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4-29走进河北霸州胜芳镇

标签:
旅游霸州王家大院胜芳胜芳博物馆 |
分类: 旅游 |
五一节的前一周,妈想在节日里在天津周边短程转转。爸建议去胜芳,当天去当天回,不累。妈同意了。我很荣幸能陪玩、陪护、陪吃。我们三人在29日8时许就到了霸州胜芳镇,开始了游玩。
胜芳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720年一403年,至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几乎与华夏文明史一脉相承,原属文安县古八景之首。胜芳镇历史悠久,始建于春秋末期,是历史上中国北方著名的水旱码头,风景秀丽,文化底蕴丰厚,有“南有苏杭,北有胜芳”的说法。
胜芳始建于春秋末期(燕平公时期)。因胜芳地处河堤汇合之处的堤头而得名——堤头村,属燕国领地。这是关于胜芳村名的最早传说。
历经隋、唐、宋、元等朝代,虽战争频频爆发,不断改朝换代。但胜芳人民依托自然优势,充分发挥创造力,辛勤耕耘,将胜芳逐步建设成区域性的中心村镇。
北宋仁宗年间(约公元1060年),苏东坡之父苏洵在文安县任主簿期间,将南方种植水稻、莲藕的技术传人东淀渭城。经多年的精心培育与督导,渭城的广阔水域呈现一派芦稻相映,菱荷飘香,鱼、虾、蟹、藕丰收的景象。
明朝永乐年间,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为改变京畿荒芜萧瑟景况,从江浙、山东、山西等地移来众多居民及军人家属留于京都周边安家落户。当时一大批功绩显赫的朝廷官员及家属被安置到胜芳居住,并分封给他们大量土地。致使胜芳原有村落得以扩展,规模扩大,人户剧增。此后,随着人口繁衍,自然环境的变化,胜芳发展成一座大型集镇,著名的商埠。尤其到清朝鼎盛时期的乾隆年间,胜芳已成为管辖七千多户,两万多人口,行业齐全,店铺林立,商贾云集的商贸中心,素有小天津卫之称。
随着岁月的流逝,历史的变迁,胜芳在区域性范围内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有关胜芳的行政体制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时升时降。1945年和1948年两次建立胜芳市;1949年到1954年为县级镇;1954年到1961年划归霸县;1961年到1963年上半年再次建立县级镇隶属天津地区;1963年下半年省政府决定胜芳镇再次划归霸县,但县级镇机构暂时不撤,正常办公。至1965年8月“四清”后才正式撤销县级镇机构,将胜芳镇分设为胜芳、石沟、王庄子三个公社。
胜芳王家大院,始建于清光绪六年(1880年),原名“师竹堂”,是“胜芳八大家”之一的王家所建的豪宅,位于胜芳镇中山大街,原户主王子坚。宅院分四个小院,集欧洲式、非洲式、中国传统清式等建筑风格于一身。大院从设计到施工都是从天津请来的工程技术人员,传说耗资白银三万两。现存的西北、东北两个建筑保存基本完好
师竹堂的主人名王子竖,发家时间为公元1870年,家产富足,但王子竖却是个不读诗书的俗人,性情嗜好享乐,生活极为奢华,耗费巨资兴建了这座中西合璧的豪宅。
胜芳戏楼,即“九成楼”,约建于清乾隆年间,咸丰年间重修。戏楼座南朝北,清制大式建筑结构,歇山大屋顶,屋顶四角有跑兽,左右前檐习翅为翼,东西檐上刻有十尊栩栩如生的鸟兽造型,两边檐角各悬一铜铃,正面两根明柱支撑,檐板绘以花纹图案,画工精细。戏台高二米,周围镶以汉白玉条石,中间以木制屏风分割前后台。木屏两侧设“出将”、“入相”二门。戏楼正中悬以竖匾,上书“九成楼”楷体大字,为清代刘标所书。“九成”者,谓之“九重”极言其高。
戏楼台正中,悬有一块横匾,上书“动?天倪”四字,传说为清代纪虚中为表达对贪官污吏的愤恨所书,把“官”字去掉宝盖,用以古体“?”来代替,纪因此获罪。
戏楼1963年文革期间被拆除,70年代的时候国外友人将其先辈在戏楼演出的照片寄给了胜芳镇政府,政府依照照片又重建了戏楼。
王家大院的西北院落外貌,是传统的清式建筑,现改为进入王家大院的主入口。
http://s6/mw690/003rWH7Lzy7k4vfFonHe5&690
http://s15/mw690/003rWH7Lzy7k4vfTkh8ce&690
王家大院可以免费参观,但我们这次来,能进院子,但各屋不开放。我们隔着窗口往内张望了下,简单看看。院落很小,一会儿就转了一圈。然后,从王家大字出来,我们又去街对过的胜芳博物馆。
http://s7/mw690/003rWH7Lzy7k4vfVBdA26&690
胜芳博物馆位于胜芳古镇中山大街,原为中苏友好文化宫,1958年为纪念中苏友好建造。博物馆西为王家大院,东临胜芳河通济桥,是集中展示胜芳昔日风采的地方。
