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9、徐歌:老来为伴就是一个合作项目
(2022-08-23 08:44:39)分类: 朋友们的生活 |
——我看曹利君非小说《中老年人再婚是一本难念的经?》
浅山评论家群
云开日朗(吕维):
嫁汉嫁汉,穿衣吃饭。这好像是天经地义的事。
娶妻娶妻,没钱憋屈。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男人有钱没钱大都要讨上一个老婆。这一个“讨”字,说明是有代价的。
既然是男女平等,就应该公平公正,两不相欠。可是,民俗如此,男人就是要付出更多。否则,会被说成"吃软饭的”,让人看不起。
翟德的经济实力比邹翠强,占据优势;邹翠敢做敢为,将来或占领精神高地。如此观之,二者倒也阴阳调和,天作地合了。
只是希望邹翠不要过贪,否则,一手好牌会输得很惨。
悠悠:
读《中老年人再婚是一本难念的经?》
从文题上的问号,可以看出对于老年人再婚的问题只是一次探讨。至于这经是不是难念,也还不确定。
文中六号楼老吴头的这本经,对于他们而言是合理的,因此再婚期间,感觉生活是幸福安定的。他们的做法是:
再婚前,签订了婚前财产协议,还做了公证。再婚期间,退休金归两个人所有。
生病住院,各自儿女照料。
一方去世,另一方的养老钱和房产仍然归自己的子女所有。
他们的经这样念似乎没有问题,但因为人的不同,生活境况不同,再婚的目的不同,这种方式也要因人而异了。
中国式婚姻不只是两个人的事,而是两个家庭的事。尤其老年人,有儿有女,各自成家,父母如果再婚,参与进来的又何止是两个家庭呢!人多是非多,家庭多问题多,这对于老年人都是束缚,也都是压力。在再婚的目的性上,我想,也就不那么单纯了。
就如邹翠,买裙子找翟德报销,传达出来的信息就是:我既然和你结婚了,你就得养我。这也正是文章开头赵晓丽的观点。她说:
持这种想法的应该是绝大多数没有退休金或者没有收入老年女人。她们需要依靠,需要安定,需要一个人真心的爱护,表现形式无非就是“钱”。那么邹翠买裙子找翟德报销,也就是寻求一种心理上的支撑。
常听到这样一句话,或许对于老年婚姻也很适用:
精神上不能依赖,生活上不能给予帮助,经济上不能给予支持,我要你做什么!
依然喜欢曹老师幽默的语言方式,在轻松的氛围中探讨沉重的话题,给心灵解压!
文中有很多我喜欢的语句。因为篇幅所限,就不摘录了。
庄稼汉:
家家有本难念经
再婚难度又提升
各家制度不一样
幸福与否在心中
经济情感自分明
只要真爱真感情
一切皆似浮云轻
塞外雪:
大汉民族的俏皮和俏皮嗑特别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生活的佐料也和现在的很多吃货一样,假的比真的多。就连恋爱结婚这种惊天动地的大事也掺了好多假。风一刮马路上倒的树太多了,有大树也有小树,外面看着好好的,里面却空心了。原因呢,其实不言自明,心里都像麻辣烫那么鲜亮。爱,本来就应该是双方掏心窝子好好处的事,不能掺和任何一点杂质,否则就会一生或半截子麻烦。爱,如果不是真爱,用物质用钱做秤砣,那么这种平衡可就总得扒拉来扒拉去的来回出溜,烦不烦啊,还干不干别的了?前几年听说某地年轻人结婚,男方必须得先给女方定金35万,其中不含房子和车子。那些是随后附加值。有多少男人这么趁?女孩难道是王母娘娘的外孙女吗?爱,不是爱,变成了买和卖,这是秤盘子和秤砣,一旦偏重就会鸡飞狗跳人仰马翻。年轻也行,起码还略有姿色颜值可贪。可是这病在老天巴地和重恋再婚的老头老太太中间也十分流行,人在一块,心在两边。看来这“新冠病毒”是真不好治了。爱变成了利来利往,肯定就是馊巴的。旣骗别人也是骗自己。俗话又说了,砍的没有镟得圆,不是小哥哥小妹妹懵懂时从头羞羞涩涩偷着恋的感情,或者出生入死相濡以沫的,或者互认人品优良可靠甘心情愿共赏灿烂夕阳的,那就别往一块扯咕。不过一条裙子,哪么俩钱,还提心吊胆的发愁如何报销,感情也还是像一个毛厚的玻璃,稍不注意就会破碎,老在这种心境里泡蘑菇,会要抑郁成疾的。但愿邹翠买的这条裙子回去能嘎巴溜丢脆的得到欢快的报销。曹老师的这篇小说给世人画了多么逼真的爱是不是谎言的写真啊!
