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唐迎:对于我来说

(2021-01-25 11:31:45)
分类: 朋友们的生活


浅山评论家群

 

唐迎  对于我来说,看曹老师的文章从来都有一种仪式感,不像看别的小说,一目十行也就是看个热闹,不等看完开头就翻到最后看结果。而是从心里往外地认真,一字一句阅读,有时看着看着不觉笑出声来,不知道的以为犯了什么魔怔,其实就是看到会心处了戒急用忍,不图一时之快,这也是看非小说以来形成的定力,生生把我的急性子磨成了慢性子。戴黑口罩那个人,背着长带背包,一边肩膀耸着,开口总是:领导,最近忙啥呢?一个未完的电话吊着人的胃口,不戒急用忍也得戒急用忍……

言归正传。其实看曹老师文从来都是如品好茶般浅酌细品。

一个求曹老师办事的电话,也许强人所难,也许有难言之隐,电话线抛到曹老师这一头,那一头却不知甩向了何方。这一根电话线,串起了曹老师如一棵树般枝枝杈杈生发出的教科书式的人生感悟和世道变迁——听张冬玲还是听德德玛,保留座机还是不保留座机……百般感慨万般兴叹。正如一枚石子丢下水去,看那一圈一圈的涟漪究竟荡到了哪棵蒲草的后面。

读一篇文章就像与作者倾心交谈,读作品也是读作者。比如哈代寄托在苔丝身上的那些深切的悲悯;比如托尔斯泰战争场面描写中表现出来的不动声色的包容。读曹老师作品则体会老师在深谙世事的圆熟练达之中却还保留一份朴拙本真的实诚,并以这份真诚浸润着每一个读者的心灵。说到这儿,想起来一个电视剧镜头——苦旱的大地上 麦苗奄奄一息,终于盼来开闸放水,水头缓缓地推开冒烟的黄土,圈起麦苗根部,似乎迟疑了一下才又缓缓地浸润进去……

 

悠悠(长春)  读《原来如此》

今夜你会不会来,对这个电话的等待已经多日,把此刻仍然在盼望的心情,用歌名来诠释别有一番趣味!

电话终于来了,是不是有点小兴奋?因为终于可以知道那件事是什么了。可当人家告诉你,开始找你办的那件事已经找别人办好了!你意外,且突然的有点失落……从而想到是不是因为自己老了就不被人重视,也不被人信任了呢?继而冷静一下便想到对于这件事自己是不是太过认真,是不是完全没什么必要?同时也认识到自己似乎有那么点儿小小的虚荣心在作怪……有遗憾,有失落,可贵的是自己能够反省,这一点对于情绪的影响非常重要!

从开始就在等的这个电话,绕了好大一个弯子,而且弄得那么曲曲折折,还写了这么一部非小说,结果却如此的简单!回头想想,实实在在地说,作者写小说的功夫的确厉害!就那一段段文字,看似各自独立,却又联系紧密。看似不着边际,却又很有意趣!你会情不自禁地跟着读,跟着盼,跟着着急……结局却云淡风轻,博你莞尔一笑,之后轻松地说,噢原来如此

生活中发生的事情,无论大小,都有其内在的含蕴,都有其可值得咀嚼与回味的东西,等待一个来电也是如此!

 

海言  @曹利君(原色生活树)老师起笔如此简单快捷,却一下子抓住了读者的心,这就是一种写作的能力。每个人都有无尽的念想儿,但是念想儿的事儿不同,一个电话引起的话题,可以牵动一个故事,一段人物命运,甚至一个潮流,一代人的思索。事儿有大有小,但是其中的道理不小,不浅。老师起头儿的那首歌很能引起人们情感的共鸣,后边的故事就更是顺理成章了。

每个人都盼望过人或难忘的事,我一听《酒干倘卖无》这首歌,就会特别忧心,每每流泪,所以可以理解曹老师的引子。为老师今天的每日一文点赞

 

悠悠(洛阳)  《原来如此》那个让曹老师朝思也盼、有无数个想法的电话终于来了!原来不过如此,单方面想多了

“戒急用忍,不图一时之快”这才是对人对事该有的态度。

 

陈玉亭  吊起胃口等电话,三天之后来信啦。求你小事已办妥,将心放入肚里吧。

 

小马扎  读《原来如此》

“我说听你这么说话,还是不了解我,也不了解这非小说。

非小说又不是胡同赶猪,直来直去,干嘛?

有句话说得好,文如其人。我现在每天就是沟里沟外沟上沟下走走停停,看看想想,拿拿捏捏,要的就是这么一个老派男人抱猫汉子劲儿。非小说也得有这么个劲儿,不能太脆,像风干透的煎饼;不能太硬,像个打不开的死面疙瘩。非小说到底什么劲儿呢,总得活色生香,要讲究劲劲道道的口感。

非小说是厨房制造给人看的,自然要养眼润心。又是食客们吃的,再咋劲道也不能硌生,得养胃消化。

还有一个只能跟你说的小窍门。

日子一天一天过是吧,写东西也得从长计议,戒急用忍,不图一时之快,天天都这么不紧不慢地溜达着,持续发力,以保证浅山笔记总有更新,冬夏常青。”

还评啥呢?有嘛句子抵得过这几行金句子。

眼镜蛇,响尾蛇,一个在首一个在尾,以及那通身的优美的纹路皆漂亮所在,一经出世那是一定要震人心弦的。曹氏非小说也是这样首尾及中间曲曲折折密密匝匝格调新奇自成气派的花斑纹,漂亮之极。无论谁也都想来添上几笔,内心期许它更好,把想象中龙的样子给它添上四个爪。这个可以理解,

可是世间哪有叫龙的动物呢?

