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羌人酋帅驼钮印

(2018-11-01 10:55:37)
标签:

家乡旅游

旅游

文化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甘肃省宕昌县化马乡(现宕昌县两河口镇化马村)出土一方曹魏时期《魏率善羌仟长》驼钮铜印【1】,现保存于甘肃省博物馆。在省博物馆我们亲眼目睹了仍在封存的《魏率善羌仟长》铜印,系在铜印上的绳索还未解开。印面边长2.2厘米,通高2.4厘米,标注出土地址是“宕昌县化马乡”。据实地考察,铜印原保存在化马村民张申才家中,被省博物馆专家调查时收购。该驼钮铜印,篆书阴刻,玲珑精美,凸显历史区域寓意它历经沧桑,带着久远的历史风韵,展现着宕昌羌人辉煌的历史画卷。

http://s1/mw690/003sdhMJzy7oQNFjX4kd0&690
                    http://s15/bmiddle/003sdhMJzy7oQNHaUpg3e&690

大约秦献公时,从河湟流域南迁的参狼羌定居宕昌。秦昭王二十七年(公元前280年) 先秦在宕昌设羌道。道的设置,具有划时代意义。一曰,宕昌参狼羌势力足以能够自己管理自己。二曰,对宕昌参狼羌的巩固和壮大起了推波助澜作用。三曰,宕昌由此脱颖而出,成为地方政权中心【2】。

东汉时,西部羌人频频起义,遭到朝廷残酷镇压,羌人势力大衰。但宕昌参狼羌仍盛势不减。汉朝廷施以怀柔安抚之策,为宕昌参狼羌最高首领封授印鉴,以利国安邦。

东汉末年,曹操挟天子令诸侯,领丞相之职,独霸北方。公元220年曹操逝世,其子曹丕受禅登基,建立魏国,称魏文帝。魏文帝曹丕,继承乃父曹操统一山河志向,平定边患,对氐、羌等外夷仍采取安抚修好之策,“以候君长之职,赐以印绶”,以固疆域。其间为宕昌羌君所辖化马羌豪赐予《魏率善羌仟长》驼钮铜印。

http://s2/mw690/003sdhMJzy7oQNQl7ah11&690
                                   图中绿点处即魏率善羌仟长铜印出土地点


原甘肃省博物馆资料信息中心主任、研究员陈炳应对该印鉴调查、鉴定证实:魏文帝建魏国后,恢复汉朝西域设置,仍置羌道。宕昌是魏国的边塞要地,地理位置极为重要,对羌人大小部落“赐以印绶”,以抗衡蜀国。蜀汉建兴六年(228),蜀丞相诸葛亮北上伐魏,遣陈式攻取武都、阴平后,蜀将姜维屡出兵陇上,以图中原,陇南则一度归属蜀国【3】。陇南便成为魏蜀争夺的战略前哨。

近年来在宕昌城关发现汉代《汉率善羌君》和曹魏时期《魏率善羌君》及《魏率善羌佰长》铜印,在宕昌县化马还出土了《魏率善羌仟长》印鉴,为研究宕昌羌人历史提供了重要史料,有极高历史和艺术价值。至少说明两点:其一,汉魏时期,宕昌羌豪称君,是宕昌羌人的最高首领。其二,“羌仟长”是仅次于羌君的地方部落首长。“羌仟长”下面还有“羌佰长”。东晋末年,宕昌羌帅梁勒建立羌人地方政权,称宕昌国,北魏承认其为附属国。宕昌国存在142年。宕昌国灭亡时,“获25王,拔76寨”。这里所指的王,就是宕昌国王授封的管理一方的部落羌王,部落羌王就是曹魏时期的“羌仟长”。寨,是宕昌国的军事要寨,一般设在宕昌国的边塞要地。化马近邻的石阏寨,就是化马部落羌王管辖的要寨。筑有城垣,设南北两个城门,明清仍有重兵把守,望敌楼和烽火台仍在。很显然,化马、石阏是“化马部落羌王”活动的中心之带【4】。

http://s5/mw690/003sdhMJzy7oQNZtW7O94&690
                                           石阏寨峭壁临空

