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12/mw690/bc89fb9dgdc9565b86f6b&690
儿童哮喘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不仅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生活质量,而且给家庭带来了较为沉重的医疗负担。哮喘是一种气道炎症性疾病,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目前认为基因、环境、感染、神经因素以及个体免疫状态等均参与哮喘的发病。其中感染是引起哮喘发病的重要原因。研究已证实病毒、支原体、衣原体感染是引起哮喘发病的重要原因,而细菌感染和哮喘的关系还未明确。细菌感染是促进哮喘的发生还是对哮喘有预防作用,目前尚存在争议。
20世纪90年代末期有学者发现在婴幼儿时期的呼吸道感染,特别是细菌感染,可以阻止或保护宿主发展成特异性体质,认为在生命早期发生的细菌感染会降低哮喘等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经过发展形成了著名的“卫生假说”。有统计研究表明,农村地区的儿童,在农场生活的儿童哮喘的发病率往往比城市的孩子更低一些。这归功于农村的孩子更多机会接触一些病毒、细菌、寄生虫等微生物。幼儿时期感染某些细菌及传染病有助于建立完善的免疫系统。免疫过程教会我们的身体识别对身体有害的物质和无害的物质。从理论上来说,一定的细菌感染,可以让我们的免疫系统得到完善,不会对某些有害物质发生过强的免疫反应。http://s13/mw690/bc89fb9dgdc9566f1b1fc&690
但是,本世纪初有学者提出易呼吸道感染的儿童更容易患上过敏性疾病,并发现细菌感染可以导致哮喘的发病并可能会加重病情。
有研究表现婴儿咽部某些细菌的定植与3 岁以内儿童的持续性喘息、喘息的急性加重及因喘息住院率显著相关,比如肺炎链球菌、卡他莫拉菌、流感嗜血杆菌定植。还有研究表明金黄色葡萄球菌培养阳性的儿童的组胺释放更高,提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与过敏性疾病的发生相关,包括哮喘、湿疹等。肺炎链球菌侵袭性感染的患儿其患哮喘的几率明显高于未感染的儿童。http://s10/mw690/bc89fb9dg09dd60dbaa19&690
口咽部及下呼吸道微生物的定植或感染都会导致哮喘的发病,细菌与病毒一样,可以引起哮喘的发生并导致病情的恶化,细菌感染与哮喘的关系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