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儿童气道异物急救

(2015-02-15 23:31:17)

    一般孩子在吸入异物后,因为人体咽喉反射会立即发生剧烈呛咳,一时面红耳赤,大口喘气,严重时不能发声,并有憋气、呼吸不畅等症状。随后,若异物附于气管壁,症状可暂时缓解;若异物小而光滑,则会随呼吸气流在气管内上下活动,患儿会在症状缓解后一段时间内仍有反复的咳嗽;若异物完全堵塞气道,空气无法进入肺内,肺内气体也无法排除,人很快会缺氧、昏迷,甚至呼吸和心跳停止。

    孩子吸入异物后的剧烈反应常常让家长惊慌无措,但是光着急是于事无补的,只会浪费最佳抢救时机。当家长发现孩子误吸了异物时,应该尽量冷静,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才能让孩子摆脱危险。

    首先,观察孩子有无呛咳、呼吸困难、嘴唇发紫、烦躁不安等表现。如有上述现象说明异物进入气管。此时,切勿采用传统的拍打孩子背部,或将手指伸进口腔咽喉去取物的办法,大量的研究已经证实这些方法不仅无效反而容易使异物更深入呼吸道。

    如果异物未引起孩子紧急缺氧,那么尽快带孩子赶到最近的医院或呼叫120,请求医生的帮助。有的孩子刚吞入异物时会咳嗽,但过一会儿适应了就不再咳嗽,家长看孩子好像无大碍就以为没什么事了,便放松了警惕,但事实上,如果孩子的喉咙里还有呼噜噜的声音,就说明异物仍卡在原处,仍有隐患,还是应尽快去医院处理。

    如果异物引起了憋气、烦躁、面色发绀等紧急缺氧的表现,家长应第一时间拨打120,在等待救援人员赶到的同时,只有一个办法能够尽可能地自救,这就是海姆立克急救法,这种方法在关键时刻常能救人一命。其原理是通过挤压腹腔,向上腹部施压,迫使上腹部下陷,造成膈肌突然上升,使胸腔压力骤然增加,胸腔(气管和肺)内的气体就会在压力的作用下自然地涌向气管,从而能帮助排出异物,恢复呼吸道的通畅。

 

异物吸入急救步骤:

1.观察孩子有无呛咳、呼吸困难、嘴唇发紫、烦躁不安等,忌拍打孩子背部,忌用手指伸入孩子口腔取物;

2.异物未引起孩子缺氧,尽快带孩子去医院或拨打120急救;

3.异物引起憋气、烦躁、面色发绀等缺氧表现,立即拨打120急救,同时采用海姆立克急救法。

 

    1岁以上孩子的急救手法:急救者站在或者跪在孩子身后,将双手环抱在孩子腰部,一手握拳,将握拳的拇指侧紧抵住孩子脐部以上、胸骨以下的腹部正中线上,另一只手握住握拳的手,向上快速按压孩子的腹部,反复快速按压,直至异物排出。

http://s7/mw690/003s4igRgy6Q0ovehdI16&690

http://s3/mw690/003s4igRgy6Q0ovJET882&690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海姆立克急救法不适用于1岁以内的婴儿,1岁以内婴儿的急救手法是“拍背压胸法”。  

    先拍背,将婴儿的身体伏在急救者的前臂上,头部朝下,急救者用手支撑婴儿的头部及颈部,用另一只手的掌根拍击婴儿背部和肩胛骨之间的区域,连续5次。

http://s1/mw690/003s4igRgy6Q0oAfNwk60&690

     然后压胸,将婴儿翻转过来,头仍朝下,急救者以两手的中指或食指,放在婴儿胸廓下和脐上的腹部,快速向上压迫,重复压迫5次,直至异物排出。如此反复,5次一交替直至异物冲出。

http://s8/mw690/003s4igRgy6Q0oCs5ufe7&690

    海姆立克急救法同样也不适用于失去反应的孩子,如果孩子完全无反应,已经失去心跳呼吸,则应该立即给予心肺复苏。

   “海姆立克急救法”是全球抢救异物误入气管患者的标准方法,被称为“生命的拥抱”。危急关头,正确使用“海姆立克急救法”就能拯救生命,无论你的工作多么繁忙,也无论你有多少个拖延的理由,不管是一个医生,还是一个普通的家长,都强烈建议一定要学会“海姆立克急救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