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里的另一种回声
(2021-04-23 16:42:25)分类: 朋友们的生活 |
浅山评论家群
和平
孙子的回声,不会是很快,但会很悠长。
读书的回声,一定是很悠长,这回声,需要一生来完成。
徐歌
云开日朗
只不过碰到的是大厨,大厨闲的直打嘀咕呢,他不怕打扰,甚至还恨不得花钱求打扰呢。
人家问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他是又重复一遍人家的话,再告诉说到前面打听别人。一句有用的没有。
真不知大厨平白无故接受别人的致谢心里是咋想的……
小马扎
带着头盔手拎袋子之人也是跑腿儿的。为宅家族提供上门服务人员,俗称送外卖的。
我这么一猜测,一联想前后竟关联上了。
他的出现我才读有一疑惑,此处不应该断开并标上个序号成为第2小段吗?
来这么一个闪念,随即又觉得不断开不标注才是合理。所谓第一个内容:孙子生日恰逢世界读书日临近,爷爷邮寄的礼物是一部武侠巨匠的封笔名著——《鹿鼎记》,一门心思思想着孙子,为他写寄语应是寄托着爷爷对孙儿的殷切期冀。然即使这等重大关切也怕快递人员久等。这里凸显爷爷之品敦也、厚也。
紧接着第二个事,快递模样的人与我窄路相逢,我定步让行;快递模样的人向我问路,我因没帮上人忙而自责。这不经意的俩细节显现出作者性之大善!性之大善者乃谦也、诚也!
品质敦厚是做人的内在之质,性情谦诚则必是其所回之声。二者和合为一,如人之一撇一捺,无法断开。
再展开说下,红楼遗卷是世人之殇却是曹翁之幸。没有此劫不足以留下千古遐思,此留白之功。
世界读书日临近只字不提,却以书为礼物赠给孙儿;带头盔手拎袋子的貌似外卖人员出现,却独不提他的标志性制服。此二处留白,给了读者津津嚼味儿的想象空间。
好作品一方面悄悄地引领着你的想象,另一方面又不经意间透露给你叫做草蛇灰线的连绵伏脉。叫人欲罢不能,读罢还想。
澄水碧云
珍
陈玉亭
晓莉
真心
戚玉珠
灵犀
本文首段描述了老年人的心里状态,与真情实感。心里想的,实际做的,语言描述真切比喻形象!无可挑剔。
第二段进入主题,给上小学三年级的孙子生日礼物——送书!并很注重寄书留言,这说明了老师不放过任何机会教导孙子。相信有名人爷爷的精心呵护,后辈一定会更优秀!
末段,老师还以仁慈之心体谅送快递小哥,不清楚小区门栋号,而感觉不安。心地善良,用心良苦。老师才华横溢,人品好。喜欢老师的文字与品德,欣赏学习了。
分析的是否对!水平有限,请老师学友指点。
张安敏
华尔兹
有时候看见送餐员一路小跑,还真替他们着急。
曹老师总是为别人着想,这不又要“把这附近楼栋号都看看都记住了。别再熟视无睹,一问三不知。”
我要向曹老师学习!
悠悠(长春)
文章从昨天给孙子买《鹿鼎记》开始衔接,遗憾留言没写在扉页上。写在卡纸上是包装完了才想起写留言这件事,不希望来拿件儿的快递员久等,因为理解快递员的脚步匆匆!
看到书想到孙子,发快递理解快递员,这一系列行为足以说明心中有大爱!
顺着这个思路,下文的问路一节,趣味盎然!
一个“戴着头盔,手里拎着一个袋子”的人匆忙行走至身边,问路,可即使“转动脑筋也”不知道在哪个方向,想帮结果帮不上,就那样看着,想着……这人好像也明白咋回事儿了,只低低地说了声“谢谢”。可当追着那人后背的一句话“往前走遇见人的时候再打听一下”之后,“好像前面那声“谢谢”,是在他心里翻了个个儿,重新滚动出来,就这样变成了一种夜空里的回声,全世界都听见了,毫无疑问,也把我给震了。”(这段话非常的生动)回声的响亮,表明了他内心的愉悦,因为即使你没能明确指出他要去的位置,但你的热心和热情他已经感受到了,所以发自内心的感谢是明亮的,也是愉快的!那声“谢谢”,似乎还在耳边回响,而且越来越清晰嘹亮!
这样的事情也经常发生在自己身上,所以非常理解这一情节的真实,甚至当时的情景都历历在目……
关注微信公众号:浅山笔记
《回声》曹利君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