。为牌匾题字的,主要是当时的显贵、名流和书法家。 牌匾漆地以黑色居多,也有紫、红、蓝、绿、棕等颜色。文字最常见的是真金字匾,所谓真金字匾,即在字上敷贴金箔。
漆艺
贴金是传统漆艺中的一个重要工艺门类,贴金工艺很有讲究,首先调制金胶就必须根据四时变化掌握好材料比例、稀稠程度和干燥程度。其次,涂金胶必须要均匀,掌握好"火候 "非常重要,早了不行,晚了不行,快了不行,慢了不行,要贴的平整、严实、光洁、鲜亮 ,无明显接口。除贴金匾外,也有以色漆描字的,常见的是豆绿色,此外还有镶嵌象牙、兽骨或螺钿字的。
题款
牌匾的题款乃是画龙点睛之笔。有的是上下款俱全,有的只有一款。款有字有印。印又有“名章”和“闲章”两种。印的篆刻髹饰或红底金字,或者金底红字。 刻法 传统的木质牌匾有机刻和手工等多种刻法,但手工雕刻效果是最好的,但效率不如机刻。
题材
(1)楼堂殿阁的名称。如“滕王阁”“长生殿”、“望月亭”、“望江楼”等。
(2)商家字号的名称。如“同仁堂”“内联升”“老凤祥”“荣宝斋”等。 (3)歌功颂德的题词。如“桃李满园”“爱民如子”“高山仰止”等。
(4)绘景抒情的题词。如“清风肃来”“山清水秀”“一碧万倾”“春和景明”等。
(5)述志兴怀的题词。如“天道酬勤”、“海纳百川”、“与时俱进”等。
(6)庆典开张的题词。如“大展鸿图”“生意兴隆”“财源广进”等
仙游文庙是也叫圣庙、孔庙,是历代文人墨客的祭祀孔子之地。那里往往是牌匾的聚集地。仙游文庙有许多颇有意思的牌匾,有心人可以欣赏揣摩里面的深意!
注意:这个“玉”字,那一点在左,非在右!古体字有左右结构异化为上下结构,上下结构异化为左右结构,一是方便拼写,二为美观,三为创新或哗众取宠等等!

“与天地参”——乾隆三年(1738),清高宗弘历颁御书“与天地参”额于各学宫,匾额落款为“乾隆戊午孟春敬书”。意为:与天、地一齐参拜孔子。参,也通“参”,古“三”字。谓孔子与天、地鼎立为三,即同有不朽之意。

大成门两旁有东西庑房,东庑房为名宦祠,供有以前在仙游做过官的功德政绩卓著者,以此纪念,表示尊敬。西庑房为乡贤祠,奉祀着杰出的仙游籍儒学贤达。

“化成天下”从容大气,历史悠久。它源自《周易》中的一句话“观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万世师表”是康熙皇帝题写 “斯文在兹”是光绪皇帝题写 “时中立极”是乾隆皇帝题写。意思是---孔子是千万年的老师的代表,是登峰造极的圣人,文采气质高尚,天下表率都在这儿了!

大成门在北宋初仍称“仪门”,宋徽宗崇宁三年(1104年),因孔子“集古圣先贤之大成”,诏令改文宣王殿为“大成殿”,大成门也因此而得名。大成門有3門,平時只開側門,有重大儀典才開啟中門,以示隆重。

“德齐帱载”——咸丰元年(1851),清文宗奕颁御书“德齐帱载”额于各学宫。帱,覆盖之意。帱载,语出《左传》襄二十九年:“如天之无不帱也,如地之无不载也。”意谓孔子之德像天地一样覆盖和承载万物。


“圣集大成”表示----圣人的功德无量,是集天下所有的智慧才能比的!

大成门在中间,平时只走两侧的掖门,东称“金声”,西称“玉振”,只在祭孔大典时大成门才开。“金声玉振”用来赞美孔子,比喻声名昭著远扬。汉荀悦 《汉纪·武帝纪五》:“唯天子建中和之极,兼总条贯,金声玉振。” 唐 李德裕 《仁圣文武至神大孝皇帝真容赞》:“政建中和,金声玉振。”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英杰归真》:“金声玉振,天理无不畅之机。”

怎样?这些牌匾都有来头吧?其实啊,不外乎历代统治者,尤其是清朝康永乾盛世时歌功颂德,为了统治需求二神话孔子的一种手段。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