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9、悠悠:非小说系列的立干及开枝散叶
(2021-11-25 14:16:57)分类: 朋友们的生活 |
浅山评论家群
悠悠
我今天不想说文本,想说说我被触动的点。
非小说系列,这个“系列”是相关联成系统的事物。曹老师的非小说,每一个系列一个主题,而每一篇是一个小标题。虽然故事不同,但篇与篇之间的联系是紧密的。这就像一棵大树,主干立在那儿,然后开枝散叶。但无论你树冠多么庞大,枝干多么繁盛,都离不开主干的支撑。为什么想起说这些呢?因为阅读时,牛亮的一句话忽然拨动了我这根弦,就不吐不快了。
牛亮说“这就像那天去行政楼接部长憋了一泡尿……”只这一句,便很自然地与前尘往事联系起来了,也轻而易举地使读者在大脑中翻动前文,重新梳理,让人物形象更完整,故事来龙去脉更清晰!
这是机械的,因为有引发的触点。也是自然的,因为不是停下来刻意地进行,就那样自然而然,一边阅读就一边完成了篇与篇之间的联系,从而感觉“线”的贯穿尤见功夫!
它如人的经络,表面是看不出来的,可却那么丰富地布满人体的每一个角落……然后牵一发而动全身!
文章的主题,故事的主线也是这个道理吧!
可能我说的这些是老师们早已熟悉了东西,可对于我作为文学路上的小学生来说,发现会兴奋,表达是快乐!还希望大咖还有老师们谅解!
云开日朗(吕唯)
曹先生的骨子里一直有一种特别的精神存在。这是什么精神我一时也说不好,只能等别人说,或者我日后想好了再说吧。更可贵的是,大厨的韧劲了得,他不是一天两天,也不是一个月两个月,而是一年又一年啊!
在这感恩节来临之际,真心地道一声感谢,谢谢曹兄的辛勤付出,笔耕不辍,披肝沥胆,以其生花妙笔为我们展示了这个世界的奇幻绮丽,人情世故的多姿多彩:流年岁月的沧海桑田。
从上期的《津酒》,到这期的《耗材》,中心点还是围绕牛亮来写的。我觉得人总是要有点变化的,如果是二人合得来,可以在不同的维度上掘展话题空间,不至于空耗,即然发生了空耗,说明二人还是“内存”不足。即然如此,完全可以减少八方面的频次,总不至于心生怨气吧,其间一定另有缘由,也许牛亮任谁都不肯说罢了。
作为朋友,有些人会越处越好,有些则越走越远,疏密之分终宄还是看三观,三观不合,中道必折,小情小意让人动心,大恩大爱才能夺人心魄。只有在重要的利害冲突面前才能看出君子与小人的区别来。
如果只因三瓜俩枣争来夺去的,那就是矫情了。从前几集来看,牛亮不是这样的人,问题一定出在李树彬身上。别看他一时可能做点好事,可哪个坏蛋还没有一不小心就把坏事做成好事的呢?
当然,世上不光是好人和坏蛋,更多的是不算好也不行算坏的人,他们都按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去做,只要法律允许即可,无所谓对,也无所谓错。
陈玉亭
王克江
侯秀坤
真心
胡英兰
和平
不过也没啥,大厨自身就是降压药。往来反复,最后还能给降下来。
这几篇,就关注高血压了,晕。
晓莉
华尔兹
一次加油的事儿,两个人相识了。牛亮挺感激李树彬对自己的信任,多次提及此事。李树彬却叫牛亮不要再说了。
人和人相处我觉得就像储蓄。比如,你写了一篇文章,请别人提提意见,最快的速度也需要三五分钟才能看完,结果不到半分钟就回话了,说写得挺好!如果你曾经费劲巴力帮助对方改过,现在会是什么心情呢?性格泼辣的可能会怼回去,你看了吗?
不是发小,偶然遇见的人,也是可以成为知己的,只要你们在一些事情上的见解一致,依然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孙凌
都是这样,不停的行进的步伐,也包括人来人往友情!
不常联系,自然也就淡了!
小马扎
得一结论,好看的东西都事先藏着谋略的。
人处久了,难免厌了卷了。刚刚接触时还好,时间长了一点就开始感有各种的厌恶感,然后就不再想跟那个人继续玩了。这缘于何故呢?
曹大师就这么一语,即道破久埋人心的困惑:因为熟悉,而生厌倦?若是打个比方说,俩人更像办公用品,自然耗材。
你说那陈谷子烂芝麻,也不翻翻新就是总拿来说说说,那听家会怎么想呢?我妈常说,话说三遍淡如凉水,驴叫三遍也噘嘴。意指同一个内容的话说上多遍,就会像清水一样寡淡而无味。
谈心唠嗑拉家常且莫要再重复哕嗦了。要像大厨菜品一样常说常新多好呀!人人都稀罕,待之如初恋。
戚玉珠
关注微信公众号:浅山笔记(曹利君著)
都是自找的系列——
1、醋和地瓜
2、留饭
3、好久不见
4、上来一阵儿,男人也是小心眼儿
5、蓝光闪过
6、大哥的女人缘
7、歌和地瓜
8、反正有这样一个人
9、一波三折
10、好东西就是送来送去
11、有信心,因为要认真
12、习惯
13、埋下引线
14、不着急的着急
15、马和
16、马小娟
17、半明半暗
18、狗吹灯
19、闹心
20、忽高忽低
21、津酒
22、耗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