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0、写法问题
(2022-11-02 15:34:06)分类: 朋友们的生活 |
——评《浅山笔记·河南小白楼》
浅山评论家群
徐歌:
意识流般的回忆如电影画面般的闪过,这恰恰是曹老师写作的高明之所在,也是他特有的写作风格。
阅读此文就像是在戏听一段诙谐幽默的小故事。听后再细琢磨琢磨,却感觉有那么一点点哀伤。毕竟主人公已离去了!活着的人只有回忆的份儿了!郭绍泉老师以前也是在这个群里,但印象不是那样深刻,却突然人就没有了!曹老师以前也碎片式的回忆过,他也是一个文人,文笔很好,人也善良,关于他断断续续的画面在我的记忆中也能停留一二个。咳,我都能记得一二个事情,更何况作者本人了!
郭绍泉老师是曹老师的文友、酒友、同学等多种身份,文中对朋友酒后琐碎小事的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了作者对故友的细腻沉思和沉重的怀念。
我们都有过亲人和朋友的逝去。作为我们,只有用回忆来打发时间和对逝者的祭奠了!愿逝者的在天之灵能感知得到,愿我们活着的人作为一种宽慰吧!
塞外雪:
又不是上甘岭,这酒,不管多亲多真多好也不能喝了。因为味道太厚,颜色太深。只要白白净净的小白楼矗立在风景里就行了。不过,老师能在小白楼里住过,那就说明与该业主有一腿交情,有个故事在下文里铺展开去,叫你浮想联翩。好段子就是先扛出一个重重圆圆的大包袱让你等让你猜。
云开日朗(吕维):
河南有座小白楼,
三个醉汉住一宿。
一个撒尿罐头瓶,
肥水浇花不外流。
我刚看此文,写的啥破玩意啊,没故事,情节,没章法,漫无目的。可是,细想想,突然明白了,原来这是玩的蒙太奇。
大厨本篇写的是他在中年时代,和两个好友共饮,大醉之后夜宿于河南小白楼,惹得女主很不高兴。那是孟浪无形的成长期,大厨也自不必说。如今去邀楼主赏秋看银杏,想起当年旧事,三缺一,不由得内心伤感。
此文副题标明,为悼亡之作。文中只是撷取了往事中的一个片段,并加以放大,夸张,渲染,定格,给读者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
以上是我的短识浅见。也许大厨别有深意,大师的心思很难猜。
陈玉亭(网名111):
小白楼里迎醉客,引导二楼床上卧。捎带两个饮料瓶,尿液莫当饮料喝。
胡英兰:
今读河南小白楼一文,感到老师是个非常念旧的人,那个郭绍泉虽巳经不在了,但每当想起一起读书和喝酒的往事,别有一种思念涌上心头。那个记忆犹新的小白楼,那两个夜间当尿壶的空饮料瓶都清晰地出现在脑海里,回不去的岁月,交情深厚的友谊,只有留在回忆里,每当想起心里一定五味杂陈吧…,辉河边上的小白楼一定还在,每年照常开着各种不同名字的花。
戚玉珠:
大厨是重感情的人,亲、真、好三点融为一体的发小,男主人过早离世始终让大厨怀念,以前也提到过几次,莫非是到了朋友的祭日,点点滴滴涌上心头,一生能遇到几个真正的朋友,郭绍泉应该是其一,大厨没有追忆过往的大事儿,而是在回忆小白楼小住的片段,男主人细致入微的照顾两个喝醉酒的男人,几年后再去鸭绿江边,当年看到的黄黄的树叶,如今再想起来已经去天堂的真朋友,痛心伤感思念也同树叶一样随风而去。
新村:
郭绍泉是曹老师的亲学友、真酒友、好书友,亲、真、好三个字,足以说明朋友间的亲密程度。
人生结识的人很多,能让大师念念不忘的挚友,肯定二人之间有着难忘的故事,不可能仅限于借宿一事。
生死之交谈不上,患难之交有可能,不然,大师不会这样伤心动情。
曹老师也是一个重情重义的人,期望能在续集中了解你们的真友情!
关注今日头条:朋友们的生活
1、读书人的阅读与书写
2、一机在手,老男人怎样生活
3、喜家德:饺子馆里的江湖
4、赵师傅
5、人是衣裳马是鞍?
6、一位男宾
7、抽烟,还是喝奶
8、免费衣裤
9、喝茶
10、烟民
11、作家梦
12、使用句号的创作谈
13、系列网文的快意恩仇
14、河南小白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