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养汝窑开片--许德家的大小葵禅泡

(2014-03-24 13:12:15)
标签:

汝窑青瓷

养壶

许德家

莺歌

今古早

分类: 台湾人文

今年从台湾买了莺歌仿汝窑大师许德家的“大小葵禅泡”,试试看“汝窑开片”的乐趣!

1--大小葵禅泡

http://s14/bmiddle/003sbCC5ty6Hx8wCJB33d&690

http://s4/bmiddle/003sbCC5ty6HyzmQFzBa3&690
2--小葵杯

http://s4/bmiddle/003sbCC5ty6HyzqyIyn33&690
3--四方杯 

http://s6/bmiddle/003sbCC5ty6Hx8wp6aFa5&690

经过一个月喝茶的“养杯”效果呈现如下图:
http://s8/bmiddle/003sbCC5ty6Hx8xsL7p77&690

http://s16/bmiddle/003sbCC5ty6Hx8xF56f1f&690

http://s14/bmiddle/003sbCC5ty6Hx8y4uER1d&690

http://s8/bmiddle/003sbCC5ty6Hx8yghWTe7&690

http://s12/bmiddle/003sbCC5ty6Hx8yDbbt9b&690

 

http://s16/bmiddle/003sbCC5ty6Hx8yujIbef&690

【百度百科】汝窑开片是什么意思?怎么去养?

汝窑是最接近柴窑的颜色,柴窑为各窑之首。

柴窑的颜色就是“雨过天青云破处,者般颜色做将来”,即天青色吧。

而且天青色也更符合中国人清心淡欲的审美。但哪个颜色好看还是看个人喜好了。

 

柴窑,中国古代瓷窑。据记载创建于五代后周显德初年(954年)河南郑州(一说开封),为周世宗柴荣的御窑。柴窑至今未发现实物及窑址,不过有消息称“失传千年柴窑日本露面”。周世宗曾御定御窑瓷,“雨过天青云破处,者般颜色作将来”,据此推断,柴窑瓷应为天青釉瓷;柴窑和柴烧不同!柴窑是五代后周时期周世宗柴荣所创的窑!列为诸窑之冠!柴窑诸多传说和记载都离不开(格古要论)里这句:柴窑最贵,世不一见! 
  
汝窑是高温釉,要经过两次烧制,第一次是胎 之后上釉 烧制后方为成品。胎土和釉料在出窑时 都要收缩 而窑工们精确地计算出收缩差 从而形成开片,汝窑的片纹有很多种 冰裂纹 鱼子纹 蝉翼纹(又名蝇翅纹)等等 也有不开片的。

【开片本为瓷器釉面的一种自然开裂现象】

开裂的原因有两种:一是成型时坯泥沿一定方向延伸,影响了分子的排列;二是坯、釉膨胀系数不同,焙烧后冷却时釉层收缩率大。因此开裂原是瓷器烧制中的一个缺点;但人们掌握了开裂的规律而制出的开片釉(即裂纹釉),变成为瓷器的一种特殊装饰了。宋代的汝、官、哥窑都有这种产品。以宋代哥窑产品最为著名。开片又称冰裂纹,按颜色分有鳝血、金丝铁线、浅黄鱼子纹,按形状分有网形纹、梅花纹、细碎纹等。
  

【开片釉在制作上可分两大类】

一为填充型,在烧成的釉裂纹中填充煤烟等,纹路呈黑色;也可在裂纹中填充硫酸铜等着色剂,呈棕绿色纹路。另一类为覆盖型,在焙烧后的底釉上覆盖一层颜色釉,再次焙烧,呈现裂纹,露出底釉颜色。开片据裂纹稀密和图形不同分别称冰裂纹、鱼子纹、百圾碎、蟹爪纹、牛毛纹及鳝血纹等。 百圾碎为冰裂纹的一种,即裂纹釉中纹路繁密,开片较为细碎者。这个名称起于宋代之哥窑,景德镇窑仿哥窑之后,即一直沿用。
  

瓷器表面有纹路的,叫做“开片”。分为“大开片”、“小开片”。小片细碎的,叫“鱼子纹”;大片稀疏的,叫“牛毛纹”、“柳叶纹”、“蟹爪纹”,都是形容其形状的。瓷器的开片是收藏鉴赏者必须了解的一种知识。 造成瓷器开片的原因有两种。一种是人为的开片,一种是自然的开片。人为的开片,多属浆胎瓷器。所谓“浆胎”,是在制胚时,撷取浸泡过的精细瓷粉,澄清后融成泥浆,制成胚胎。人为的开片,在这些浆胎制作过程中,就配好了药料。人窑烧时,必使之开片,开大片或者开小片,都可以按照用不同的配料来实现。这样烧制出窑的瓷器,开片形似龟裂,开坼都在胚胎里面。