小马扎:
曹老师的这一整个系列的非小说沥沥啦啦进行了几十集,似春天里的丝雨,每一集都弥足珍贵,看得我“临近结束”仍不想完结的那种感觉,想再长一点待在这春天里、春雨里,这润活人心的甘霖之中…
鲜活轻快的文字组成一串串快乐的音符,挠心痒痒啊。感叹能写之外,更加感叹曹老师作为一代宗师大家对老年人、对再婚家庭的幸福生活给予的谆谆关爱,当然,此处说的“老年人”只是近几集而言,曹氏非小说的爱,早已似百科全书般暖化世人之心,确让人人方方面面触摸到生活里的哲思和非凡的智慧,这个要我说是功德无量的。
这一集说的是中老年人再婚究竟是图个啥?曾有人拿爱情和婚姻做比较,说爱情要比婚姻圣洁,婚姻却比爱情实惠。 翠姐姐其实也没图他校长大人个啥,也就是校长大人人品不孬,对待感情方面也不像她前夫那般花里胡哨,换句话说心里装着自己,生活过得舒心解意,妥了。至于经济方面,分得过于仔细依我看也未必是好!
什么叫做知心爱人?把你看透了,仍然对你好,愿意和你在一起的那个人。心里有她,整个人都是她的,不过几张纸票子而已,有啥含糊的?既婚了,得昏着过,混着过,你是我的,你的也是我的。
胡英兰:
今读《中老年再婚是本难念的经》说的确实有道理,就是相处很融洽的夫妻也会磕磕绊绊的,何况后到一起的呢,各自都有自己的打算,首先摆放的是利益关系,而不是感情,如果经济条件可以,还要得到孩子们的支持,男的有担当,女的有气度,这样才能正常的过日子,否则算计你的我的,在钱的问题上斤斤计较,那么早晚是会出现裂痕的。现在的再婚家庭,大多数是把婚前财产分给儿女,然后两个人拿着现有的工资过日子,大部分是花男方的钱,女方挣的钱自己攒着,有病了各自回儿女家,这也算是搭伙过日子吧,想想有些悲凉。确也有好样的,为对方肯付出,任劳任怨的,真心实意地过日子,对两家孩子一碗水端平,这就是明事理的家庭了。我想邹翠想要翟德给报销裙款,那一定是由翟德开销家庭的一切支出,一条裙子算不了什么,看翟德是如何表示吧,但我觉得为了自尊自爱,邹翠还是不提为好。
陈玉亭(网名111):
再婚夫妻老来伴,生活费用共负担。婚前财产做公证,少给子女添麻烦。
徐歌:
说得对,报销裙子就是个馊主意,多尴尬呀。翟德若有那想法自然就给钱了,否则的话……
现在是经济时代,经济超出了感情,先有经济后有感情。感情也需要经济来维系,翟德自己都穿得那么简朴,七百块钱的裙子对他来讲,也算价格不菲。
老来为伴就是一个合作项目,经济要泾渭分明,否则的话,难以维持。
刘丽梅:
虽然说今天有些忙,但还是想着要看看老同学写的非小说。我想,婚姻是每个人必行之路,到了男婚女嫁的年龄,这条路再怎么说也得走。但再婚可行不可行,好与不好是相对的。再婚后的难事,不一定比不再婚少,要慎重点好。一旦踏上再婚之路,希望当事者要坚持走下去。那种能过就过,不好就分,不可取。再婚这条路不好走,一定要考虑好,真是比经还要难念。
戚玉珠:
再婚何止是本难念的经,而且是费心费力的事儿,处理好了皆大欢喜,处理不好,麻烦多了,完全有可能分道扬镳。我就见过,农村老太太再婚后,手里有点钱千方百计往儿女身上搭,老头九十多岁年事已高,有些糊涂,离休工资上万元,老太太把握财政大权,并且偷偷登记,老头子女知道后,强行办了离婚手续,但还在一起过日子,并且规定一个月只给老太太两千,“带薪保姆”,其余孩子保管,定期给他们生活费。翟德和邹翠还不算老,刚结婚,新鲜感还没过期,时间长了,锅碗瓢盆能不碰吗?真希望他俩能把这本难念的经读的顺溜点。
优雅:
中老年人再婚是一本难念的经?是当前社会孤独寂寞老人很为难的事情,另一半离去多年,儿女各忙各的,谁能经常陪伴?生活条件好,都各有住房,在大房间里一个人晃来晃去,和影子聊天说话吗?有点小病也得坚持自己做饭洗涮,空荡荡的一个人,真应该找个陪伴。
有文化的人就找一个门当户对的,爱好相近的,有共同语言的,经济条件也接近的,不要计较钱的问题。如果不把钱看得太重,那一定能过长远。彼此尊重彼此相爱,晚年会很幸福,也给儿女们减少负担。这样男女方相敬如宾,出门成双成对,一起漫步在河提岸边,有说有笑,多好啊!
