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增值税发票电子化发展的必然性分析

(2013-01-23 11:03:04)
标签:

信息化管理

增值税管理

发票管理

电子发票

大贲

分类: 贲友水文

一、传统发票管理制度的弊端

1、纸质发票管理不便

无论税局还是企业,在过去的十几年里都不得不面对同样的问题:如何从一堆堆的纸票中迅速检索到一张想要的发票;如何对每张发票上面的数据进行快捷有效的二次利用;进项发票数据的提取工作几乎没有什么好办法;另外纸票保存和保管办法的制定要以尽量缩短查阅时间为前提,让管理者们费尽了脑汁。

2、多个系统彼此独立

不管是税务体系的防伪税控、CTAIS、运输发票、稽核比对等各类管理系统,还是企业内部的财务、业务、供应链系统,针对发票管理环节所有涉及开票数据的应用,都是没有直接关联的,甚至彼此之间是完全独立的,在信息化大爆炸的时代,不能实现数据共享无疑是不可接受的。

二、电子发票管理模式的产生

发票电子化是随着社会不断进步、网络迅猛发展、电子商务快速崛起而产生的一种新的社会需求。电子商务跨国界、无纸化、快速化的特点是推动电子发票产生的主导力量,同时也对我国现有的财税、工商、海关、银行体制产生了比较大的冲击,对我国现有的税收发票体制提出了新的挑战。

我国电子商务领域不仅是税收和工商管理的空白地带,还是假货的重要销售渠道,商业欺诈泛滥的领域,引发了种种的社会管理问题。从全球电子商务实践经验来看,解决这类问题的一个关键手段就是“发票电子化”。

近些年来,我国国税体系已经在金税工程、综合征管信息系统中改进了税务登记、纳税申报、税务稽查等税收管理流程,将业务环节和信息节点有效地融合起来,形成了业务流与数据流同步运转、环环相扣的信息流。随着这一系统在全国的推广,税务机关实现了单机向网络的转变,为其他领域实现发票电子化建设的工作建立了良好开端,同时也为最终数据的接收提供了必要的技术平台。

三、增值税电子发票应用现状

税收信息化的建设一共走过了三个阶段:模拟手工操作的税收电子化阶段、步入面向管理的税收管理信息系统阶段、实现创造税收价值的全方位税收服务系统阶段。依托“金税三期”的信息网络基础,国税机关的电子数据应用已经遍及国家、省、市、县各级国税机关。

《发改办高技〔2012226号》文件指出,为了贯彻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关于积极发展电子商务的任务,八部委联合成立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创建工作专家咨询委员会,负责规范电子商务纳税管理,促进网络(电子)发票与电子商务税收管理的衔接工作。

在方针的指导下,各类在线开票、电子商务、电子凭证、电子票据等系统的应用争相而出,尤其在增值税发票业务的环节中,远程抄报税、网络申报、在线认证、销项数据挖掘、抵扣联信息采集、海关税退税等系统更加层出不穷。

四、将发票电子化已势在必行

发票电子化是现代企业蓬勃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市场趋势,它具有如下优势:一、很好地适应无纸化、高效化、虚拟化、全球化的现代商务特点;二、有利于堵塞和消除目前税收管理上的漏洞,实现税收管理的“以票控税”向“信息管税”过渡;三、使用电子发票能够大幅降低成本,有利于我国和谐社会的建立与发展;四、一方面提高企业内部信息化和管理现代化水平,另一方面实现信息、交易、结算的无缝链接,大大增加企业供应链上下游伙伴之间的紧密度,提高中国企业的市场反应能力,加快资金周转速度,从而节约时间和成本。

增值税发票数据作为客观历史记录,真实记载了企业的纳税申报情况,同时也是商务过程的重要凭证。一旦企业内部或与税务机关发生了危害正常商事行为、干扰税收执法等活动,就会转化为电子证据,成为重要的涉税法律凭证。

在税局端,通过纳税申报电子化手段,开辟了网络交易税收管理的新途径,打破了税收征管的传统模式。在企业端,通过将进销项发票电子化的手段,也为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综合利用发票数据,攻克了关键的技术难关。所以,大力推广发票电子化的相关产品及应用系统,已经是市场、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