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6、山哥:年代感
(2021-12-10 12:29:52)分类: 朋友们的生活 |
浅山评论家群
悠悠
我常常在某些评论性文章或者阅读留言中看到
从字面上看:烟火,指炊烟,烧火做饭。那么,烟火味就是烧煮食物的气味,是最根本的人间尘俗。是市井百态,是最平常的生活……
“人间烟火味,最抚凡人心。”是啊,点燃厨中的烟火,抓一把米,放一瓢水,或者还放几颗豆子,慢慢熬煮,便有了希望。当香味飘袅,从味觉到心里都暖暖的了……幸福的日子就是从烟火中熬出来的。不然,那些吃够了山珍海味的人,那些漂泊多年的异乡游子,为什么都想念妈妈的味道,想念家常便饭呢?!除了那份亲情,还因为粗茶淡饭,至真至美!
我想,充满烟火气的文章也是这样的道理,无需华丽铺张,无需大加修饰,无需费尽力气,人间至味是清欢啊!
可是,那这烟火气从哪里来呢?我也是从烟火中长大的,也是从生活中爬过来的。可是,我的那些烟火气哪里去了呢?这一直是我困惑的问题,也是我文字最大的缺陷。
可能有人会说是故意绕开,是故作清高,不食人间烟火……其实不然,我很喜欢带有烟火气的文字,认识浅山,就是因为偶然发现并阅读了曹老师的文字,就喜欢得不得了,从此紧跟不放的……也想沾沾这烟火气,也希望自己的文字多少有点生活的气息!
今天阅读这篇文字,似乎明白一点,除了亲身经历并烙印在骨子里的厚重之外,平时要能够深入百姓生活,或者像曹老师这样,每天行走在通往炊烟袅袅烟的路上,走近百姓,亲近他们,了解他们的生活——就如与卖糖葫芦师傅山南海北的聊……这样的文字才有生活,才有生命力,才能贴近读者的心,才能引起共鸣……
借助曹老师的一句话,谈点自己的感受,看似与本文无关,其实关系密切。不信你品,你仔细品……
山哥
唐迎
泉水叮咚
和平
曹老师关注路边摊,那是心底里的感恩与善良。
劝小孩子不要吃糖葫芦,不仅言语中伤摆摊人,还连带着让路人躺枪,这样的言传身教,对小孩子会是怎样的教育效果?有些不可思议。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平静的生活起了涟漪,不唠了!
胡英兰
华尔兹
我也一直认为曹老师是为了写作搜集素材,同情弱者,才总愿意和这些人唠嗑。原来曹老师小时候还有这样的经历。
张淑华
大墨古砚
王克江
陈玉亭
晓 莉
戚玉珠
云开日朗(吕唯)
关注微信公众号:浅山笔记(曹利君著)
都是自找的系列——
1、醋和地瓜
2、留饭
3、好久不见
4、上来一阵儿,男人也是小心眼儿
5、蓝光闪过
6、大哥的女人缘
7、歌和地瓜
8、反正有这样一个人
9、一波三折
10、好东西就是送来送去
11、有信心,因为要认真
12、习惯
13、埋下引线
14、不着急的着急
15、马和
16、马小娟
17、半明半暗
18、狗吹灯
19、闹心
20、忽高忽低
21、津酒
22、耗材
23、还能怎么说
24、粉蒸肉
25、丢人
26、保健操
27、妙不可言
28、冰糖葫芦甜
29、不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