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4、新村:抽丝剥茧顺理成章
(2023-01-23 10:41:16)分类: 朋友们的生活 |
——评《新年说梦:谢天谢地》
浅山评论家群
新村:
文中副主任笑吟吟的面容,素淡的装束,庄重的气姿,以及点头呶嘴的细节,给人印象深刻。
她询问东升庙勘探会战工地的一些情况,关切相关人员的近况,都是她的职责所在。
顺便介绍了她的私生活,更加丰满了人物形象,也是顺理成章。
总之,副主任对大师的工作还是满意的,这厚厚的材料是心血的结晶,真正的价值还是材料内容,量多只是一个小小的铺垫。
大师抽丝剥茧似地展示细节,形成无限的吸引力,好戏还在后头。
副主任对大师家庭生活的关心,是人之常情,也证明她是关切下属的好干部。
大师对自己的材料,小心翼翼地保管,包装细致,还庆幸未被饭盒污染,真似胜过生命。这都有真实生活的写照。
大师辛苦两个月,也该享受一下家庭温暖了。好消息还在后面?
静下心慢慢地欣赏吧!
王克江:
在年味里,听着时下放鞭炮,过着安逸的生活,把过去拉到现在,那就不是一般的感慨了,而是相当的满足。
小鱼儿:
曹老师笔力深厚,文采俱佳。
拜读学习,恭祝新春快乐!
和平:
写好了材料,稿子交到领导手里,心情也轻松不少,你看“夏日微风吹着,把窗外的树影和阳光都弄乱了,投到办公室来,似乎特意给这素淡的装束撒上些热闹的碎花。于是,副主任的庄重里又添了许多的生气和灵动。”
只是,领导并没有马上翻看材料,而是关心起辛苦下基层,赶稿子的曹老师来。
可曹老师关心的还是稿子。
不说稿子内容如何,单说这把稿子平安递到领导写字台上,就很是用心劳神了。谁不希望嫁出去的儿女漂漂亮亮?“有点遗憾的是,材料拿出来不大平平展展,前几页稿纸还是倔强地卷起了边儿。记得装包的时候用手曾经反复摸挲过的。现在卷边儿,大概是在人造革兜子里骨碌过。谢天谢地,赶通勤火车挤公交车饭盒没翻过来,菜汤没洒到材料上。
无论领导满不满意,交了稿子谢天谢地。
优雅:
这次是写基层工地思想政治工作总结,用了那么久,在工地体验生活,和工友,基层领导打成一片,写了厚厚的一沓材料,那可是没少付辛苦啊!真的是用钱买不来的。一路精心保存,当交到领导手里后悬着的心才落下来。期盼见到美女领导,交上去,等她看后表扬肯定一番,利用这段空闲再揣摩一下领导的关心,提到赵小丽想没想你啊?还低头抿嘴笑?也不马上看?有些失望 不愧是作家,把女领导的表情和心态都想研究透彻。我感觉,写作人各个都是合格的心理学家。
陈玉亭:
材料包装送手里,掂出分量够多的。嘘寒问暖示关爱,初出茅庐心暗喜。
云开日朗(吕维):
大厨对材料太上心了,好像当年革命者传送密电码似的,纸包纸裹,生怕不胫而走,不翼而飞,都快得过度强迫症了。
总算对副主任有所交待了。这个副主任也确实关心大厨,还设身处地从赵小丽思夫的角度替大厨着想,难得!我要摊上这样的女领导,天天给她洗脚提鞋我也乐意。
最让我好奇的是她那一呶嘴,究竟是几个意思?我估计大厨当时肯定是蒙圈了,乃至三十多年了还忘不了,放不下。
女副主任这个大有深意的呶嘴究竟是怎祥的面部表情,我们只有猜测,唯有大厨刻在心里,珍藏至今。要是别人,早捂溲了。
素面朝天的女副主任并不急着看大厨的材料,倒对他的身体和家庭更为关心。这样下去,大厨岂有不效犬马之劳、死心塌地之理?
戚玉珠:
今天看似轻描淡写描述副主任,其实几笔勾勒出她苗条的身材,庄重和清爽,大厨回来就上班了,简单客套几句,没马上看,副主任得用一定时间仔细看,赵小丽说你把材料纸包纸裹的,她哪里知道你付出的辛苦,大厨爱材料如同老鼠爱大米,那可是两个月的汗水啊,别看你说谢天谢地,内心更要谢自己,就等着过关了,大厨不用忐忑,一定能通过,瞧好吧。
悠悠:
材料终于写完了,那么“厚厚的一沓”!
完成任务后的轻松,回家后的踏实,让周围的一切都跟着愉悦起来:
副主任“笑吟吟”的表情,得体庄重的打扮,关怀备至的语言,连窗外摇曳的树影与阳光,也都那么美好而动人。
材料写得不易,几个月心血的凝聚,几个月的孤独、寂寞、冷,所以倍加珍惜。文中很多地方都能看出对材料的珍视:
“返程这一路上就盯着装有材料的旅行袋,唯恐稍不留神放在车厢行李架上的旅行袋会被什么人拎走……”
“旅行袋太重要了。”
“从袋子里拿出材料,上班前用报纸重新包装一下,这才放到装饭盒的人造革拎包里。”
“盯着”,
赋予真情实感的文字,才如此引人入胜!
淡淡香茗:
我最担心的是材料虽是纸包纸裹,但与饭盒放在一起,又是通勤赶火车,那饭盒里的菜汤如果流淌出来,后果不堪设想!
