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头鹎(台湾称白头翁)在我家的花园筑巢

标签:
白头翁庭院生活城市小鸟休闲 |
分类: 健康与生活 |
在打扫庭院的落叶时,一支“怪怪”的鸟(带着白色帽子)伫立在门前的电线上叫个不停!
飞进又飞出的.....我赶快进入屋内,继多年前“绿绣眼”(另一种城市的鸟种)在我家筑巢,
原来现在这带着白色帽子“怪怪”的鸟,也在我家庭院里筑巢了!!
上网查了一些该鸟的资料,与大家分享!
1)我们家的“小树”
2)怕惊动它们,隔着纱窗拍照。
4)我把照片“放大”
5)嗯....鸟儿提高警觉中....哈哈哈!
白頭翁Chinese Bulbul
白頭翁和麻雀、綠繡眼合稱「城市三寶」,常成群出現在平原區灌木叢,
丘陵樹林地帶,以及校園,公園,庭院,行道中的各種高高的電線與樹上。
在住家庭院或是都會公園中,可以很容易地發現一種身子橄欖綠色的鳥:
牠們的頭頂上長著一塊白羽,加上臉頰上大片的黑毛,活像是個滿頭白髮的的大鬍子,
正因為這些外型上的特徵,我們稱呼這種鳥叫做「白頭翁」。
白頭翁在台灣西部平原至低海拔山區,是最常見的鳥種之一,
牠們多半棲息在市區公園、庭院、以及鄉間的樹林、農田、開墾地等環境中。
白頭翁的族群數量很多,連在人口稠密的都會區,也常可在行道樹上發現牠們的蹤跡。
除了夏天的繁殖期之外,白頭翁都是三五成群地活動,牠們跟麻雀一樣,
也是生來就非常活潑好動,整天在枝頭間跳來跳去的,彷彿體內有著無限的精力一般。
白頭翁的叫聲也是非常的清脆嘹亮,別看牠小小的身子,一但放開喉嚨唱將起來,
可是會讓躲在被窩裡貪眠的人們大嘆擾人清夢呢!
白頭翁的主要食物是植物的果實、種子和昆蟲。
尤其像是皮薄、味美又多汁的紅柿、木瓜、蕃石榴等水果,更是牠們菜單上的佳餚,
因此當這些水果將要收成的時候,往往會遭到白頭翁們的啄食。
怪不得許多果農們要對他們深惡痛絕了!
白头翁喜歡將巢築在相思樹或榕樹上,
在都市中常見以枯草或芒草穗築碗形巢於陽台花木、樹叢盆栽之中,
每年春天三月到五月是白頭翁的繁殖期,這段期間,
如果見到一隻白頭翁單獨站在突出的枝頭或是樹頂上高聲鳴叫,
過不了多久,另一隻白頭翁飛過來,兩隻鳥一唱一和,那多半就是牠們在互唱情歌了。
繁殖期每一對白頭翁會建立牠們的領域,其範圍面積小,巢通常築在離地面不高的雜木林或樹叢上,
雌、雄鳥共同育雛,通常一季繁殖1到2次,一窩產3到4枚蛋,繁殖季節幾全以昆蟲為食。
幼鳥需要經過大約兩個星期的孵化才能破殼而出,再經過大約兩個星期的餵食,就可以出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