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726、发现,在看者们的收获

(2022-05-11 18:17:01)
分类: 朋友们的生活


浅山评论家群

 

悠悠  读《在看者》

这个视频号我也是不久前才发现。之前它始终在那儿,可我却视若无睹。忘了是哪一天,也是朋友发给我的,看了之后,竟然发现那是个丰富多彩的新天地,有很多值得驻足的东西。

比如意公子,古典文学素养极高,听她讲古典故事你永远不会觉得枯燥……还有纯音乐,画面的配制很有意境……

从此,不时地去翻一翻,借此换换大脑,是个不错的去处。我想您所看到的头像和显示有朋友在看,一定有我。

至于转发,我几乎没有。因为我不知道谁喜欢还是不喜欢,我怕打扰了别人或忙或休息!

很喜欢下面这段文字:

干脆设置消息免打扰,让这些消息变成一个只会干瞪眼的小红点。像极了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吸烟者丢弃的烟头,唯一留点薄面和善念的是,丢弃是丢弃了,弹飞了是弹飞了,只是最后一星烟火,没被再踏上一只脚,咬牙切齿地踩死。

干瞪眼的小红点儿”“吸烟者丢弃的烟头,这也太形象了!这样的写法实在可爱,让枯燥的文字突然就生动起来,活跃起来,有了光彩!

阅读便有收获!

 

陈玉亭  微信功能制式多,你我就用两三个。经常必须扫一扫,发朋友圈图找乐。

 

云开日朗(吕唯)  大厨不说,还真是不知道朋友圈还有在看者这么个功能。不过朋友圈确实是个好东西,它可以小圈套大圈,里圈连外圈,让我们的朋友越来越多,冲破时空的界限,寻觅知音和知己。

好东西要用好,别耽误了学习,工作,别占用与家人和朋友的交流和团聚,如果某一天你出轨了,那是你自己的问题,与朋友圈没关系。

 

华尔兹  只要是我觉得比较好的链接视频,看过之后一定会点赞点在看。有一些链接视频凭直觉就不是我喜欢看的,如果谈得来的好友发过来,我会说你也别看这些东西了。

曹老师经常用扫一扫,是因为买菜吗?

 

永恩  老师勤奋

 

胡英兰  朋友圈的视频号我也经常看,因为那里有熟人的头像,但我看过大多数是不点赞的,如果不点赞就不会出现自己的头像了。手机功能很多,也很复杂,有的就不细琢磨了。但是朋友圈是经常看的,发现老师爱发朋友圈,特别是疫情宅家期间,那些大锅炖很诱人,也很羡慕老师的厨艺,于家沟和净月潭的山水尽收眼底,原来我们老师是个乐观向上,享受生活的人。

 

和平  视频号和微信公号是可以一体展示的,关联就可以。

自媒体图文,操作也有几年了,总感觉小视频费时间费流量费眼力,一直都是不涉及态度。

此番疫情袭来,才注意到许多师友都在使用抖音等视频类App,也就尝试着开了抖音小视频。并且发现抖音可以和今日头条联动,原来他们是一家。关联之后,在抖音发小视频,头条上也可以看到。

小视频的制作成了大问题,许多App都有制作方水印,放到不属于一家的平台上,往往审核不通过。

最近找到一款制作小视频App,总算没有水印了,可音乐并不太可心。

嗨,数字生活中,总有若干不如意,可以忽略不计。

在看,或者“干脆设置消息免打扰,让这些消息变成一个只会干瞪眼的小红点。”

 

戚玉珠  在看者包括你我他,也算是新生事物,如抖音小视频都是近两年兴起的,纵观这些,有好有坏,有高质量也有低俗的,有忧国忧民的,有幽默风趣的,我们也是幸运的,年老赶上了信息时代,小时候奢望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如今想都没想过的事都变成现实,跟着前进的脚步走,我们不会落伍,好的也愿意和大家一起分享。

 

晓莉  今读《在看者》

谢谢大家的美评!欣赏学习了。我不是在看者,我是乱忙者。我基本不看朋友圈,每天还忙够呛,说起来也是瞎忙。每天该问侯的问候,该回答的回答,该点赞的点赞。我认为有问必有答,这是一个人的礼节。这些都够忙了!年纪大了,总想过慢一点节奏的生活,别太紧张了,年龄不饶人啊!谢谢老师!

 

淡淡香茗  读《在看者》

走进《浅山评论》群,其实我就是一位在看者,因为我不仅喜欢看大厨的作品,也更喜欢看各位老师们的评论,甚至有很多时候是大家的评论更吸引我。

对于手机微信上的各种功能,我用的最多就是扫一扫。什么朋友圈,视频号,对我来说真的是没时间光顾。以至于偶尔转发一篇自认为值得拜读的文章,有朋友点赞,我都会感觉不好意思。和很多人一样,我也不知道每天忙什么,微信群里的信息都看不过来,再加上好友小窗口分享的链接,好文,问好什么的,回复互动是必须的,只是忽略了朋友圈的信息。但愿朋友们理解不会多想。在这个群里,时而写几句小议论,说一点小看法,大厨还收纳在浅山评论家里,实在有些汗颜。感谢大厨不离不弃,让我有机会在此增长见识,我定当努力向大家学习。

 

小马扎  忙乎着,也没顾上看。刚看了,很贴近生活,可谓功德无量啊!所有的趣事百科,都藏在我们不经意间的生活里,你把它写出来,分享出去,这就是本事,就是艺术。


塞外雪   读了曹老师的《在看者》,使我的信念更加坚定的朝着相反的方向疾驰。十几年前在外教人写字时就听说出了个Wif i这个东西,据说联系特别快,比打电话快,尤其是特别省钱。后来有朋友劝我一定要玩微信。由于好奇也图其省钱,鼓捣了好多时日终于进了一个群。想不到不多几日群里便鼓包,出了矛盾。后来这些年,相继加入20多个群,也陆续发生此类事故。但是多数还是很开心的。可是有些特殊现象也是令人不解。群里有的人几年不发一声,让人好憋好疑惑。有的群友是几年如一日,就是重复发一个问候图片,啥也不说。简直是在说“我在,我在偷看,你们小心点”。还有的她虽然谁也不认识,但是只要群上有一个人露头她就发几个问候图片,结果人家唠的好好的,她就总给打断,弄得全群哑然无声。她真是好心,但是她可能已经精神失常了。发图者不觉得咋滴,别人则闹死心费了好多时间的反复去删除。微信带来的弊病还有很多,不能一一例举,信息多了,垃圾也特别多。所以我坚定的决定,不是特殊情况不看手机微信或者干脆退群。半年多来,觉得曹老师家的于家沟浅山不浅,有文化气息,于是跟班跑到现在。

 

优雅  手机功能很多,像您说的那样,我们都30公岁了,与时俱进,跟随潮流学用各种手机,不断更新型号,功能键与功能使用也得逐步学。最近为了摄影,我买了华为手机9千多,好多功能都在慢慢学习呢?

我认为,我们不管什么事,都要有个专劲,打破沙锅问到底,多实践多操作。

特别现在信息时代,身不离手机,用好手机功能是势在必行啊!

 

关注微信公众号:浅山笔记(曹利君著)

1、解封记

2、老谷

3、醇熟面包

4、又生气了

5、风波

6、和乔金芝的一次聊天记录

7、在看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