明代初羌人亦然是化马、石阏一带的土民族。化马张、杨、李姓,石阏石、王、郝姓,皆是汉化之前的羌族。邻近尚未汉化的羌人统称羌番。洪武十四年(1381年) ,羌番屡为叛乱【5】。岷州卫遣游击韩文将军驻守石阏寨城。韩文,原为元朝西固千户,举众归附后,任西固守御千户,后晋职游击。韩将军厉兵秣马,重兵压境,并施以军屯、民屯扶民之策,促羌汉化。石阏有 “大阙”、“小阙”两大墓地,大阙墓地四亩,小阙墓地三亩。韩文将军离世后,安葬在大阙墓地,该地的韩姓人系韩文后裔。另一墓群称小阙,是石、王、郝等姓汉化民族的墓地。

化马、石阏羌人汉化后,羌人独特的民居建筑、民俗风情留下来不少。最显著的特征是羌楼:或为石板房,或为木板房,或为由石板房和木板房演进而来的“一把锁”式的四合院。楼下圈性畜,楼上住人,楼设平顶,为人们乘涼、聊天、吃饭,妇女们做针线活,孩子游戏、老人休歇的活动场地;在收割季节里,可在房上立桩绑架,架麦、打场、晒粮;最为特殊的习俗嗜好罐罐酒罐罐茶,醇香浓郁,一直延续至今;更有情趣的是大年三十晚上啃骨头,全家老幼欢聚一堂,啃啃渗香的骨头,喝喝醇香的罐罐酒,庆贺一年丰收;女人吹口弦,男人弹三弦,吹竹笛,是他们盛行不衰的娛乐形式。羌人信仰自然神灵,如天神、山神、水神、风神、火神、羊神、牛神和马神等。诸神中除火神以锅庄代表外,其余均以白石作为象征。相传石阏寨领,依宕昌羌国礼仪,择风水吉地,在石阏双棱干设祭祀台,祭祀天神、山神等诸神。祭祀台长30米,寬9米,今台垣、白石犹在,不减古风。

http://s5/mw690/003sdhMJzy7oQO4SSH294&690
     

             http://s5/bmiddle/003sdhMJzy7oQOb5o6o34&690

                                         羌人祭祀台遗迹
     

羌人所留丰富的古文化和遗迹,像历史的丰碑,留着羌人深深的眷恋,铭记着羌人久久的思念。

 备注:

   1】陈炳应、卢冬《古代民族》:“宕昌化马乡出土的《魏率善羌仟长》铜印(印面边长2.2厘米,通高2.4厘米,鸵钮)。”“为了处理好边远羌人关系,汉、魏、晋统治者曾给不少羌部的首领封王、封侯、封长,给予统率羌部和自治的权力,这对安抚羌部、安定西部社会有积极作用。”96页。

2】文丕谟《寻找宕昌羌人》:“秦人在宕昌设道,具有划时代意义。一曰,秦人认为,宕昌参狼羌势力足以能够自己管理自己。二曰,对宕昌参狼羌的巩固和壮大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三曰,宕昌由此脱颖而出,成为地方政权中心。

3】《舟曲县志》:“三国魏黄初中,魏以陇南为武都西部都尉置理,治所羌道县境。……蜀汉建兴六年(228),蜀丞相诸葛亮伐魏,遣陈式攻取武都、阴平,后诸葛亮、蜀将姜维屡出兵陇上,扩充势力,以图中原。舟曲西、南一度为蜀将姜维屯田的沓中地区。”63页。

4】文丕谟《话说化马羌寨》:“至少说明两点:其一,汉魏时期,宕昌羌豪称君,是宕昌羌人的最高首领。……很显然,化马、石阏是“化马部落羌王”活动的中心之带

5】文丕谟《陇南五千年》:“明朝建国初年,社会动蕩,羌番叛乱不止。阶、文千户张者发动阶、文驻军叛乱,遣宁正平羌将军讨之。汉中府沔县吏高福兴纠集民田九成、僧人李普治变乱,入徽州,烧徽州城,学正颜叔彬死于难。徽州“妖人” 作乱,长兴侯耿炳率兵平之。”381页。

 

 

陇南市检察院退休干部  石清泉  电话:13321395037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话说化马羌寨
后一篇:石阏寨碑记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