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4、塞外雪:有营养的好米汤
(2022-08-18 16:41:02)分类: 朋友们的生活 |
浅山评论家群
塞外雪:
校长终于平安回到曲阜,叫人喘了一口大气!从他的微信回复上,能读到一路行程的安排周密,不愧是大半生经历阅历的一种折射,更能读出校长对作家夫妇朋友的细密感谢之情。看似平常流水账,其实是有营养的好酒好米汤。好文都是余音绕梁的。赵小丽和老师的幕后对白,表达了两人从不同角度对翟徳的全程关照。人和人处到这个程度就是千好万好了。有时往往不是招待一顿饭一宿觉一路玩,而是一个好主意。例如,当年刘备也就是骑着一匹瘦马三顾茅庐,诸葛亮也就是给刘备出几个好点子。可是,这一来一往就是几十年的礼贤下士和鞠躬尽瘁。
徐歌:
今早读文,如梦初醒,感觉曹老师的文章有其深谋,待于美国珀金斯似的编辑来发掘。他把自己写的这些文章都有序的几天内容为一章留存下来,待日久天长,板板正正的上中下多本合集便形成。厉害呀,也应该!
今早文章的第二感触是语言的个性,不能单纯地来看凝练和流利。而有着海明威似的特点:“电报式”语体。你说是小说的语言,小说的格式还不完全那样。省去了引号。如今早的小文——
学习考察吗?
对。
您也是见多识广呢!
……
令人清晰而明了其意,还不雷同于其他小说文式,曹氏的语言风格真得很有个性。
庄稼汉:
长春情意行囊中
一直带到曲阜东
车票九百八十一
恰似取经灵山行
学生儿媳来接站
方便实惠心放松
于家沟畔细盘点
皆大欢后小惶恐
云开日朗(吕维):
这一集的题目该叫皆大欢喜,事实也是。
一则翟德远途而归,大家都在牵挂,最终顺利到家。
二则客走主人安,大厨一家又回归了往日的平静。
三则主人极尽地主之谊,客人深感盛情,并进答谢之礼,宾主进退如仪,其乐融融。
此三者周密严谨悉心竭力,这岂不是皆大欢喜吗?
和平:
今日头条朋友们的生活在《从长春站到曲阜东(非小说系列)》留言“再有经历,也是老汉了。”道出了本篇的真谛。
相处几日,情感日深。进站没能送上车,这心里就一直惦记着如何到站,如何归家,情同手足。感动。
优雅:
翟德一路顺风的回到曲阜,贤惠的儿媳妇亲自接站,还坐了一等座,虽然贵了点,但也享受了。
翟德登车为什么有点恐慌呢?他是一个有出门经历见多识广的人啊?哪里来的恐慌?
邹翠要是和他一起回曲阜就更是皆大欢喜,坐在车上也不会恐慌,甚至在车站分别时的背影也不会那么孤独,两条细腿也看不出来那么空荡了。还有希望看到邹翠能给校长多些温暖,快些回到他的身边。
陈玉亭(网名111):
高铁坐席价差远,为看孙子不觉怨。学生儿媳来接站,顺利到家报平安。
侯秀坤:
曹大厨和小丽终于可以过二人世界了,客走主人安!长春到曲阜票价不低,赵小丽帮助拿主意看出主人劝走心切,不管是啥亲戚朋友在家里住了三天也是很劳顿的,先不说吃吃喝喝,就早上这如厕就得排队,还涉及个人隐私,这出门在外放个屁也得夹着,曹大厨和赵小丽何尝不是呢!
胡英兰:
翟德安全到家了,大家也都放了心。提起出门,当一个人坐车或在途中,确实要加十二分的小心,稍有不慎就会出现问题,造成后果的。翟德晚上七点多就到曲阜了,天还没有黑,儿媳妇亲自开车来接,感到踏实了许多。体会到家的温暖,接下来就是按部就班的照顾孙儿了。闲暇时也会回顾外出旅游,走亲访友的快乐时光,老师与赵小丽的影子一定深深地印在他的脑海里了。盼着邹翠早日回家,过上安稳幸福的生活。
华尔兹:
出门在外,回家的时候,有人开车接,很温暖。
高铁真快啊!想起来坐四位数号码的绿皮火车上山东的经历,十六个小时,真是太难熬了。
临时决定提前回家,买车票多花了好几百块钱。为了照顾孙子,值得!
翟德“不耻下问,再细心琢磨”,终于平安到家了,曹老师也放心了。
戚玉珠:
翟德回家了,坐一等座,一和二等座相差近五百元,对于会精打细算的翟德来说,有点奢侈,甚至心疼。虽然差距很大,但是,一等座是沙发宽敞,还免费供应午餐。谁买票,说道不少,除非是父母和儿女之间,谁买都一样。朋友包括亲兄弟姐妹给买票,都是人情债。担心翟德别再出现意外,难道他以前经历过痛心疾首的事儿?
关注微信公众号:浅山笔记
关注今日头条:朋友们的生活
邹翠和翟徳系列·曹利君著
1、邹翠和翟徳
2、男女搭配与荤素搭配
3、校长大人和高桩馒头
4、男人,一样又不一样
5、姐夫是个跟班
6、今夜,就住在肚子里吧
7、这么大主卧,这么大床
8、把你俩扣在饭碗外头
9、一个没事儿都没事儿
10、都会拿狠话砸人
11、粗暴干涉内政
12、真要学习,就到山东曲阜来
13、校长大人的学习和我的学习
14、小多多是一只猫咪
15、辛酸
16、从长春站到曲阜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