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惠文:如我一样

(2021-03-30 18:17:27)
分类: 朋友们的生活


浅山评论家群

 

惠文  你是否也如我一样——想念一个人,和一个曾经刻下记忆的地方......


惠文:如我一样

 

缥缃醉  最后一句为点睛之笔。

 

陈玉亭  接二连三认错人,如此频繁必有因。小脑萎缩记忆退,医院CT探伪真。

 

晓莉  今读《一连三天》,文题引人入胜。究竟是什么事,连续三天发生!

是他一连三天都认错人了。遇到一个像孙杰的人,一问不是。在浴池看见有个人像过去的老领导,也不是。在街上看见一个人像亲家,其实也不是。这一连三天都认错了人,回想起来,自己都感觉尴尬。

唉!难道是人老了吗?还是得什么病啦?我想,此篇老师是想告诉我们人越老越念旧情,想熟悉的人,想过去的往事,想亲戚,想朋友,想有恩于自己的人。这是人之常情啊!谢谢老师!

 

真心  人老了忘性大,看来这是共性。他的脑袋大,但是不搁事儿,认错人或者不认人,这倒也不算什么大病,可能是健忘症罢了。他能想起老同学的老公孙杰,又想起老领导,说明很愿意琢磨事儿。这样看来,即使是健忘症也是早期。所以大可不必为此惊讶。你把这归结为季节原因,因为春季猫都上房叫羔子啦,他是不是引起了条件反射?或者真的是想起了孙杰的老婆?

 

和平胡同  好生动的一连三天。

是不是回忆占据主导的思维状态呢?

一种类似于“他乡遇故知”的小渴望,一种与熟人密切接触交往的小需求。不会是已经感觉有点孤单了?

像而不是,接连而至,于是开始怀疑自己了,这并不是好情绪。

一切都需要一定温度,太热不好,显然也不能冷了。

 

王克江  到了不再自信的年龄了

 

戚玉珠  一溜达,早餐出炉了,这个人很有意思,在山上看见个人就说像谁谁,在澡堂子看见个人又说像领导,很富有想象力,这是怀旧的表现,说来奇怪,真认识的人他倒不认识人家了,久远的事儿记在心,眼前的事儿会忘记,这就是老年人的现状,必须承认的现实,明天接着唠。

 

小马扎  有一种病,说出来您这位朋友听了别上火,是就改善生活警惕加重,不是就当普及一下生活常识,预防后得。

什么病呢,就是三型糖尿病。学名叫阿尔兹海默症,属于认知障碍类病症。

好了,是与不是大家都快快警惕吧,先从吃上入手,有一种麸质的东西是杀死大脑的元凶。例如比较劲道且面味儿十足的馍馍啦、特有嚼劲儿的面包啦、面食啦、啤酒啦等等要尽量减少食用。

我们现代人类之所以会被肥胖、心脏病、癌症、阿尔茨海默症等各类慢性疾病困扰,罪魁祸首就在于“低脂肪、高碳水化合物”的饮食方式。你吃了太多低碳水化合物,特别是含有麸质的面食,就一定会触发各种炎症而导致疾病这些是戴维•珀尔马特医学博士所著的《谷物大脑》这本书里讲到的,他本人就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专家。

 

灵犀   老师《一连三天》的故事,让人反思,究竟是什么原因处使这个人想到的看到的人和事即像又不是。难道仅仅是人老了念旧,怀旧那么简单吗?

其实,不然,如果连续三天反复出现类似现象,不排除大脑出现问题了!然而,老师做的非常好。用心安慰他,就你这身板跟精神头啥病都得绕着走。他不信,非要你给说道说道。

你想了想把责任都推到这大风的季节上了……

免得他在胡思乱想。

 

华尔兹  他和你说的,一连三天发生的事,只能说是他记性不好,东北话说,叫不记人

就这,曹老师也能写出一篇非小说,而且还耐看呢!

长得像的人很多,就是声音也有非常像的,有一次我就因为声音认错人了。那真是太像了,让你明明知道不可能在这个地方能碰上她,但还是忍不住要喊一声。

说来奇怪,往往能看出来谁长得像谁谁谁的人,还能犯别人和他说话,他却唠老半天,想不起来这个人是谁的错误,回家了才想起来。

生活中这样的人不少,曹老师能捕捉到这些别人看不见,或者看见不屑写,或者写不好的身边小事,呈现给大家,我又要说,这就是曹老师非小说的魅力吧!

 

关注微信公众号:浅山笔记

《从何谈起》曹利君著

·从何谈起1~3

·不醉不归4~5

·一连三天6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