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让文字发着光
(2021-08-13 13:40:54)| 分类: 朋友们的生活 | 
悠悠:让文字发着光
 
浅山评论家群
 
悠悠 
退啤酒瓶,没再买来几瓶的原因,是因为下雨天打着伞,不好一只手提瓶,更重要的原因令人捧腹……这种随时随地的幽默,让文字发着光,闪烁着狡黠的笑。是设计,更是特质!
“下雨天喝酒天睡觉天,不喝酒不睡觉看看书也不坏。”这一节文字非常和谐,在文章结构上起到应有的作用。在我而言,需要用心去琢磨。而在曹老师是不用刻意的信手拈来,极其随意的为下文指引了路径。
读季羡林散文《听雨的诗情》,有些句子很有嚼头!
“看着看着,这些文字就有了松动,不像先前那么紧巴,且腾挪着,幻化着,一个字、一个字地排开去……”
从这段文字中,首先读出了敬畏,而后是读得深入,读出了季老博大胸襟与睿智,悟透了季老的使命感,责任感与老当益壮的精神。已然感觉内心越来越明亮了……从而“收获了一种天知地知的欢喜!”又是这欢喜叫人有了些底气……
周国平说:读书到底为了什么,如果我们排除做学问这个很实际的目的,读书就是在吸取营养,把自己丰富起来。读书最愉快的是什么时候,是你突然发现“我也有这个思想”……
我想曹老师一定是达到了这种境界的,因此也就“距离那个叫诗情的地方越来越近了……”
 
真心 
 
和平 
作者雨中放弃饮酒而是选择读书,难得的雅致。
秋雨绵绵,读季羡林先生的《听雨的诗情》,那是何等的惬意呀,“看着看着,这些文字就有了松动,不像先前那么紧巴,且腾挪着,幻化着,一个字、一个字地排开去,让人大可以壮着胆子落脚踩上去走过去——
“诶呦喂,每踩一脚皆如踩踏顶板,每走一步都刻骨铭心,并渐渐地,收获了一种天知地知的欢喜!就是这欢喜,叫人有了些底气,自此相信距离那个叫诗情的地方越来越近,咋也不会越来越远。
读书入情,听雨无声。
 
澄水碧云 
 
惠文 
曹老师的文章时常和酒有亲戚。这不,一个雨天,一手撑着雨伞、一手拎着酒瓶的老者,引入了对大师季羡林一篇听雨作品的经典画面。一切皆可是素材,烟火气息,于家沟浅山小说的活水源头。
 
戚玉珠 
 
塞外雪 
 
关注微信公众号:浅山笔记(曹利君著)
总有情丝挣不脱系列——
1、扔鞋困觉搓草绳
2、德芙蹒跚
3、好东西就能写好吗
4、千万别把这些话当真
5、以欣赏 以学习 以挑剔
6、老大不小点到为止
7、别跟我装逼
8、口无遮拦
9、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感慨
10、没有云开何来日朗
11、她是疯女人?
12、同学,同事,同一首歌
13、大师啊!可找到您了
14、谁有心情看
15、任由她说
16、什么都能看到
17、姗姗来迟
18、店小二来信
19、不了了之
20、老男人
21、因势利导
22、意犹未尽,因为一直拧巴憋屈
23、蚊子不咬人
24、重彩秋膘
25、小说和非小说,都扯得有点儿远
26、写给社长的信
27、你读季羡林吗

 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