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7-04-29走进承德避暑山庄

(2017-05-22 18:45:53)
标签:

旅游

承德

避暑山庄

烟波致爽

小布达拉宫

分类: 旅游
五一节前,姐和爸妈商量,想组织一次五一节承德避暑山庄自驾游,爸妈很高兴地同意了。接下来,姐开始做准备工作,包括查路线、订宾馆、查美食......一晃儿就到了出发的时间4月29日,爸妈姐一行开始了承德之旅。

行程路线:
4月29日(第一天)

6:30,姐带着女儿莹莹,接上爸妈,开始驾车出发。上高速,预计中午能到达目的地。
行至遵化段,开始堵车,走走停停。
中午行至遵化县半壁山镇,饭点儿,找个兰州拉面馆吃面。人热情,面好吃,价便宜,满意。饭后,接着走。
14:00,终于进入承德市。啊,真是个山清水秀的所在,连空气中都带着轻香味儿。

中原龙山文化时期,承德一带早在就有人类活动遗迹。
殷周时期,这里是山戌、东胡少数民族活动的区域,是燕侯的势力范围。
战国时代,承德一带隶属于燕国设置的渔阳右北闰、辽西三郡。
秦汉以后,历代的中央政权都曾在此设置过行政管理机构。在漫长的历史中,这里的汉、匈奴、乌桓、鲜卑、库莫奚、契丹、突厥、蒙古等各民族的经济文化得到进一步发展。
元朝、明朝时期属北平(今北京)府,为喀喇沁、翁牛特、察哈尔等蒙古族的游牧地。
清朝初年,承德始终是一个小村落。
清朝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清廷在此修建行宫,人口与日俱增。
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热河行宫开始使用,标志着热河进入了发展期。
康熙五十年(1711年),承德工商业随之高速发展。
雍正十一年(1733年),胤祯取承受先祖德泽之义,罢热河厅设承德直隶州,此是“承德”名称的始源。 
乾隆六年,弘历开始幸避暑山庄,承德开始进入繁荣期,有塞外京都之称。当时清帝每年几乎有半年时间来此避暑和处理朝政,接见少数民族王公及外国使节。
民国三年(1914年),设热河特别区,民国十七年(1929年)改建热河省,承德为热河省省会。
1933年,承德被日寇侵占,成立伪满洲特别行政区。
1945年解放,9月筹建承德市人民政府,11月正式成立。
1946年8月,国民党军队占领承德。
1948年,承德市再次获得解放,隶属热河省管辖,为热河省省会。
1955年,热河省建制撤销,承德市划归河北省。
1984年1月,承德市改为省辖市。


承德避暑山庄,世界文化遗产,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四大名园之一,始建于1703年,历经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耗时89年建成。避暑山庄以朴素淡雅的山村野趣为格调,取自然山水之本色,吸收江南塞北之风光,成为中国现存占地最大的古代帝王宫苑。

1961年3月4日,避暑山庄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同时公布的颐和园、拙政园、留园并称为中国四大名园,1994年12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http://s3/mw690/003rWH7Lzy7bgVGI8Yq62&690

一路奔波,终于到达姐预定的宾馆-蒙古包度假村。这个度假村就在避暑山庄景区内,距离各大景点都近,当然了,价格也非常昂贵。为了让爸妈住得舒服些,行走的距离短些,姐特意将住宿地定在这个地方。

http://s15/mw690/003rWH7Lzy7bgVGK6621e&690

大家安顿下来后,一看离休息的时间还早,决定下午去小布达拉宫转转。小布达拉宫是老妈本次来承德旅游的重点关注景点之一,另一个关注景区是烟波至爽殿。前者是老妈二十多年前去过拉萨的布达拉宫,想比较一下这两个大小藏式宫殿的不同。后者是老妈看过电影垂帘听政,刘晓庆演慈禧,梁家辉演咸丰的那一版,这么说吧,老妈就想看看烟波致爽殿西暖阁里咸丰死时躺的那张龙床。当然了,其他的景观,老妈也想欣赏一下。这里强调一点,老妈的意见是全家人必须坚决贯彻的。

http://s12/mw690/003rWH7Lzy7bgVGLUIb1b&690

小布达拉宫,普陀宗乘之庙的别称,是仿西藏拉萨布达拉宫修建的,“普陀宗乘”是藏语“布达拉”的汉译。

乾隆三十六年,为乾隆帝六十寿辰和皇太后八十寿辰之年,边疆各少数民族的首领都要集承德,举行盛大的庆寿活动,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全国民族大团结的局面。为了敬重各族信仰,团结各族人民,乾隆帝御旨建造这座大型寺院。

当时,边疆各少数民族大都尊崇藏传佛教。拉萨布达拉宫是藏传佛教的一个中心。而藏传佛教宣称布达拉宫为观世音菩萨的道场。观世音菩萨的道场据说有三处:一在印度,一在西藏,一在南海(浙江普陀山)。乾隆帝认为,观音发祥于印度,然后先到西藏为本土,所以在承建观音道场便"仿西藏,非仿南海"。普陀宗乘之庙是在汉族传统建筑的基础上融合藏族建筑特点建造的,它是汉藏建筑世术交融的典范。
 
