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珅真的有那么坏吗
(2015-11-25 18:57:13)
标签:
历史时评 |
分类: 艺术、书评 |
王刚演的惟妙惟肖的角色——和珅,电视剧中把和珅设计的很愚蠢,经常被刘罗郭和纪晓岚戏耍,而历史上真实的和珅不仅长得漂亮而且很有才学有权谋,不过有一点是他永远摆脱不掉的,那就是大奸臣大贪污犯。嘉庆把和珅扳倒以后查他的家产光白银就有八亿两,再加上其他珍稀古玩有十亿两往上,这是什么概念呢?那时候大清朝一年的全国财政收入也不过是白银七千万两,2001年的时候,美国人跟着起哄把和珅称作什么呢,称作“18世纪世界首富”,他超越了同时期的梅耶·罗斯柴尔德,就是说在乾隆年间全世界没有一个人比和珅有钱的,这说出来丢人——首富是大贪污犯,所以没什么好自豪的,那么和珅是怎么一步一步走上这条道的呢?
和珅出生于1750年。满洲正红旗人,出身满族贵族,3岁那年母亲死了,9岁那年父亲没了,所以在家族里他受兄弟排挤,小和珅就咬牙切齿的说我将来要出人头地,后来进入一个学校叫咸安宫官学,就是贵族学校当时他学习的时候跟其他孩子都不一样,贵族的孩子好多都不正经念书,和珅不是,他非常认真地读书。他不仅学问比较深,而且汉、满、蒙、回、藏族这些文字基本上都熟练掌握了,他在这个过程当中,特别注意学习什么呢?乾隆不是喜欢诗词歌赋嘛,他就找乾隆写的那些诗词,琢磨乾隆怎么想的,他想有朝一日,我要是能接近皇上这都是我晋升的台阶,那个时候和珅就开始琢磨溜须拍马的事儿了,他在这事儿上狠下功夫。
后来他被大学士英廉看上了,英廉有个孙女,他就把和珅招为孙女婿,和珅借着这个机会在朝廷里一点点发展,一开始他本来想走科举的老路,可是没考上,和珅想他家算八旗贵族,可以世袭一个官,于是在大学士英廉的活动下以文生员身份承袭三等轻车都尉,搁现在算是部队的一个小官,当这个官和珅不满足,后来宫里选侍卫,清朝的皇上不信任汉人,要求必须是满族人,和珅各个方面都具备条件,于是就把他选进去了,选进去了以后看他长得英俊,就又选到仪仗队去了,就这样他挤进这里,终于有接近皇上的机会了,有一天他跟乾隆出去,正好有大臣奏本,说有个地方仓库被盗了,乾隆爷很生气,就转了一句文: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钦?什么叫“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呢?读过论语的朋友都知道虎就是老虎,兕是犀牛,说这猛兽从洞穴里跑出来挺好的,古玩玉器放到匣里坏了是谁的过错呢?旁边站着的侍卫谁敢接话呀?再说侍卫都没读过书,也不知道这就是论语里的,和珅就接了一句“回万岁,言在柙而逸,在椟而毁,典守不得辞其过”。这句话也是论语。意思是看守东西的人逃不脱这个责任的,乾隆一听觉得很难得身边还有这么有学问的人,一问和珅的身世是八旗贵族子弟,就这样和珅得到了乾隆的赏识,平步青云,和珅26岁那年,乾隆提拔他为户部侍郎,军机大臣上行走,还担任总管内务府大臣。而且和珅这个平步青云跟别人不一样,别人升了官那其他官就不做了,和珅升了官,那另一个位子还占着,到34岁那年又当上了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监管户部,相当于现在组织部部长兼财政部部长,一个人有十几个头衔,这为他后来贪污做了非常好的铺垫。
后来他怎么当的办理理藩院尚书侍郎的呢?当时乾隆过70大寿,西藏来了一匹快马,代表的是班禅来给乾隆帝祝寿,上了一封书是藏文,谁也看不懂,和珅一看,说六世班禅要带着随从进京来给您祝寿,乾隆帝看这要没有和珅我这人丢大了,你想乾隆还不信任他吗?就连乾隆皇帝也在《平定廓尔喀十五功臣图赞》赞扬和珅说:“他于清文,汉文,蒙古,藏文博通大意”。所以说,但凡大奸大恶之人都有才华,没有一定的才华,是做不下那么大事的。
和珅执掌朝政20多年,他确实贪污受赂干了不少坏事,乾隆心里能没有数吗?有数,就是觉得身边离不开和珅。电视剧宰相刘罗锅里,和珅有句话说的很有道理,“忠臣难免一死,奸臣难逃一死,我不做忠臣也不做奸臣,我做弄臣,要皇上开心就得了。”这还真是和珅犯下那么大的事却在乾隆边上始终不倒的原因,我们说和珅造了不少孽,确实能耐也挺大,后来他怎么就倒了呢?其实和珅的靠山是乾隆,乾隆去世之日就是和珅的末日,嘉庆4年正月,太上皇乾隆驾崩,嘉庆皇帝宣布和珅的20条大罪,下令抄家,人称曰“和珅跌倒嘉庆吃饱”。和珅死的时候才50岁,你看乾隆一死嘉庆帝立刻处理和珅,可见嘉庆皇帝对和珅的厌恶。