经济条件差点的,找个农村的老伴,有点素质的,干净利索的,到了城市,她也会满足啊!供吃供住的,在不时地给买件衣服,给点零花钱,那也比去敬老院强多了啊!
希望邹翠和校长都想开点,别向钱看,向前看!老年有人关爱,知疼知热的人在身边,体会得到第二春的温暖,抚摸着手,肩并着肩,多好啊!
我的一个同事,在岗是局级领导,老伴离去,不到三年,找了一个过得非常好,经常出去旅游,后来因女方孩子需要照顾,难舍难分地过了十年分开了。
后来又找个女的,又过了近十年,都非常羡慕。
开始还有的人指手画脚说三道四,我看啊!现在都用羡慕嫉妒的眼光看他们,我就心里很赞美他们,祝他们幸福开心到永远。
泉水叮咚:
一个家庭收入均衡,支出也均衡,应该是关系最稳定的,如果一方视另一方为提款机,久而久之就会被人讨厌,被人感觉是个沉重的包袱,最大的可能要被卸掉,轻装前行,所以再婚夫妻最难处理的就是收入的分配。
女为悦己者容,买一件喜欢的衣服无可非议,但是要在自己经济能力的范围之内,不要去求丈夫报销,丈夫如果主动承担那该另当别论。
即使是原配夫妻,经济独立也是一个女人应有的尊严。
华尔兹:
东北有个词儿,叫“整景”。应该是贬义词。我想了想,也应该有褒义的一面,就是“会来事儿”。
很多人没有选择再婚,就是嫌太累,不是没有那个条件。
就说邹翠,不可能把工资都自己攒着,花翟德的吧!翟德还要给女儿攒钱买房子呢!翟德穿得那么朴素,给邹翠报销裙子钱,然后按照礼尚往来,邹翠再给翟德买身衣服(不然两个人看着也不般配啊!)这样的事儿以后多了去了!累不累?
邹翠长点志气,想买啥自己买,不用整景让翟德报销,就这件事,别听赵小丽的。
皮皮:
中老年人再婚就象烙春饼,两层薄薄的面皮儿被按在一起,中间隔着一层油儿,表面看严实合缝,只要外力轻轻一撕,便各是个的了,仿佛从来就没有过交集。
关注微信公众号:浅山笔记
关注今日头条:朋友们的生活
邹翠和翟徳系列·曹利君著
1、邹翠和翟徳
2、男女搭配与荤素搭配
3、校长大人和高桩馒头
4、男人,一样又不一样
5、姐夫是个跟班
6、今夜,就住在肚子里吧
7、这么大主卧,这么大床
8、把你俩扣在饭碗外头
9、一个没事儿都没事儿
10、都会拿狠话砸人
11、粗暴干涉内政
12、真要学习,就到山东曲阜来
13、校长大人的学习和我的学习
14、小多多是一只猫咪
15、辛酸
16、从长春站到曲阜东
17、烦人,喘气都嗤到耳根了
18、厉害!一个够爷们儿,一个够娘们儿
19、好赖话,反正话,硬话软话都说了
20、邹翠:我穿裙子好看吗
21、中老年人再婚是一本难念的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