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6、徐歌:文体时尚,内容近民
(2021-11-19 16:14:29)分类: 朋友们的生活 |
浅山评论家群
悠悠
先不说牛亮闹心的事儿,因为我也正为“狗吹灯”闹心呢!
狗吹灯,开始以为是一句歇后语,看了今天马小娟的解释,应该是一句俚语,既方言俗语。
百度这样解释俚语:
“民间非正式、较口语的语句,是百姓在日常生活中总结出来的通俗易懂顺口的具有地方色彩的词语。地域性强,较生活化。”
或者简单地说,俚语指粗俗的口语,带有方言性!
俚语具有生动形象的特点,使人们在语言交流过程中,更为轻松风趣。特别是熟人朋友之间偶尔蹦出一句,会起到活跃气氛的作用。但却因为它的粗俗,使用有局限性,难登大雅之堂!
俗语,俚语,谚语,歇后语,还有成语,格言……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仅仅汉语言就如此令人难解难分,不承认“精深”行吗!
这样看,马小娟说牛亮“狗吹灯”,是指牛亮说话不牢靠,用一句粗俗的话说就是“一屁仨谎”(也是俚语吧),完全的贬义。这或许就是牛亮留给马小娟的印象!
但这一次牛亮有难言之隐了。他确确实实是有话要说,可又犹豫着该不该说,内心的矛盾导致情绪不佳,结果高血压犯了,也才把这件事暂时耽搁了。“闹心”就是因为此事吧!
今天马小娟的一个电话,把狗吹灯弄明白了。曹老师一个电话,把牛亮狗吹灯的那句“找你有事”弄清楚了。看来有事及时沟通,还是非常必要的。
至于让牛亮来来回回地翻烧饼,眼看着饼子糊巴了,冒烟的事儿,伏笔已经留下,期待明天的精彩!
云开日朗
真想不出狗吹灯是个啥样子,因为它是根本收不拢嘴的,要让狗嘴吹灯,那会比驱鸭子上架难多了。
正因为难,所以,就指望不上,而没有指望的事情可不就像狗吹灯似的不靠谱吗?
大厨和小娟说牛亮狗吹灯,意指没落实,所以,后来又被补一刀,名曰狗放屁。
其实,狗吹灯和狗放屁跟狗都没有关系,把狗牵涉其中确实冤枉了狗子。为什么不可以改成驴、猪、鸡、鸭等别的呢?难道对主子忠诚的狗子反倒成了挨骂的首选之畜?真搞不懂!
搞不懂的还有很多。比如,牛亮因李树彬的事而闹心了,这人和人曲里拐弯的事太多了,一百年都理不清。
小马扎
今个儿突然蹦出来的李树彬还挺神秘,之前的酒桌文化上介绍过此人吗?不大注意。朋友之间哪有没矛盾,亲弟俩还有老死不相往来的大怨恨呢。
英子要结个缘,牛亮要解个结。这些都是极绊人心的矛盾和心结,要想解开它真不容易啊,非找个智人做中间人不可。因为矛盾就像结,也像过去他们玩的智力九连环,复杂的很,要想成功只那一条路。没有狗吹灯式的人去玩它的,大都是心细似发聪明如君的人在摆弄。
这里就凸显出了中间人的价值感。何为价值,心中为有所用而产生的使命感就是价值的存在。作者有了价值感并分享出来,这就有了更大的价值!
然书生真的是“百无一用”吗?学生在这儿不禁要疑一谬论。不管谁,老师可绝对不是!而是一位有大能耐,德高众盼,能办实事的人。
王克江
徐歌
张淑华
华尔兹
真心
戚玉珠
和平
“直到有一日,马小娟打手机过来,说英子催问金山蓝湾去北京回没回来!”
这英子开始嘴上说一个人觉得挺好的,现在这不已经着急了。
底钩已经有动静了,美好的期待已经不远。
晓莉
陈玉亭
胡英兰
关注微信公众号:浅山笔记(曹利君著)
都是自找的·系列——
1、醋和地瓜
2、留饭
3、好久不见
4、上来一阵儿,男人也是小心眼儿
5、蓝光闪过
6、大哥的女人缘
7、歌和地瓜
8、反正有这样一个人
9、一波三折
10、好东西就是送来送去
11、有信心,因为要认真
12、习惯
13、埋下引线
14、不着急的着急
15、马和
16、马小娟
17、半明半暗
18、狗吹灯
19、闹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