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蕾蕾妈
蕾蕾妈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79
  • 关注人气: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数比较大小说课稿

(2017-04-11 14:32:43)

小数的大小比较说课稿

一、说教材

小数的大小的比较是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八册第四单元第二小节的内容。学生在三年级下册已经学习了“简单的小数大小比较”,那时比较一、两位简单的小数大小,一般不得脱离现实情景和具体的量来抽象地比较小数大小的,且小数部分仅限于两位小数。而本节课是在此基础上深入探究小数的大小比较方法,不仅不受小数位数的限制,而且还要求学生渐渐脱离具体内容采用不同的策略来比较小数的大小。教材中安排了一个“给跳远的成绩排名次”的情境,结合生活经验比较小数的大小,并得出小数大小比较的一般方法。但是同整数的大小比较相比,本节课的知识很容易会产生“位数多的小数就大”的负迁移影响,所以如何恰当处理好小数同整数的大小比较关系,是本节课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鉴于以上的分析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小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从最高位比起,各个数位上的数依次比较。)

2、能正确比较几个小数大小。

3、进一步体会数学和生活的联系,渗透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的思想。通过多样化的探究材料,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探究并概括小数大小比较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有效地协调好同整数大小比较的关系。

二、说教法、学法

   情境教学,在复习,例题练习的教学中创设符合学生生活情境,引导学生投入到学习当中。

   采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学生们经通过猜想、验证、观察、比较交流和概括等学习活动,自主探索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

三、说教学过程

本节教学共分三个环节进行:①创设情境,复习旧知识引出整数大小的比较方法;②在实例中学习小数大小比较方法;③巩固练习。

一、引入

1.复习旧知。

前两天老师到商店逛了逛,带来了一些信息,我们一起来看看好吗?(课件出示)

海尔冰箱 895    美的冰箱 1199   容声冰箱 1725

同学们选择谁贵谁便宜?

学生完成后,共同说一说,比较整数大小的方法是什么。

师生交流后,总结整数的比较方法:

如果位数不同,那么位数多的数大;如果位数相同,从最高位比起,相同数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

2.揭示课题。

我们已经复习了整数的大小比较方法,小数该如何比较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小数的大小比较)

【设计意图:创设有趣味性的问题情境,抓住新旧知之间的联结点,将整数的大小比较和小数的大小比较进行有机的衔接,明确了探究方向,也激发了学生的探知欲望。】

二、探究新知

学习例4

    1、现在老师再带大家到跳远场地去看看,出示:例4

2、这四名同学的成绩是整数还是小数?这四个数有什么特点?﹙都是两位小数﹚

3老师想让同学们给这四名同学排排名次。该咋样排呢?

首先,能确定的是什么?(小明是第一名,因为他的整数部分是3)那么,2.84,2.88,2.93又谁大谁小呢?请大家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比较,看谁的方法多?(小组交流,汇报比较方法)

预设:

A、一位一位地比,从整数部分比起。

B、从小数单位比。2.84里面有2840.012.88里面有2880.012.93里有2930.01,所以2.93大于2.88大于2.84

C、把米转化为厘米。2.84=284厘米,2.88=288厘米。2.93=293厘米。所以2.93大于2.88大于2.84

    D、转化为分数。2.84=284/1002.88=288/1002.94=294/100。……

4、排出名次 第一名  第二名  第三名  第四名

                3.05 2.932.882.84

                小明    小军     小莉   小红

    5反馈后提问:这么多方法中,你最喜欢哪种方法?

    6、小结:比较小数的大小,先比整数部分,若整数部分相同,再比十分位,……(板书)

7、比较:小数的大小比较跟整数的大小比较有什么区别吗?

【设计意图:探究新知,通过2.932.842.88的大小比较,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合作交流,使学生体验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让学生经历了“从原来单一的结合具体内容”拓展到“从数位比、从小数单位比、从分数比、从具体单位比等不同策略” 来比较小数大小的过程, 使学生从多角度多侧面地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在整个过程中,遵循“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原则,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自我感悟和自我展示的空间。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使学生获得积极地、深层次体验的教学,有效地促使目标的达成。】

    三、巩固练习

﹙一﹚基本技能训练

1在○里填上。第25

3.14 4.13  5.1925.129  12.00112.01

0.473 0.46   10.34710.343   7.2818.001

2老师也来说一个小数,看你们能不能说出其他的小数。

A、能说出比2.8大的小数吗?能说几个?(无数个)

B、能说出比2.5小的小数吗?能说几个?(无数个)

C、能说出既比2.4大又比2.5小的小数吗?能说几个?(无数个)

D、能说出既比2.4大又比2.5小的两位小数吗?能说几个?(9个,从2.412.49

3举例:同桌悄悄地写一个小数,然后一起来比较一下大小。比较后提问

A、要想写一个较大的小数,你应该怎样考虑?