 

而自然的开片,则是瓷器历年既久,表面釉层渐渐内裂,或呈鱼子纹,或成牛毛纹。无论何种纹形,开坼都与胚胎无关,开片纹痕绝不会深入,而仅仅开在釉面上。所以凡是瓷器因年久自然开片者,其釉总似坼而未坼,在若隐若现之间。若为人工开片者,则在瓷胎上豁然显露。这是二者的根本区别。人为开片始于宋代哥窑,此后有仿制。哥窑是宋代处州(今浙江丽水)龙泉县人章氏兄弟中哥哥章生一开设的窑厂。哥窑瓷胎质细,性坚,体重,多断纹隐裂如鱼子,亦有大小碎块纹。

 

古瓷器上牛毛纹微带黄色鱼子纹的开片,既属自然的开片。自然开片的瓷器,据传见于北周柴世宗所创柴窑瓷器中,有一种豆绿色,釉中有细纹开片。北宋定窑瓷器乃古瓷中精丽之品,其中开片者,都是柳纹。南宋景德镇粉定,则有的开片,有的不开片。宋代平阳窑又称土定,其瓷多有蛇纹开片。宋代西安耀窑有一种细胎细釉带暗花者,釉极细而带有开片。不识者往往误认为定窑。这种耀窑瓷暗花开片与定窑瓷微有不同,非鉴定行家是辨识不出来的。宋代福建建窑瓷有一种白色颇似定窑,但无开片,是二者区别之处。清代郎窑产瓷有先后之分。

 

凡瓷器里外都有开片,底足有灯草旋纹,其色深红如凝牛血者,是先制之品。另一种绿郎窑瓷器,色深绿开片
可爱,满身细碎纹片。其实这是一种明代仿弟窑之品。至于郎窑这个瓷器,既受近世人重视,但却又被人误解。一般瓷器商人通称的郎窑瓷,其实乃是明代祭红之宝石釉,并非都是郎窑所制。而且还有瓷商误会郎窑是雍正乾隆时代供奉内廷的外国人郎世宁所督造。其实,郎世宁从未监督造瓷。真正的“郎”应是指郎廷极,他是康熙朝监督瓷业之官,时任江西巡抚,《陶录》、《茶余客话》等笔记书中俱见记录。

 

而瓷商口中的“郎窑”,其实是混淆了明清两代事实,且以讹传讹,相沿成习了。正是这种习俗和风气的变化,在瓷器赏鉴上,及瓷器价格变化方面也十分明显。最初,瓷器小而开大片,以及瓷器大而开小片者,在瓷市上都价值十分昂贵。而近世以来,瓷器鉴赏界则不看重哥窑的人工开片,而以郎窑的开片为贵重。但是概而言之,瓷器开片以手扪之感觉不到痕迹者更为可贵。

鉴定者必须要了解掌握:一般瓷器的开片形成有两种.一种是人为造出的开片,这类瓷器多属于"浆胎",在制作坯胎前人为的加入化学药剂,致使瓷器形成开片。这种人为的瓷器开片形如龟裂一般深至胎骨,也就是说这种开片在坯胎的里面形成,而自然的瓷器开片,是由于器物在时间长久后,在瓷器的釉层表面渐渐的开裂。一般开片状如鱼子纹、牛毛纹等状。在鉴别上要注意仔细观察区分。自然的开片纹痕不会深入到胎骨,仅在釉的表面形成开裂。

 

【汝窑茶具的养与藏】

**汝窑的养

1.把玩时应将汝窑内外洗净,避免有油污接触汝瓷;
2.使用时,可用养壶笔沾茶汁滋润汝窑表面,此后可欣赏汝瓷表面蝉翼纹之变化(长期使用的汝窑器,出现茶纹属正常现象,纹理更具古韵。);
3.使用汝窑器后,可将茶渣清除干净,用清水冲洗晾干;
4.汝窑在未使用时,可静置于干燥、清洁雅室之内。

 

**汝窑的藏

1.汝窑应选通风良好、干燥、清洁雅室之内摆置;
2.汝窑器经过细心的养护及把玩之后,会出现独一无二的灵性,其蝉翼纹的变化更是每件都不同,这也是就造成了世上独此一件的局面,实为收藏之佳品;
3.藏汝窑器不可长时间闲置,须于使用中,方可观赏其纹理与茶为一体的美学变化,有赏心悦目之功用;
4.藏者可用心去感受汝窑的文化精髓;化泥土为永恒,口味极致美学典范带来的喜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