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批注”与“体会人物的心情”合一,推进阅读学习(统编四上-六单元)

(2019-10-31 19:45:42)
标签:

转载

分类: 语文教学

“批注”与“体会人物的心情”合一,推进阅读学习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阅读要素解读

沙流河中心小学张丽丽  教研室高启山

 

单元阅读能力要素安排与理解:

 

这个单元安排了三项语文要素,一项是“学习用批注的方法阅读”,一项是“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心情”,这是阅读训练要素

 “批注”这一阅读方法从没有在课本中出现过,这次统编版教材作为“读书能力”的点特别地提出来,旨在教给学生“用批注的方法读书”的方法,锻炼学生“读书做批注”的一是和习惯。

 

关于“学习用批注的方法阅读”

 

 《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语文课程标准》还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对话’不单单是用‘口’阅读,更需要用‘心’去阅读,让学生沉潜到文本建构的意境中去,亲历阅读历程,走进文本深处去触摸语言,体验情感,领会表达。有了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才有可能展开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多维对话。为了切实实现“学生文本”之间的深入对话教材搭建一个对话平台。这个平台就是“批注”。

 

批注:常用的读书方法.阅读的时候把读书感想、疑难问题,随手批写在书中的空白地方,以帮助理解,深入思考。

 

语文园地的交流平台给我们这样的学习提示:“一边阅读一边作批注是很好的学习方法。读文章时,遇到写得好的地方、有启发的地方、有疑问的地方…随时都可以作批注。批注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标画出相应的词句,也可以在旁边的空白处简单写写自己的批语。读完文章,作完批注,再重新读一下文章和批注,可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会有新的收获。同学之间也可以互相交流自己作的批注,了解别人对文的想法,丰富自己对文章的理解。”

批注的方法有哪些?怎样指导学生进行批注?这是我脑子里想到的第二个问题,于是百度搜索到了一些关于批注的一些方法。

1.识记式批注。识记式批注主要是有关识记字词方面的内容。如画出课文中的生字词、成语、精彩句段,摘抄字词典上的解释,摘抄搜集的相关资料,标段序等,是预习课文时应达到的常规要求。

2、感悟式批注。可以让学生联系生活经历,调动生活体验,对引起感情共鸣,有所感受的词句进行批注,从而升华对文本的感悟。

3、赏析式批注。主要是根据学生的阅读经验、生活积累,对文本的关键词句、修辞手法、写作方法进行鉴赏, 

(1)品味关键词句。可以对动词、修饰语等进行赏析,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妙,提高学生感悟、运用语言的能力。

(2)揣摩文章写法。了解了写作方法,就了解了作者的写作思路,就能更深刻理解文章的中心,领悟作者如何组织材料更能表达中心的方法,为自己今后的写作提供模板

4、图画式批注。图画式批注,主要是根据自己的理解,将文本内容通过图画的方式进行的阅读批注。

5、提问式批注。学生在读书时,难免会遇到阅读障碍,并由此产生疑问和困惑。所谓学贵有疑有了疑问才能促使学生去探索、去创新。针对课题或重点词句提问并且标在书上,就是运用较多的提问式批注。

6、概括式批注。概括式批注主要是对文章的句段、篇章进行归纳,概括其主要内容的批注。如给课文每个部分写一个小标题,或写出每段的段意及课文的主要内容等。

让学生在批注中学会批注,批什么、如何批、怎样批好?

批什么:凡有所感处均可批注,具体包括词语、句子、段落、标点、插图;课文题目、课文结尾、主要内容、文章结构、表达顺序、写作特点、作者情感;单元导读、阅读提示、课后习题等。

怎样批:符号批注与文字批注相结合。要求规范批注符号,对批注的语言要求既简短精炼,又完整通顺。注意保持书面的整洁美观。

批得怎样:不流于形式,一目了然,文中自有答案的不写批注。努力读懂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写出自己的理解;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批注,充满个性地理解文本。

 

关于“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体会人物的心情”

 

在叙事和写人的文章中,人物的内在的心情,是通过人物在做事的时候动作、语言、神态来表现的。读文章的时候,细读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具体表现,借助这些表现,能够结合生活经验的积累来推想人物内心是怎么想的——他这样的表现可以看出内心的态度在发生着怎样的变化。“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和神态体会人物的心情”,是本套教材第一次提出“揣摩人物内心”的要求,为将来的“体会思想感情”(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提出了“从对人物的语言动作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奠定了基础。

