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谈谈医学的个体差异】

(2013-10-03 22:03:14)

经常在门诊听一些家长说起:那个谁谁家的女儿咳嗽吃了这个药就好了,我家儿子也去买来吃了,为什么效果不好?”“谁谁家的孩子拉肚子,吃了什么什么就好了,我家的怎么不奏效。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个体差异有关。

    药物反应的个体差异,是存在于正常和患病的人体中的一种普通的生物现象,如给予常用剂量时,多数人可产生预期的效用,但某些人却无效,甚至出现毒性反应,这种因人而异的反应即为个体差异。它主要是与药物代谢药效动力学的个体差异有关,而造成这一差异的因素很多。其中包括遗传、年龄、性别、疾病、合并用药以及环境和饮食等因素,特别是遗传在个体差异中具有决定性作用http://s2/mw690/bc89fb9dtx6D8N9nrsB91&690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同为一个“人”,虽然外观类似,内部各个系统的“配置”是完全不一样的。比如,免疫系统机体执行免疫应答及免疫功能的重要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组织免疫细胞免疫分子组成,是防卫病原体入侵最有效的武器,它能发现并清除异物、外来病原微生物等引起内环境波动的因素但其功能的亢进会对自身器官或组织产生伤害。每个人的免疫应答及系统功能是不一样的,所以相同的疾病表现在不同的人身上会出现个体差异。

举个例子,乐乐读小班的时候,班上27个小朋友,在相邻的两周内,有10个小朋友相继出现了典型的手足口病症状,有3个小朋友仅出现发热及口腔疱疹,另有14个密切接触的小朋友没有出现任何症状。再比如,“甲流”暴发的时候,有些人感染后仅出现轻微的咽痛、流涕症状,有些人却很快进展为呼吸衰竭。这就是“因人而异,个体差异”。

正因为疾病、药物反应均存在个体差异,才需要医生的存在。如果生病后,每人症状都一样,同样的症状服用同样的药物效果都一样,我看就不需要医生了,大家对照书本买药便是了。

正是因为疾病存在个体差异,所以医生看病的时候,不会说“绝对”的话,不是“留一手”,而是尊重客观事实,对患者的负责,对生命的敬畏。

正是因为每个人对药物产生的反应可能不一样,所以就可以理解为什么有人受用,有人不受用了。

了解了个体差异,希望大家不要再去盲目跟风自行下药。这里面有两层风险:同为感冒,症状可能不一样,该药对他的症,未必对你的症,同样的药物对同样的症状未必有同样预期的效果,需要专业的分析和判断。尤其是小宝宝,自行下药风险大,未必对症,反有副作用。

了解了个体差异,希望大家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别人感冒3天就好了,有些人需要10天才能恢复。为什么同样的病毒感染,有些人只是打个喷嚏,有些人却进展到肺部感染。http://s3/mw690/bc89fb9dtx6D8NaoqtAd2&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