可是人间哪有最好的文章呢?

世界万物各异,人的审美亦会有所参差。在我心里面,曹氏非小说百分九九没得说,你说这样的文章,你除了表达一下欣赏之情,简单来几言读后得来之感受得了,用不着微词颇多卖弄学问式儿地教人按照你的层次和水平去写非小说吧?那样的话非小说还是非小说吗!较之曹老师,你只是个小学生而已。

我看着镜子继续说,

你可以多读,常读,还可以把优美之句摘录。日子方长,戒急戒骄戒贪戒刻薄戒负心,怀着热诚追着大厨索取文章,一边祝福曹老师,一边进步自己,和曹老师一同提高,我想,这才是可持续的一件美事呢!不知老师认同么?

 

和平胡同  被需要的感觉,的确很不错。

因为被需要而被“折磨”的等待与心绪,必要的被转化成非小说文字,就不是什么“折磨”了。

这里大厨给予读者的是做人要拿的起放得下。

谢谢。

 

澄水碧云  曲里拐弯东扯西拉南辕北辙啰啰嗦嗦磨磨唧唧一会儿南高一会儿北低一忽悠朝阳一忽悠暮雨……甭管写多少墨迹多少,一句话!就是为了吊人胃口呗!

真是难为咱家大厨了!

 

真心  总算跟你学了写东西的窍门,戒急用忍,就是悠着点呗。也对哈,像写绝句似的,四句话把全部写完,明天再写就是另外一首了。对,就得这样。老师文中说在你面前露怯",这个露怯何意?

 

侯秀坤  曹大厨终于等来了电话,其实那人也是,憋了曹大厨这么多天,还没啥事了,你的事已求别人办了,你说你咋这么办事呢?让曹大厨这个盼呀!原来如此!曹大厨不知浪费多少脑细胞,这头发得掉一绺子!人啊你靠点谱吧!这曹大厨也也敢放鸽子?就不怕他把你写非小说里?果不其然,真就写了!

劝曹大厨也啥事别太认真,你就专心写你的非小说,啥事别走心,顺其自然最好!

 

晓莉  今日小小说《原来如此》。文中表述作者热心,善良的品格,一心等着一个有求于自己的电话。今天盼,明天盼,电话没来,弄得心里七上八下的,觉也睡不好。 电话终于来了,想让自己办的事别人已办完了,这回不用惦念啦。

作者的笔下把平平常常的生活,简简单单的事情,描写的生动有趣,扣人心弦。从人物的心里活动,到外在的一举一动,以及周边的景物,环境,都细致入微的加工润色,写的幽默风趣,吸引读者的眼球。这就是非小说的魅力,就是曹氏每日精美早餐的烹饪技法!

愿作者的非小说系列像涛涛的长江之水奔腾不息!像天上的星星璀璨夺目!谢谢!(利君  我是长江?那现在的长江咋办上哪儿去奔腾不息)

 

刘丽梅  老同学的每日一文我一直在看,受益匪浅。只因眼视力不好 少些写三道四,读后的体会无言在心。可记,忠实的读者永远追文。

 

华尔兹  折磨人的电话曹老师等来了,但是不用曹老师帮忙了,又找了别人。

我想起了侯宝林的相声《扔靴子》。

他说不是什么大事,那还是着急的事吧,不然怎么就等不得曹老师回家这么会儿功夫,又找了别人。看把我们曹老师急的,两三天才来电话。不讲究。

 

王克江  晃晃悠悠吊了好久,就这么虚虚乎乎的没了,如同打出去的一拳,拳风过处,连空气都被撕裂了,拳到处却打在了棉花上

 

戚玉珠  曹大厨这山路十八弯绕的都让我想起李琼这首歌的歌名了,不就是个电话吗,把大厨折腾的走路也想,睡不着觉也想,既不是风不是雪,也不是人,就是一个电话,你辗转反侧的当成了大事,结果打电话的人差点忘了,你忘不要紧啊,大厨没忘,生生念想,多亏电话打了回来,到底是啥事儿啊,没说就说事儿不大,但是已经托别人去办了,这事儿整的,心里搁不住事儿,大厨说这是老的特征,跟老不老没关系,看心大不大。一个电话让大厨谈起写作,非小说既然写了就是让人看,看着入迷,看完这集想看下集,大厨就是每天刹费苦心吊大家的胃口,虽然大厨食材堆积如山但也要考虑食材怎么用,火候怎么掌握,达到百吃不厌的效果,达到活色生香,筋筋道道的口感,写到这想起大厨晒的手擀面了,文如其人,大厨继续在厨房忙吧,明天见。(利君  你这个筋道比我那个劲道好,咋这么会用筋道呢! )

 

惠文  原来如此,恍若在一杯酒里的悟道。你的想,依旧回味在今夜你会不会来的等待里。还是他没来的一个电话,长长的绕扯的线索,你精心缠绕,把高处人生戏台搬进了低入尘埃的生活。

真情不必解释。一个简简单单的电话,把你折磨。艾玛,岁月饶过谁?可岁月也钦佩如此痴迷写作的大厨。不过我也把话撂这儿,面子是你自己臆想的结果,面子不过是个西红柿,不是我不会说话还这么气人,因为别人的大脑装的不是你的思维。

你这弯子绕得太大了,扯巴也太远了,弄得这么曲曲折折。。。不过是独具手擀面一样的写作风格。

 

关注微信公证号:浅山笔记

曹利君非小说《猫不猫冬》系列

·猫不猫冬(1~4

·你不看我看(5~8

·人是一样的(9~12

·隔~~空喊话(13~16

·请按照当前道路直行(17~20

·终于来电话了(21~24

·今夜你会不会来(25~28

·原来如此(29~3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