B、要想写一个较小的小数,你又应当怎样考虑?

【设计意图:从学生身边的事物中找课堂中鲜活的教学资源,是学生最喜闻乐见的,也是课标提出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理念。通过同桌互动比较、师生互动交流比较等活动,验证了自主探究出来的比较方法,也向学生传递了学习数学的常规方法。从师生互动的活动中,不仅巩固了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而且还渗透了从无限到有限的极限思想,引导学生把握解决问题的有序性思考。】

4、呈现60米赛跑成绩记录单:

小军:9.89    小明:10.08   小红:10.1    小强:9.88

能给他们从快到慢排排名次吗?把你的理由写出来。

选择,展示。提问:为什么数字小的反而是第一名了呢?

结合跳远成绩单,引出:看来具体的问题一定要具体分析,这样的例子生活中还有吗?

【设计意图:从一组看似平常的变式练习题中,自发地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反思错误中体验到“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将数学知识跟生活实际有效地联系起来,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并将新知识的内涵进一步落实,使它的外延再次深化与拓展。】

5、下面的小数各在哪两个相邻的整数之间?

□<1.8<□   □>23.47>□   □>70.02>□

6、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70>□>69              3.01>□>2.99

   (二)开放练习:

1、出示跳远成绩单。

老师这里有一张从我们校运动会上带来的跳远成绩记录单,很遗憾,不完整,但根据里面的信息,你能确定什么吗?

A3.05     B2.84    C2.8

【设计意图:立足于学生的学习起点,将教材中的例题进行有效的加工和重组,使静态的文本信息变成可操作性的动态式探究材料,使封闭单一的思维方式变得开放、发散,搭建一个有效学习的平台,拓宽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渠道,使探究活动变得更加自主、有效,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动态生成和意义建构。】

2、学生反馈:A跳得最远。

3、你是怎么比较出来的?

小结:从比较小数的整数部分比较出第一名。(板书:整数部分大的小数就大)

那么第二名又是谁呢?(引发学生的猜测)

4、假如C是第二名,□里会是几?(预设:□里会填89

5、那C如果是第三名,你又会有哪些想法?(□里填07

(三)组数游戏,用数字卡片023和小数点,能够组成多少个不同的小数?能按一定的顺序排列吗?

【设计意图:提供开放式的练习材料,既夯实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有效地深化了知识,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这样的练习设计,使知识得以应用,方法得以提炼,创新思维也得以诱发,凸显了练习的深度,同时也很好地培养了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教学过程中,我力求体现以下几点。

一、从生活出发,让学生感受数学与实际的联系。

我借助教科书上提供的资源,应用现代教育手段,给学生创设了四名小朋友进行跳远比赛的动态画面的活动情境,并让学生根据跳远的成绩排列名次。自然而然的引出新课,使学生感到小数和我们的生活有密切的联系,它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二、给学生提供充分发挥的空间。

这节内容与前面所学的整数大小的比较有内在联系。我充分利用这些有利的条件,给学生创设自主探索的空间。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小数的大小比较进行尝试,激发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发挥积极的迁移作用。在探索中,开展小组讨论,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见解。如:“位数多的小数一定比位数少的小数大”这句话对吗?我鼓励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并大胆地与同伴进行合作交流,使问题得到解决。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

三、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乐于学习。

整节课我努力使自己成为学生中的一员,以一个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的身份与学生共同学习,使学生感到亲切、轻松、能主动的学习。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虽然也掌握了小数的大小比较方法,但我总觉得本节课我上得不够成功,现代的教育理念是:知识并不能简单的由教师或其他人传授给学生,而是由学生依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加以“构建”。许多地方不够大胆放手,怕学生回答不出来,总是“牵“着学生走。例如归纳“小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时,我应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式子,去发现,自己归纳方法,不要每步都启发学生,这样学生学习主体性就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同时,也希望各位专家给予指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