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风水尺数有大凶---鲁班尺说明

(2014-10-02 20:25:29)
标签:

星座

分类: 风水点滴

风水尺数有大凶---鲁班尺说明

风水尺数有大凶---鲁班尺说明

风水尺数有大凶---鲁班尺说明

风水尺数有大凶---鲁班尺说明

    鲁班是春秋时代鲁国人,是历史上有名的工匠。木工行业供奉鲁班为祖师。当木匠在制作供桌神案、门窗家具甚至做土木工程时会使用一种长一尺四寸四分的尺子,尺子上不仅有尺寸,还标明有避凶取吉的文字,人们就叫它鲁班尺,又叫文公尺。

   相传鲁班和文公都是有名的能工巧匠,但鲁班总是技高一筹,令文公非常嫉妒。一次,两人奉命各自率众修建宫殿。文公趁人不注意,将鲁班用来丈量长度的尺子锯短,一尺半变成一尺四寸一分。当鲁班的徒弟们用这把尺子将木料裁切完毕后,才发现长度不对。时间紧迫,材料用尽,鲁班急中生智,把不足的长度用石墩代替,结果更加坚固、美观。国王十分满意。 当人问他怎么会有这样的奇思妙想时,鲁班笑答,全靠文公送的尺子啊!从此文公心服口服。这把尺子也就一直流传至今。

    鲁班尺产生不久即融合了丁兰尺,后又融入寸、厘米。是度量、矫正的重要工具。由于其特殊的功能,在风水文化、建筑文化中表现最为广泛。建造房屋和制作家具时,从整体到每一部位的高低、宽窄、长短,都要用此尺量一下,求得与吉利有关的刻度吻合,避开与灾凶有关的刻度,以适应祈求平安吉祥的心理。从所标文词的内容看,显然与旧时的星相学相联系。

 

鲁班尺格数吉凶含义如下:

1、财:吉,指钱财、才能。

A、财德:指在财、德善、功德方面有表现。

B、宝库:比喻可得或储藏珍贵物品。

C、六合:合和美满。六合为天地四方。

D、迎福:迎接福。福为幸福、利益。

 

2、病:代表凶。指伤灾病患 及不利等。

A、退财:损财、破财之意。

B、公事:多指因公家的事如贪污受贿及案件官司等。

C、牢执:指牢狱之灾。

D、孤寡:指有孤独寡居的行为。

 

3、离:代表凶,指六亲离散分开。

A、长库:古有监狱之说。

B、劫财:破耗及耗损财。

C、官鬼:指有官煞引起之事。

D、失脱:物品失落、人离散之意。

 

4、义:代表吉。指符合正义及道德规范,或有募捐行善等行为。

A、添丁:古时生男孩叫添丁。

B、益利:增加了财资利禄。

C、贵子:日后能显贵的子嗣。

D、大吉:吉祥吉利。

 

5、官:代表吉,指有官运。

A、顺科:顺利通过考试而获中。

B、横财:意外之财。

C、进益:收益进益。

D、富贵:有财有势。

 

6、劫:代表凶,意指遭抢夺、胁迫。

A、死别:即永别。

B、退口:指有孝服之事。

C、离乡:背井离乡。

D、财失:财物损失或丢失。

 

7、害:代表凶,祸患之意。

A、灾至:灾殃祸患到。

B、死绝:死得干干净净。

C、病临:疾病来临。

D、口舌:争执争吵。

 

8、本:代表吉,事物的本位或本体。

A、财至:即财到。

B、登科:考试被录取。

C、进宝:招财进宝。

D、兴旺:兴盛旺盛。

 

丁兰尺

为时下风水师必备之工具。主要用于建造坟墓或奉置祖先牌位及神位时,据以测量,并定吉凶。尺长39厘米,分十格,每一格又分四小格;其十格,各印有代表吉凶之文字,分别是

“丁”:福星 及第 财旺 登科

“害”:口舌 病临 死绝 灾至

“旺”:天德 喜事 进宝 纳福

“苦”:失脱 官鬼 劫财 无嗣

“义”:大吉 财旺 益利 天库

“官”:富贵 进宝 横财 顺科

“死”:离乡 死别 退丁 失财

“兴”:登科 贵子 添丁 兴旺

“失”:孤寡 牢执 公事 退财

“财”:迎福 六合 进宝 财德。

以上十字及其小格的字义不难理解,这里不详细谈了现代鲁班尺和丁兰尺结合应用了2011年,中国风水家协会把鲁班尺定为风水勘察必要工具。

1鲁班尺=0.8市尺古代鲁班尺长46.08厘米

明清时期的营造尺长32厘米,故鲁班尺的长度为46.08厘米,鲁班尺每寸为5.76厘米。现代两种鲁班尺长度分别为42.9厘米和50.4厘米不是很规范。

 

通过上面的叙述您会发现,风水中的尺寸很有意义,对人丁又很大影响,现在很多不规范的风水师,甚至都不懂鲁班尺的应用,故此本人提醒同业人员,要精益求精,为人为己负责。免得害人害己。

                                           ---------------老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