“通过任务的语言动作神态,体会人物的心情”中的“心情”,指的是人的喜怒哀乐、悲伤、痛苦、喜悦、欢乐、急切、放松,激动、平静、喜欢、希望、失望、内心的一些想法、看法的变化等状态,与四年级下册的“品质”,有所区别,“品质”特指人的思想追求和对人对事的看法与态度。

“通过任务的语言动作神态,体会人物的心情”的阅读方法,就是针对文章中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等关键的词句描写,去体会作者当时内心的情绪反应,属于一边读一边想、细细揣摩理解人物表现的“细读”方法。

本单元相对而言比较特别“安排了两个阅读方法要素”的学习,笔者以为,这两个要素,是统一在阅读思考的过程之中的,一个是一边读,内心一边思考,对人物表现背后的内心情绪、态度变化、想法变化做出推想;一个是外在的对自己的看法、想法,对人物内在情绪、想法的推想结果记录下来。

 

对教材对“落实语言要素”个性思考和教学建议

 

对教材对落实语文要素所做的“学习提示安排”的理解。

 

本单元的第一篇课文《牛和鹅》示范了一些批注的方法:提问式批注(批注1:事情真的是这样吗);赏析式批注(批注2:逃跑——被鹅咬住——呼救,那种惊慌失措写的很真实);概括式批注(批注3“鹅之前多神气,现在多狼狈啊。”);感悟式批注(批注4、“挂着泪笑”,事情变化对“我”来说太突然了。批注5、看来鹅并不可怕。只要不怕他,鹅就不敢欺负人了)。

但是,从教材编排看,编者的意图,并不是要求学生“明确方法”,而是明确“批注是从哪些角度来做的”。课后学习提示1“结合课文中的批注,想想可以从哪些角度来给文章做批注”。哪些角度呢?

批注1在提示学生,再读“作者在先给出一些固定结论的时候——其实就是作者对某些事物的看法态度的概括”,如果自己读不懂或者有所困惑,就可以提出自己的疑问。批注2、针对的文中对作者“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来体会作者的态度,并且从写法的角度,对“语言动作描写”进行评价。批注3是针对人物做事的表现的变化前后的特点做出概括。批注4和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感悟到的人物心情做出的概括。批注5是针对作者表达内心的语言,对作者“对事物的看法、心情”产生了共鸣的感悟进行表达。

从这个编排看,文中的批注,都是针对“语言动作神态所表现出的人物心情”所做的批注,在提示学生,精读课文,要针对“语言(包括作者的独白)动作神态”来体会作者的心情的阅读思考结果来做批注。

“课后学习提示2:一边默读一边画出相关词句,体会‘我’见到鹅和被鹅袭击时的心情”,这一个要求,与编者给出的“批注2”相关内容是吻合的。这一点也更好地体现了“合一”的要求。

《一支窝囊的大老虎》课后安排的“学习提示1默读课文,在你不理解的地方做批注,和同学交流。”是对上节课“提问是批注”的训练;“学习提示2结合课文描写‘我’的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说说在排练节目和演出时,‘我’的心情有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遮掩的变化,并填写表格”,同样需要勾画语句。为了填表方便,阅读时,也可以尝试着先对“心情变化”做批注,然后,在填写表格(填写表格本身,就是一种批注),只不过是把批注的内容填写在表格上。“学习提示3说说怎么开导我”,也可以先针对作者的心情,先把自己要说的开导的话,用批注的方式写下来。

《陀螺》“课后提示1,在你体会比较深的地方做批注”,完全可以与“学习提示2读下面的句子,体会“我”心情变化”的过程合一——针对作者心情变化,做变化原因的概括性批注,针对作者的表现做感悟性和赏析性批注。”

 

本单元的教学建议

为落实批注式阅读教学的理念,真正加强学生的阅读实践,让学生掌握批注读书的基本方法,将批注阅读步骤分析如下:

一、课前预习并在初读时检查,确保读准字音,理解难理解的词语,读懂课文。

课前预习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在以往的课前预习中,学生预习就是在课前看一遍文章,而粗略看一遍文章发挥的预习效果不大,如果教师在课堂中直接讲解,很多学生还是跟不上,因此还是要留下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对课文进行重新审视,浪费了大量的时间。而将批注式阅读教学模式应用到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和鼓励学生做好课前预习批注,能够充分发挥预习的效果,让学生在课前深度阅读课文,将自己有疑惑的地方标记出来, 同时将自己的阅读体会和感悟等记录好,取得了良好的预习效果。

这一部分是让学生直面文本,经历自学一篇文章的过程。具体包括以下环节:

