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9、大家在找什么呢?
(2022-05-03 14:34:25)分类: 朋友们的生活 |
浅山评论家群
庄稼汉
黑白阴阳两束光
不照眼睛照书窗
如今黑灯成瞎火
白灯依旧照沧桑
好书不读难入脑
佳作无人怎成章
谁言一切都自找
领导定后众人忙
赵桂荣
辰阳
陈玉亭
胡英兰
云开日朗(吕唯)
要说信,你这似小说又是非小说的,我们怎么信?如果信,你这就纪实了,生活中我们哪找去?
要说不信,大厨的笔触深入到社会的最底层,生活的细节毫发毕现,真实而鲜活,有的如身临其境,有的感同身受,又如何不信?
所以,看了大厨的非小说系列,就像庄生梦蝶,不知我是蝶,还是蝶是我,真有些是我非我,物我合一的迷惘感。
回想一下,从初期的邻居,乡民,再到同学,同志,文友,乃至近期的几个特定人物马和、牛亮、马小娟、赵小丽、金山蓝湾和英子等,都给我们塑造了既普遍又典型的文学艺术形象,如一组人物浮雕展现在读者面前。
当然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读者的反响是不同的,相较而言,我更喜欢大厨走向于家沟的山野,与那些种地的,拣柴的,以及卖水果的,再如老韩老婆这样的人物交往的故事,刺探这些小人物的奇特故事让我们血脉喷张。
总之,信与不信是我们的事,怎么写是你大厨的事。你若信了,我们或许也信,你若不信,那我们肯定不信。
惠文
云开日朗(吕唯)
戚玉珠
小马扎
曹氏菜就是有味道、有智慧。曹氏非小说已涉及到生活、学习、休闲娱乐等方方面面的见识。可谓学习不完,快乐满满!
海道
优雅
真是应了那句老话“和什么人在一起就变成什么人。”但愿我能向你学习各方面开始,从读书开始吧!谢谢缘分让我们相识。
华尔兹
曹老师塑造的赵小丽这个人物,是不喜欢看书读书的人。曹老师读书,她说又开始念经了。
我看书应该叫看故事吧,没有故事情节的,看不进去也看不懂。
看曹老师的非小说,也是喜欢有故事情节的。
塞外雪
看书是读书人不舍的筚路蓝缕,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必须本事需要,是陶情逸兴意美神飞的幽林雪舍,是攀登诸种科学艺术险峰的智慧阶梯,是所有退居隐逸的士子文人的莫大享受,当然又是老年人晚年细心呵护精神健康的贴身护士。正因为如此,鲁迅先生说“倘能生存,当然我还要学习”,这个中滋味也只有读书人才能深刻体会得到的。
所以,不管有灯没灯,开灯还是关灯,有杆无绳哪种灯,对曹老师这样的作家都不是事儿。所有的只是快乐,这样的文人是决不会去《地狱》的,能去的地方只能是仙山玉阁,蓬莱瀛洲,桃源胜境,不知魏晋。俺也非常希望像曹老师那样默默的读,静静的思,远远的望,慢慢的走,轻轻的写,飘飘的飞。假设我有朝一日那个时刻来临,不用家人备这备那,身边放一本喜爱的书,播放那几首最爱的诸如《梁祝》的小提琴曲上路就是我的终极心愿。
悠悠
非小说系列《都是自找的》到今天“全文完”。从2021年10月23日开始写这个系列,总共111篇,也就是写了111天。曹老师用了大半年的时间,给我们讲热热闹闹的故事,讲生动有趣的人,还有朋友之间的情谊。在我们的面前展开的是一一幅幅鲜活的画面,甚至我会感觉那些人和事都是生活中真实的存在,或许只是给人物换个假名字而已。
是写得太好,还是读者太傻呢?反正我是被非小说套牢的一个,因为画面感太强,文字功夫太霸气,欲罢不能也就是这种感觉吧!
