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8、庄稼汉:新人感慨更分明
(2023-01-26 19:38:19)分类: 朋友们的生活 |
——评《新年说梦:筛子滋味》
浅山评论家群
陈玉亭:
几经批阅和修改,集中会审再过筛。虽是新手不怯场,电话贺信博头彩。
新村:
写得总结材料,经政治处主任精心修改,要求再深入基层征求意见,成稿后,到公司进行最后的审核,象过筛子似地过滤,去虚留实,看来距成功只有一步之遥。
两个多月,深入工地流下了多少汗水,写作材料度过了多少不眠之夜,等待材料审核战战兢兢,是多么的难熬,多少次艰难的前行,都是一次很好地历练,笑到最后的才是真正的王者。
大厨赶上了好时代,遇到了好领导,才华大放异彩。真金不怕火炼,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最后的好消息就要到来,我们等着给大厨喝彩吧!
戚玉珠:
筛子就是过滤,咋样,没说错吧,领导提了不少意见,在材料上密密麻麻见缝插针写了不少,补充部分还要深入基层,或者跟去过那里的知情人了解情况,又够大厨忙乎一阵子了,但必须承认,那时候的主任副主任都很敬业,是特别负责任的领导,一份材料层层把关,对公司交流会如此重视,不知现在的领导如何去做,看材料是否能睡着,看不看都不一定,秘书是否能像大厨一样兢兢业业,一份材料写两个月,回来还要反复修改,全公司有21个大队,每个大队都有一个写材料的人,交流会上,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那可是为大队增光的时刻,大厨又要加班加点挑灯夜战,写出质量更好,领导满意的材料,筛子的滋味也许苦,但结果甜,能遇上这么好的领导,再苦再累也值了。
宋兆文(蚊子~不咬人):
初次润笔,果然让领导比较认可。只是从全局和更深层次的考虑,需要将内容修改得更丰满更充实些。
这对大厨来讲,应该不算什么难事。而从领导的言谈举止中,不难看出,好事还在后面呢。
华尔兹:
曹老师这宣传干事当得太不容易了。除了写材料外,不仅负责出黑板报,还管发贺电。这可不是上邮局发份电报就得,而是“通过设在长春的电台,以双方通话的形式完成”。
信号不好,还要扯着脖子喊。这让我联想到老电影里面的革命家在街头或会场的演讲。不知道曹老师会不会喊着喊着也做一些手势,或者挥一下手臂。
主任副主任把这个任务交给老师,是对老师工作的肯定。“副主任'咯咯'地笑道:全楼都听见你在喊话!”说明通话贺电发得很成功。
和平:
过筛子真不是个好滋味。过去搞运动,经常会用到这个形象的词汇。过得去还是过不去,都不是滋味。看到最后,喊话喊得挺爽,估计大家也就都认识这位“新来的了”。
一小片肥皂的“蚂蚱口”?这样的细节描写,看似闲笔,其实不然。忐忑惶恐的心,和这蚂蚱口有一比。
这主任的要求也是过于严格了,写材料过程也就基本把基层情况摸上来了,这修改,还得去基层,感觉有点多此一举。还是给新人一个下马威?说不清,如同那蚂蚱口一样。
云开日朗(吕维):
主任进屋时,小曹己经在副主任那了。说明小曹积极接触副主任,时刻要求进步,虽然她屋子里的味道有些特殊。
主任批阅的材料返回了,意见也详细,还关照小曹,为他补充内容提供方便。
这里边有一点没弄明白,主任这干巴老头给女副主任递眼色干嘛?有话不能直说?这里边是不是暗藏玄机?
那年月写材料很重要,材料不硬工作白干,所以小曹被格外重视,重点培养也是应该的。
主任审材料提出来的问题挺要命的,我感觉这不仅仅是经验材料,有点像调研报告了,要把政治思想工作提高到更高的程度上来,无形中等于说小曹的材料还需要再拔高,再提升,这老头要求水平不低啊!一般人还真看不出这层意思呢。
去郑州总部接受审材料,过筛子,这是对小曹的进一步考验。在二十一个分队中脱颖而出不是件容易的事,但我相信小曹是装在皮囊之下的锥子。
小曹跟总支书感情特殊,通过电台传达公司精神时显得异常兴奋,因信号差几乎是喊着完成主任交办的任务,引得副主任一顿大笑。
古有千金难买美人笑,小曹这块小鲜肉做到了,未来似乎向他敞开了大门,一条宽阔的大道洒满阳光,鲜花和美女都向他露出笑容!
奔跑吧,鲜衣怒马的小曹,翻蹄亮掌的小曹!