1.快速标出自然段后轻声朗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2.圈画生字词,练习读好含有生字词的语句。

3. 自学生字:给二类字注音,给一类字写出音序、部首,并组词、归类。找出本课出现的多音字、四字词语,并按一定格式汇总于生字栏附近。

4.用?标注出自己有疑问的地方,将文章的中心句或者概括性的句子用横线画出等。

5、课堂交流,读懂课文,把握大意。

二、课中理解式批注,边读边思,体会人物心情。并结合课后对“体会心情”的有关内容展开交流讨论,完成课后关于“体会人物心情”的学习要求。

5.画出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精彩词句。用学习符号将文中用得好的词与句子标划出来,在旁边写出自己的感从中感受到的人物心情变化和认为写得好的理由(为什么用得好)。

   6、对文章的内容、意义、写法提出疑问。可以是不理解的内容,可以是不赞成的内容,也可以是对文章的修改建议。另外,也可以提出一些较深刻的问题,不一定就能找到答案的问题。

7、结合批注内容,或者在阅读时,或者在阅读后,完成课后学习提示关于“批注和体会人物内心”的话题交流。

 

《牛和鹅》

 

关于《牛和鹅》的教学,与以往课文教学的不同点:

过去的教学,侧重的是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研究。而安排了“批注”的课文学习,则应该在学生预习、学习把握了字词、读懂了课文、把握了文章内容大意之后,重点研究“作者的批注是怎么来的”。

按照“批注的顺序”,读懂批注,然后,看作者的批注针对的是文章的什么内容、哪些内容关键的语句,怎么做的批注,再读课文,体会这样的批注结论的得出过程。

结合“课后学习提示2”的内容,展开读书思考、讨论,练习加批注。

 

《一直窝囊的大老虎》

 

《一直窝囊的大老虎》中,对批注的要求就有了提高“默读课文,在你不理解的地方作批注”,使学生在阅读时尝试着用批注的方法。通过细读课文,结合文中描写“我”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体会“我”心情的变化

看着同班小朋友在台上又唱又跳,我……

老师挑选演员分派角色的时候,我……

演哥哥的小朋友笑话我不会豁虎跳演不好时,我……

老师鼓励我说演老虎不用豁虎跳时,我……

在老师指导我怎样演老虎时,我……

演哥哥的小朋友还是笑话我不会豁虎跳,演得窝囊时,我……

 演出时,我听到台下一阵哄堂大笑时,我……

演完时,我……

演哥哥的小朋友又笑话我不会豁虎跳,我……

我至今还不明白……

课文很长,情节一波三折,很多心理活动没有明显的我想做提示,学生可能看不明白什么样的句子是心理活动。所以先引导学生细读课文按照事情发展过程找出描写我的心理活动的句子,再用几个词总结归纳我的心理变化,写在文章相应内容旁边“做批注”,最后完成课后题的表格。

 

 

《陀螺》

 

《陀螺》中“默读课文,在你体会比较深的地方作批注”。

本文教学,采用两次批注的方式进行。

在读懂课文大意,把握主要内容的基础上,读课文,联系针对内容,自主做批注,同学交流,加深对内容的理解。

第二轮次批注,细读课后提出的句子,结合上下文读懂意思,并运用感悟和赏析式的批注阅读作者的心情变化。

1.曾有很长一段时间我的世界堆满乌云,快乐像过冬的燕子一般,飞到一个谁也看不到的地方去了。(这句话是“我”的心理描写,把快乐比作燕子。形象的写出了我得不到陀螺的郁闷心情。)

2.这消息曾使我一整天处于恍惚的状态,老想象着那只陀螺英武的风姿。”(这句说明了什么?我对陀螺的痴迷程度已经到了忘我的境界。)

3.尤其当我看到这枚“鸭蛋”的下端已嵌上一粒大滚珠时,更是手舞足蹈,恨不得马上在马路上一显身手!”( 这时“我”的心情是兴奋的,激动的,想要和朋友一战的急切心情。)

4.我的陀螺刚一露面,就招来了一顿嘲笑。它长得不伦不类,该平的地方不平,该尖的地方不尖,没有一点战斗力。(从这我们能体会到作者的心情如同过山车一样,又陷入了低迷,由一开始跃跃欲试的想要比一比到现在的不敢向任何人挑战。)

5.这真是个辉煌的时刻!我尝到了胜利的滋味,品到了幸运的甜头。(虽然胜利小如微尘,但对于作者这样好胜心强的孩子来说也是足以陶醉许久的一件事情。)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