一旦“从这个非小说系列里走出来,马和没有了,牛亮没有了,金山蓝湾没有了,一众撩人心思的男男女女没有了……”眼前又将是另一番情景,甚至会走进曹老师文字的另一个世界。但我想,要真正走出来,要彻底放下相伴了一百多天的那个圈子,一定是不容易的!毕竟是自己设计的故事情节,自己构思的人物场景,并且是入了心、用了情的!曹老师是,读者也是!
从这个系列开始,我始终跟进阅读学习,虽然也有旷课现象,那只是偶尔。从阅读笔记看,我写了约36000字,应该算是好学生了!
正像曹老师说的,“读书,真是一辈子的事情。”只是读的方式,读的内容不同罢了。跟着曹老师的“非小说系列”坚持阅读,能够每天读一点,再写一写。都说“坚持经常必有好处”,的确是这样的,非小说让我受益匪浅!这也是自找的!
为《都是自找的》系列完美收官表示祝贺!并期待新的精彩!
淡淡香茗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古人把读书之事说得多好呀!可是,这么美好的事情,现在还会有多少人主动去做呢?时代在进步,科技在发展,快节奏的生活,电脑手机的普及,让我们对捧起书本读书的欲望越来越淡漠了,甚至几乎没有了。现在好玩好看的东西太多了,而且是一机在手天下全有。但是,要论起读书,电子版和纸质版的感觉还是天壤之别,尤其是对我们花甲之年以后的人,老眼昏花不说,拿手机和拿书本的感觉怎么都觉得不舒服,尤其是翻书时,那种感觉,有时急切期待下文,有时悠悠然幻想结尾如何。即使好久没有读书了,现在回想起来,还是如痴如醉,优哉游哉!
记得小时候,家中是有一些藏书的(太爷爷是乡绅,太奶奶也是识文断字的)。竖版的线装书,泛黄的书页,读起来颇有些费劲儿。记忆最深的是上课看小说(当时属于禁书),被同桌打了小报告,书差点被老师没收。因学习成绩尚可,老师没有深究。但此事被家父知道后,还是被教训了一顿。后来经历“文革”,大部分书被当做废品卖掉了。又经历父亲插队,工作调动,多次搬家后家中藏书所剩无几。但我喜欢阅读的习惯,是在那个年代培养起来的。现在家族里下一代仍是如此,无论等待什么,只要有书看,就从不着急。小时候带他们去商场,什么都不要,只要把他放在阅读区即可。我参加工作后,也很喜欢逛书店,看书买书。不过后来由于单位搬迁,我的藏书也处理了很多。虽有遗憾,但也无奈。只是现在看来那时候买书真的是好划算啊!
晓莉
老师爱书,收藏书,读书,写书,为我们做出了榜样。这是人生最大的精神财富,真的让人钦佩,为老师点赞!“爱书吧,它是知识的源泉。”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古有“头悬梁,锥刺骨,钻壁取光。十年寒窗苦读,只为金榜题名时。今有“寒门学子”不被逆境而折腰,努力拼搏,终究改变命运的事例。所以说,知识可以改变命运!话说回来,要想读好书,是不容易的。都说是苦读书,不吃苦是不行的。家长们都望子成龙,盼女成凤,但愿望和现实总是矛盾。我很羡慕有知识的人,常言道: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举一动都潇洒。但自己也是初中没毕业就下乡,回来后在夜校补习高中文化,后又自学大专。当时我觉得还不错,单位后勤有十几人报名,只有我坚持到最后,拿到了文凭。也由于有文凭而晋升了职称。我庆幸自己的坚持,感恩机遇和缘分。但我这点水平和飞速发展的今天格格不入,跟不上了。就是进商超买东西扫码都慢,想多学,年龄也大了。不过,我还是觉得老师说得没错,多看书,努力学。活到老学到老!谢谢老师!
大墨古砚
王克江
关注微信公众号:浅山笔记(曹利君著)
都是自找的系列——
……
95、去小说化(创作谈)
96、团肉(下篇)
97、大可敬小可爱
98、分享
99、咖啡猫
100、看吗,一种关注背后
101、金山蓝湾
102、突如其来
103、大师你好
104、王道
105、徒步新方向
106、一个话题才开头
107、都是自找的(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