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读《傅雷家书》,品爱国情怀
(2021-01-23 16:50:17)
标签:
转载 |
分类: 名著阅读 |
读《傅雷家书》,品爱国情怀
《傅雷家书》是我国现代文学翻译家傅雷及夫人写给傅聪、傅敏的家信摘编,写信时间为1954年——1966年6月。这是一部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也是现代中国影响最大的家训。
读《傅雷家书》,我感受到的不仅是傅雷先生的拳拳爱子之心,更有其赤诚的爱国情怀。
1954年1月,傅聪应波兰政府邀请,参加第五届萧邦国际钢琴比赛并留学波兰。从此,父子二人,开始了长达13年的书信交流。在书信中,傅雷百般鼓励儿子,要“对得起祖国”,要“替新中国争取荣誉”,“非苦修苦练,不足以报效国家”。
1955年,傅聪在第五届肖邦国际钢琴比赛中取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并获得了玛祖卡奖。傅雷夫妇收到来信,热情地鼓励和赞扬儿子:“想不到你有这么些才华,想不到你的春天来得这么快,花开得这么美,开到世界的乐坛上放出你的异香。东方升起了一颗星,这么光明,这么纯净,这么深邃;替新中国创造了一个辉煌的世界纪录!”
傅雷是一位忠诚的爱国主义者。在他看来,只有从文化上、艺术上认识而热爱一个国家,才是真正地认识和热爱一个国家。因此,他以自己学贯中西的艺术修养,在书信中从艺术、哲学、音乐、美术等方面给予傅聪很多中国传统艺术修养的渗透,让傅聪成为一名具有浪漫气质的艺术家。
1957年至1958年,“反右运动”中,傅雷先生受到了长达一年的错误批判,傅雷夫妇非但没有在书信中袒露自己的不幸遭遇,还提醒儿子“如今每次登台都与国家面子有关”,为了身体、为了艺术,要减少演出,“自爱即报答父母、报答国家。”
1958年10月,傅聪在波兰听说父亲被划为“右派”,为了避免“老子揭发儿子,儿子揭发老子”的“父子双亡”的后果,于1958年12月出走英国。这个在现在看不失明智的举动,却对狷直的傅雷造成了巨大的打击。传记资料显示,他有整整两昼夜粒米未进,痛苦,震惊,忧虑,寝食惧废……在能和儿子傅聪继续通信后,他在1959年10月1日的信中这样对儿子说:“十个月来我的心绪你该想象得到;我也不想千言万语多说,以免增加你的负担。你既没有忘怀祖国,祖国也没有忘了你,始终给你留着余地,等你醒悟。我相信:祖国的大门是永远向你开着的。”
1964年5月,傅聪为了在世界各地演出的生计,无奈入了英国籍,傅雷知道后,整天闷闷不乐,在信中这样说:“几次三番动笔写你的信都没有写成,而几个月来的保持沉默也使我魂不守舍,坐立不安。可是再彻底的谅解也减除不了我们沉重的心情。民族尊信心受了伤害,非短时期内所能平复;因为这不是一个“小我”的、个人的荣辱得失问题。”正是有傅雷这样的谆谆教诲,傅聪在外演出期间,凡是有与祖国有敌对关系国家的邀请,他一概不去演出,也从未有过任何不利祖国的言行。
贯穿《傅雷家书》的,是一颗赤子之心。赤子之心即纯洁无邪,还指“清新”“爱”“真”。“真”者,忠实也。忠实于自己的内心,忠实于自己的国家,无论何时何地、何种境遇。这,就是傅雷的赤子之心;这,就是傅雷的爱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