新村:
文中副主任笑吟吟的面容,素淡的装束,庄重的气姿,以及点头呶嘴的细节,给人印象深刻。
她询问东升庙勘探会战工地的一些情况,关切相关人员的近况,都是她的职责所在。
顺便介绍了她的私生活,更加丰满了人物形象,也是顺理成章。
总之,副主任对大师的工作还是满意的,这厚厚的材料是心血的结晶,真正的价值还是材料内容,量多只是一个小小的铺垫。
大师抽丝剥茧似地展示细节,形成无限的吸引力,好戏还在后头。
副主任对大师家庭生活的关心,是人之常情,也证明她是关切下属的好干部。
大师对自己的材料,小心翼翼地保管,包装细致,还庆幸未被饭盒污染,真似胜过生命。这都有真实生活的写照。
大师辛苦两个月,也该享受一下家庭温暖了。好消息还在后面呢?
静下心慢慢地欣赏吧!
赵晓光:
写材料是件既累人又糟心的事儿,你想说的领导不一定想说,而领导的意思你又不一定领悟的透彻,所以就会翻来覆去的改,以至于有了"一稿二稿等于白搞,三稿四稿还要再搞,五稿六稿推倒重搞,七稿八稿继续再搞,九稿十稿回到原稿"的调侃。我曾经在央企的宣传部门工作多年,上世纪的八九十年代正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黄金时代,从中央到行业、地方,各种会议不断,做为全国知名企业,参会并且在会上做经验介绍是理所当然的事,所以每年都要从不同侧面弄四五个万把字的大材料,那时搞材料一般都会成立一个写作班子,由一个部门领导牵头,负责和上级领导上级部门沟通,然后就由我们这些所谓的笔杆子按照上级的意图开始动手,首先是敲题,就是把文章的题目确定下来,其次是砍块儿,就是把文章分为几个部分,第三是分层,就是确定每个部分写什么内容,这是写材料的标准流程,每次都是这样的程序,看起来繁琐,其实很管用,因为这是搞材料的前辈们用心血总结出来的经验啊!敲题、砍块、分层这个阶段算是务虚,用行话说就是吹路子,一般需要两三天时间,之后由牵头领导去向上级领导和上级部门汇报,征得同意后我们就可以动笔了,通常是一个人一部分,按照总体确定好的内容和字数开始写作,这个阶段一般需要三四天,对个人来讲也是最熬人的,"费烟卷省粮票,掉头发撒黄尿"说的就是这个阶段,每人三四千字的稿子写完汇总后由牵头领导统稿删改,这样可以保证行文风格的一致性,之后交上级领导和上级部门审稿,然后再按照领导的意见反复修改,一个万把字的材料没有两三周的时间是不可能最终完成的。看到曹兄回忆当年写材料的经历,不由得引发一番感慨,咱们都是遭过罪的人啊!
华尔兹:
以为曹老师办事这么稳妥的人,把材料纸儿包纸儿裹地装在合成革兜子里,应该用另一个兜子装饭盒。“谢天谢地”原来是庆幸饭盒没洒汤,不是庆贺材料终于写完了。
“半截袖”和“纸包纸裹”几个字,有年代感。赵小丽总不忘“斥嗒”老师几句,这是她的说话特点,话里总带那么一点点“刺儿”。天长日久,老师也习惯了,如果不这样说话,老师还懵了呢。
关注今日头条:
朋友们的生活(曹利君著)
浅山笔记——
18、搬家、转学及其他
19、文化视野:另一只袜子
20、听会
21、当时和现在都像做梦
22、票都拿到手了吧
23、外面多好,又是秧歌又是戏的
24、一出溜儿与一脚油门儿
25、算不算是一种人生?
26、友友:后来见过一次面
27、饭局、群主和老曲
28、后半夜,开始眼望房巴
29、性本爱丘山?
30、不是八卦
31、厨房听歌,最讲究的是味道
32、开车去延吉
33、延边苹果梨
34、裘田这个人
35、毫无征兆
36、要么你来,要么我去
37、净月山和净月潭
38、仙风与龙骨
39、丁家沟
40、丁家沟与日本房
41、玫瑰谷和户外运动
42、净月林海
43、步行漫道
44、青松岭和孙老四
45、净月神思
46、大美净月,大在自然,美在文化
47、到公园去
48、风月无边
49、无关风月
50、辉发山与辉发河
51、辉发城和李家沟
52、辉发山:回望与再望
53、山水人情故事
54、殉情与殉道
55、百密一疏
56、意念这东西
57、老薛婆子和杨军
58、所为何来
59、如获至宝
60、辉南的旅游资源
61、五月尚早
62、天地一片苍茫
63、走进腊月
64、早该如此,还是理当如此
65、上下邻居左右家
66、门洞群和羊事儿
67、老韩老婆和偏方
68、新年说梦:人在旅途上总得有个相互照应
69、新年说梦:写东西话赶话
70、有证太
71、城乡结合部时代的女人代表
72、老韩老婆和于福
73、得其所愿
74、于福请客
75、蓝牙耳机
76、新年说梦:燃放烟花爆竹和上坟烧纸
77、羞于启齿
78、新年说梦:那年五月
79、新年说梦:总支书记
80、新年说梦:材料范儿
81、新年说梦:大队来的
82、新年说梦:小胡夫妇
83、新年说梦:两本稿纸
84、新年说梦:副大队长
85、新年说梦:勇敢的人
86、新年说梦:谢天谢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