当然也有人说乾隆也不糊涂,把和珅留给自己的儿子嘉庆,嘉庆上台通过扳倒和珅来获取民心,让满朝大臣都服他,同时和珅有钱扳倒之后和珅的钱充盈嘉庆的国库,给儿子解决了财政问题,有人说这是乾隆埋的伏笔。不管怎么说和珅做了20多年官,当朝第一大贪官,第一大奸臣是他摆脱不掉的帽子,也正是因为和珅没干多少好事,所以这民间就把他作为忠臣的对立面,把不少脏水都泼他身上了。
和珅出生于1750年。满洲正红旗人,出身满族贵族,3岁那年母亲死了,9岁那年父亲没了,所以在家族里他受兄弟排挤,小和珅就咬牙切齿的说我将来要出人头地,后来进入一个学校叫咸安宫官学,就是贵族学校当时他学习的时候跟其他孩子都不一样,贵族的孩子好多都不正经念书,和珅不是,他非常认真地读书。他不仅学问比较深,而且汉、满、蒙、回、藏族这些文字基本上都熟练掌握了,他在这个过程当中,特别注意学习什么呢?乾隆不是喜欢诗词歌赋嘛,他就找乾隆写的那些诗词,琢磨乾隆怎么想的,他想有朝一日,我要是能接近皇上这都是我晋升的台阶,那个时候和珅就开始琢磨溜须拍马的事儿了,他在这事儿上狠下功夫。
后来他被大学士英廉看上了,英廉有个孙女,他就把和珅招为孙女婿,和珅借着这个机会在朝廷里一点点发展,一开始他本来想走科举的老路,可是没考上,和珅想他家算八旗贵族,可以世袭一个官,于是在大学士英廉的活动下以文生员身份承袭三等轻车都尉,搁现在算是部队的一个小官,当这个官和珅不满足,后来宫里选侍卫,清朝的皇上不信任汉人,要求必须是满族人,和珅各个方面都具备条件,于是就把他选进去了,选进去了以后看他长得英俊,就又选到仪仗队去了,就这样他挤进这里,终于有接近皇上的机会了,有一天他跟乾隆出去,正好有大臣奏本,说有个地方仓库被盗了,乾隆爷很生气,就转了一句文: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钦?什么叫“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呢?读过论语的朋友都知道虎就是老虎,兕是犀牛,说这猛兽从洞穴里跑出来挺好的,古玩玉器放到匣里坏了是谁的过错呢?旁边站着的侍卫谁敢接话呀?再说侍卫都没读过书,也不知道这就是论语里的,和珅就接了一句“回万岁,言在柙而逸,在椟而毁,典守不得辞其过”。这句话也是论语。意思是看守东西的人逃不脱这个责任的,乾隆一听觉得很难得身边还有这么有学问的人,一问和珅的身世是八旗贵族子弟,就这样和珅得到了乾隆的赏识,平步青云,和珅26岁那年,乾隆提拔他为户部侍郎,军机大臣上行走,还担任总管内务府大臣。而且和珅这个平步青云跟别人不一样,别人升了官那其他官就不做了,和珅升了官,那另一个位子还占着,到34岁那年又当上了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监管户部,相当于现在组织部部长兼财政部部长,一个人有十几个头衔,这为他后来贪污做了非常好的铺垫。
后来他怎么当的办理理藩院尚书侍郎的呢?当时乾隆过70大寿,西藏来了一匹快马,代表的是班禅来给乾隆帝祝寿,上了一封书是藏文,谁也看不懂,和珅一看,说六世班禅要带着随从进京来给您祝寿,乾隆帝看这要没有和珅我这人丢大了,你想乾隆还不信任他吗?就连乾隆皇帝也在《平定廓尔喀十五功臣图赞》赞扬和珅说:“他于清文,汉文,蒙古,藏文博通大意”。所以说,但凡大奸大恶之人都有才华,没有一定的才华,是做不下那么大事的。
和珅执掌朝政20多年,他确实贪污受赂干了不少坏事,乾隆心里能没有数吗?有数,就是觉得身边离不开和珅。电视剧宰相刘罗锅里,和珅有句话说的很有道理,“忠臣难免一死,奸臣难逃一死,我不做忠臣也不做奸臣,我做弄臣,要皇上开心就得了。”这还真是和珅犯下那么大的事却在乾隆边上始终不倒的原因,我们说和珅造了不少孽,确实能耐也挺大,后来他怎么就倒了呢?其实和珅的靠山是乾隆,乾隆去世之日就是和珅的末日,嘉庆4年正月,太上皇乾隆驾崩,嘉庆皇帝宣布和珅的20条大罪,下令抄家,人称曰“和珅跌倒嘉庆吃饱”。和珅死的时候才50岁,你看乾隆一死嘉庆帝立刻处理和珅,可见嘉庆皇帝对和珅的厌恶。
当然也有人说乾隆也不糊涂,把和珅留给自己的儿子嘉庆,嘉庆上台通过扳倒和珅来获取民心,让满朝大臣都服他,同时和珅有钱扳倒之后和珅的钱充盈嘉庆的国库,给儿子解决了财政问题,有人说这是乾隆埋的伏笔。不管怎么说和珅做了20多年官,当朝第一大贪官,第一大奸臣是他摆脱不掉的帽子,也正是因为和珅没干多少好事,所以这民间就把他作为忠臣的对立面,把不少脏水都泼他身上了。
后一篇:女人没变化,男人便善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