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在情理之中
(2021-01-23 11:54:47)分类: 朋友们的生活 |
浅山评论家群
悠悠(长春)
看这个文题,好像这个电话已经盼了很久,等了很久!
其实这一篇只是以“终于来电话可(了)”为题,写移动电话代替了座机,给生活带来诸多方便。
蹲厕所时电话响起,家里有人便可以拿过来,正常不充电情况下手机不离手,走到哪里都带着,方便的很!
来电话的是谁呢?“一猜就是他”。那个挎着长包带,带着黑口罩,走在回家路上,或者借着微醺,在妻子面前显示本领,显示夫唱妇随……一番猜测,让读者对那个来电话的人有了模糊印象……这种交待与无形之中,毫无痕迹的完成人物素描的方法倒是很别致!
“终于来电话了”,可是手机屏幕显示的号码不对,听称呼不对,且谈话内容更不对!绕了一圈原来是贷款公司……哈哈~包袱就这样抖了出来,简直是段子~手!不过,结局非常意外,这倒的确有了短小说的味道!
悠悠(洛阳)
曹老师该是多么想念那个他啊,在卫生间听到电话响就以为肯定是他。联想到“挎着长带包,戴着黑口罩,走在回家见老婆小李子的路上。”喊着邻居把正在输入状态的手机送来,接了听到一声“大哥”还被他改了的称呼激动着,再听“需要不需要无风险贷款”心哇凉哇凉了吧!
这一早,《终于来电话了》似用二胡拉唱的乡愁,整个人被惦念和期盼包围着、浸染着。以后不再总扒拉手机,一定多给家人和朋友打几次电话,让他们的想念有回声。
缥缃醉
看来大厨这几天是在做拉面呢!不是我们常吃的那种甩几下就可以入锅煮煮就吃的粗拉面,而是那种细丝拉面—一团面在师傅手里多番绕扯,一直扯到极细恨不得如发丝那样,在锅里翻个个儿就捞起,加上各种酱料,味道很不一般。可惜现在很少能吃到了,经年后还是在曹大厨这里回味了。
侯秀坤
曹大厨今天主要阐述的是接听电话的事,我倒是建议,如果电话很多,或者在如厕时可以看看微信,回复一些信息,你完全可以把手机带到卫生间里,这样也免去家人的劳顿,你说是吧?家人朋友之间的交集问候不可避免,可是那些杂七杂八的广告和推销也是时不时地挤进你的手机,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得到你的手机信息的,估计所有人都接到过这样的电话:贷款、推销产品、有奖励的各种会,真是五花八门,应接不暇。
有了智能手机,拜年省事了!一键发送表情包!
陈玉亭 蹲在马桶来电话,麻烦妻子帮去拿。问声显示谁打来?急于知晓是为啥?
晓莉
回过头来,想到了作者几天来,吊人胃口的,引人入胜的,幽默风趣的铺垫。非常欣赏作者的写作技巧,细心的观察,细腻的文笔,把人们生活中充满乐趣的碎碎念念写的如此有意思!
由等他电话,想到了舅妈和舅舅拆座机时心里还不适应。现在是人人都用手机联系,方便多了。手机随身带,轻巧又便利。还有如厕时让夫人把正在充电的手机拿过来,两人的对话。再有这个打电话的他,肩上挎着长带包,戴着黑口罩,见面与您打招呼的推销贷款人。
电话终于来了,内容已经明了。让读者阅后,如释重负。谢谢!
马瑞华
拆座机用手机,反映了时代的变化与科技进步。
139段的手机来电话了,反映了当今社会的一种营销模式。
和平胡同
从怀旧到舅舅,从卫生间到159,小李子和微醺的他,四个段子一样的开头,不一样的内容,万千思绪一个信号,电话来了……哈哈。嘿嘿。
真心
戚玉珠
澄水碧云
曹老师,这样的电话陌生人也打的哈!
不过,真的感谢曹老师,这就是功力!这是在教我们如何牵着读者的心思走。
王克江
华尔兹
不管是不是,先说这电话,座机是好,号码好记,还不怕停电。但是后来有变化了,变成光纤以后也得插电,这是我拆机的主要原因。一停电电话就打不了,心里总觉得别扭。
惠文
关注微信公证号:浅山笔记
曹利君非小说《猫不猫冬》系列
·猫不猫冬(1~4)
·你不看我看(5~8)
·人是一样的(9~12)
·隔~~空喊话(13~16)
·请按照当前道路直行(17~20)
·终于来电话了(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