http://s9/mw690/003rWH7Lzy7k4vBXHdK98&690
博物馆一层布展面积800平米,大型的水乡古镇沙盘陈设其中,古老的商业文化、古镇依水而居的建筑形格,配合水乡美丽的外景,烘托出一幅立体且充满活力的“清明上河图”。
http://s2/mw690/003rWH7Lzy7k4ztQFvH21&690
http://s8/mw690/003rWH7Lzy7k4vg86pN37&690
http://s11/mw690/003rWH7Lzy7k4vg9uLUea&690
http://s1/mw690/003rWH7Lzy7k4vgrPSU60&690
渔民在长期的劳动生产实践中,发明创造了捕鱼工具,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网,二是钩。但在实际捕鱼中,其工具多达几十种。胜芳渔民在捕鱼捉蟹时常使用下箔滤、打箔杖、坎网仗、拉大绠、下螃蟹篓和踩螃蟹等。渔民有句顺口溜:“勤罾,懒网,自在箔。”
箔,音同波,竹帘子;捕鱼的器具,多用竹制成。
罾,音同增,一种用木棍或竹竿做支架的方形鱼网。
http://s13/mw690/003rWH7Lzy7k4vmctTC0c&690
http://s9/mw690/003rWH7Lzy7k4vmucOY18&690
http://s1/mw690/003rWH7Lzy7k4vmiWL640&690
http://s4/mw690/003rWH7Lzy7k4vmnVzd33&690
博物馆二层布展面积700多平米,通过“古镇一条街”的形式展示当年胜芳林立的店铺、繁华的市景和多元的贸易文化,以及街镇的民风、民俗、民情。通过雕塑复原、场景再现、照片、实物和影像形式,力求多角度、全方位地表现昔日古镇胜芳的繁华场面。
http://s2/mw690/003rWH7Lzy7k4vmp2eJ51&690
http://s11/mw690/003rWH7Lzy7k4vmGFXc2a&690
http://s5/mw690/003rWH7Lzy7k4vmvcuo14&690
http://s6/mw690/003rWH7Lzy7k4vmMJal35&690
http://s3/mw690/003rWH7Lzy7k4vmB6hQc2&690
http://s11/mw690/003rWH7Lzy7k4vmCdaq0a&690
http://s8/mw690/003rWH7Lzy7k4vmSOvt37&690
http://s9/mw690/003rWH7Lzy7k4vmucOY18&690
http://s1/mw690/003rWH7Lzy7k4vmiWL640&690
http://s4/mw690/003rWH7Lzy7k4vmnVzd33&690
博物馆二层布展面积700多平米,通过“古镇一条街”的形式展示当年胜芳林立的店铺、繁华的市景和多元的贸易文化,以及街镇的民风、民俗、民情。通过雕塑复原、场景再现、照片、实物和影像形式,力求多角度、全方位地表现昔日古镇胜芳的繁华场面。
http://s2/mw690/003rWH7Lzy7k4vmp2eJ51&690
http://s11/mw690/003rWH7Lzy7k4vmGFXc2a&690
http://s5/mw690/003rWH7Lzy7k4vmvcuo14&690
http://s6/mw690/003rWH7Lzy7k4vmMJal35&690
清末民初,镇上著名的土财主号称胜芳“八大家”,即吉庆堂蔡家、留耕堂王家、承启堂王家、师竹堂王家、笃庆堂杨家、敬胜堂王家、聚兴堂张家、清太堂牛家。这些商号几乎同时发迹于第一次鸦片战争前后,它们囊括了钱粮、绸缎、医药、餐饮诸业。
发达的商业催生出钱庄、票号之类的民间银行。胜芳蔡家,早在乾隆年间就挂起了“立祥号”钱庄的招牌。道光年间,万盛、广义等钱庄也纷纷成立。民国初年,蒋介石的姻亲“哈哈孔(孔祥熙)”还特地从山西老家派来了“天成银号”。百年前,壳牌石油、美洲烟草、东洋肥田粉和法国化妆品就已在古镇街头亮相。
http://s3/mw690/003rWH7Lzy7k4vmB6hQc2&690
http://s11/mw690/003rWH7Lzy7k4vmCdaq0a&690
http://s8/mw690/003rWH7Lzy7k4vmSOvt37&690
12时许,我们来到北辰区宜白路,在一家清真肉饼小铺吃饭。饭后,妈在车上休息(主要担心交警开罚单),我和爸步行去普济河道花鸟鱼虫市场看锦鲤。
看完锦鲤,13时许,我送爸妈回家。至此,当日游玩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