优雅:
宣传干事可不是谁都能做得来的工作,承担单位的各方面宣传,相当于形象大使,代言人。也是领导特别重视的岗位,笔杆子能把行业内的领导能力,员工业绩,人员素质,企业文化等等方面宣传出去,得以发扬光大。
有曹干事这样的文人墨客,几经筛选也不会被淘汰,只会越走越远,路越走越宽。
期待拜读老师工作步步腾飞的节奏。
徐歌:
以上评论全部点赞!看来大都是机关工作的同志们都有着同感和共鸣!作者通过人物形象细节的描写,给大家勾勒出了一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机关或大型企业办公室里小人物们的世俗图。看来曹作家走到今天的成就也实属不易。
晓 莉:
老师真是年轻有为,工作认真,活力四射,激情燃烧。大块的经验材料,已得到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再补充一些内容,对老师来讲,是小菜一碟。整个材料没推翻,就说明老师是写材料这里的虫。个中滋味,脑力劳动,只有老师自己清楚。分队圆满完成了勘探会战任务,主任让老师以党委的名义给东升庙村发贺电!贺电稿拟后经同意,开始发贺电。由于当时网络不发达,需通过长春电台以通话的形式完成。声小听不清,老师就喊起来。结果,弄得全楼都听见了。其实,宣读贺电是好事!大家都知道了更好!这是激励机制,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谢谢老师!
庄稼汉:
筛子滋味难说清
新人感慨更分明
层层筛过多酸苦
一遍还比一遍浓
恰似黄豆浇花水
更赛七月火蒸笼
电台通话全靠喊
汗流浃背满楼听
老曲:
你这的确是宣传干事的活儿,一连串儿的政治话题,我看着也是懵圈。不知道如何说起,没点儿政治素质,写出来那就是驴唇马嘴的事儿。不得不说,那个时候的确是思想政治工作最难的时候,如今,我感觉简单了,遮羞布被撕下来了,光着反倒增加了几分不怕羞的勇敢。什么什么形势下?什么思想政治?什么面临的新任务?什么面临的新问题?不用强调了,一个下岗,人走了,哪还来的政治?都市场了,改革的问题,只有用改革的办法解决了。这有点儿像东北话里,儿子说要买橘子,妈妈说:我看你像橘子。虽然话粗点儿,可能糊弄人啊!道理是一个道理,实用就行。
关注今日头条:
朋友们的生活(曹利君著)
浅山笔记——
18、搬家、转学及其他
19、文化视野:另一只袜子
20、听会
21、当时和现在都像做梦
22、票都拿到手了吧
23、外面多好,又是秧歌又是戏的
24、一出溜儿与一脚油门儿
25、算不算是一种人生?
26、友友:后来见过一次面
27、饭局、群主和老曲
28、后半夜,开始眼望房巴
29、性本爱丘山?
30、不是八卦
31、厨房听歌,最讲究的是味道
32、开车去延吉
33、延边苹果梨
34、裘田这个人
35、毫无征兆
36、要么你来,要么我去
37、净月山和净月潭
38、仙风与龙骨
39、丁家沟
40、丁家沟与日本房
41、玫瑰谷和户外运动
42、净月林海
43、步行漫道
44、青松岭和孙老四
45、净月神思
46、大美净月,大在自然,美在文化
47、到公园去
48、风月无边
49、无关风月
50、辉发山与辉发河
51、辉发城和李家沟
52、辉发山:回望与再望
53、山水人情故事
54、殉情与殉道
55、百密一疏
56、意念这东西
57、老薛婆子和杨军
58、所为何来
59、如获至宝
60、辉南的旅游资源
61、五月尚早
62、天地一片苍茫
63、走进腊月
64、早该如此,还是理当如此
65、上下邻居左右家
66、门洞群和羊事儿
67、老韩老婆和偏方
68、新年说梦:人在旅途上总得有个相互照应
69、新年说梦:写东西话赶话
70、有证太
71、城乡结合部时代的女人代表
72、老韩老婆和于福
73、得其所愿
74、于福请客
75、蓝牙耳机
76、新年说梦:燃放烟花爆竹和上坟烧纸
77、羞于启齿
78、新年说梦:那年五月
79、新年说梦:总支书记
80、新年说梦:材料范儿
81、新年说梦:大队来的
82、新年说梦:小胡夫妇
83、新年说梦:两本稿纸
84、新年说梦:副大队长
85、新年说梦:勇敢的人
86、新年说梦:谢天谢地
87、新年说梦:一种错觉
88、新年说梦:惶恐不安
89、新年说梦:筛子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