避暑山庄外有八庙,俗称“外八庙”。乾隆曾讲过“盖一座庙,胜过十万大军”,这话有一定的道理,但根子上是清朝自建国起,经过一连串的又拉又打又吓唬,那时外虏已经全怕了,而且是老鹰变夜猫子,一代不如一代。外虏大棒打完了,小萝卜一亮,外虏只能俯首称臣,羞羞达达地上门作客,大家一起陪着清帝拜佛祈福凑趣儿,这与是否建嘛喇庙无关,只与实力武力有关。也象现代的“买一套房,胜过千言蜜语”一样,男人没实力,哪个女人陪他玩拜堂游戏。

http://s15/mw690/003rWH7Lzy7bgVGNEE6ce&690

大家从蒙古包出来,兴头头来到小布达拉宫的山门。山门南向,由藏式城台及汉式庑殿组成。

http://s9/mw690/003rWH7Lzy7bgVGPnpS08&690

大家穿过山门、碑亭,就看到五塔门。五塔门,三拱门白台形制,实壁盲窗,上砌女儿墙,白台上立五塔,从东往西分别为黑、白、黄、绿、红五色,每色代表一个体教教派。清代尊黄教为国教,故黄色居中。

http://s3/mw690/003rWH7Lzy7bgVJ5y4qa2&690

大家继续向里走,穿过五塔门后,就看到了琉璃牌坊。琉璃牌坊,三间四柱七楼形制,中楼前额“普门应现”,意观音显现普度众生之门。后额“莲界庄严”,意为观音道场。

明、清两代起为突出皇家的显贵,完全用华丽的琉璃建造出整体的牌坊。因其厚重的造型,最适合建筑在庄严肃穆的庙宇前面。在众多的牌楼中,琉璃牌楼造价最高,全国有数的几座琉璃牌楼除避暑山庄“外八庙”小布达拉宫和须弥福寿之庙的两座外,大都集中在皇都北京。

http://s10/mw690/003rWH7Lzy7bgVJ7v3b39&690

终于行至大红台前,来,姥姥和外孙女合影一下。大红台,位普陀宗乘之庙内最后,位置最高。

http://s14/mw690/003rWH7Lzy7bgVJ8WkJdd&690

进了大红台就开始了爬台阶。姐和莹莹两人一左一右,搀着老妈攀登,老爸拿着相机全程拍照。终于,大家登到群楼顶层,完整地看到万法归一殿的全貌。
 
记得十几年前我率团员来这里旅游的时候,听导游介绍,万法归一殿在日本占领期间被鬼子破坏过,一帮鬼子拿着刺刀爬到顶上刮黄金。导游还指给我看顶上受损的地方。当时我特别气愤,一是心疼国家珍宝受损,一是大骂观世音欺软怕硬,鬼子都上门踢馆,踩到头上剃头了,观世音还忍着不用雷劈他们,反而缩在天上不闻不问。从那一刻起,我就彻底无神论了。欣赏古庙宇建筑和鄙视满天神佛及其人间信徒,这两者本应冲突的观念,在我头脑里实现了和谐的统一。

万法归一殿,是小布达拉宫的主殿,位于大红台中心,宝顶呈法铃状。殿顶用头等金叶14000余两。殿四周有三层群楼环绕,每层44间。群楼现存外墙的复建工作,正抓紧进行。该殿是供清帝和各少数民族上层人物顶礼膜拜的地方。

万法归一殿,隐于大红台群楼之中,殿顶高出群楼,金光闪烁。底部因三层群楼合围,影调阴暗,光照对比鲜明,造成了宗教森严肃穆的气氛,是内地宗教建筑的瑰宝。

万法归一殿是全庙举行集会和庆典活动的场所,每年七月十一日在殿内举行佛教学位考试。腊月二十七、正月十四在此举办送崇活动,全体喇嘛在此念经,驱除妖魔祈求太平。

http://s2/mw690/003rWH7Lzy7bgVJaX9T31&690

全家人在大红台群楼顶上合影留念。后面远处是棒槌山。

http://s3/mw690/003rWH7Lzy7bgVJcCbw32&690

从大红台上远眺山门。

http://s12/mw690/003rWH7Lzy7bgVJdXh9db&690

http://s5/mw690/003rWH7Lzy7bgVJfY8Yd4&690

在大红台御座楼前小广场上,老爸拍到这一滑稽的场景:一个女子打扮的明代才子坐在清代御座上,正在接受一个清代小宫女的伺候,就象侯宝林的相声关公战秦琼。旅游点的商家是都不容易,但得有点历史常识吧,行,清代小宫女站在这里还算应景,但一个与清代有亡国之恨的以骨气著称的明代中期江南读书人坐在这里,那就白日见鬼了,商女不知亡国恨哪。


这位清代皇后正在玩手机呢。


http://s10/mw690/003rWH7Lzy7bgVLOEgV79&690

御座楼,仿拉萨不达拉宫东侧东阳厦而建。一听名字就知道,它就专门给皇帝休息而准备的地方。

http://s8/mw690/003rWH7Lzy7bgVLZNyf77&690

大家走累了,找一个能坐的地方休息。就在这时,家人突然发现旁边椅子上有一个女士挎包,而周围没有人看管。又等了一会儿,还没人来找包,于是家人试着打开看看,嚯,包里放着几千元现金,还有很多银行卡、社保卡、医疗卡、身份证等。拿起身份证一看,呀,还是天津老乡,包主是天津职业技术学院的。这下摊上事儿了,于情于理,咱都得管呀,找联系方式吧。莹莹机灵,在包里一张洗衣店收条上找到了联系电话,拨通了。一会儿,一男人满头大汗地跑了过来,连声感谢,解释说一家三口人光顾照相了,包没人专管了。汉子拿包走了。家人很高兴,笑眯眯地向外走,在庙里做了善事嘛。可是,大家慢慢地又回过味儿来,那一家子老乡怎么这么不靠谱呢,太低能了,你出来玩,带那么多卡,而且还看不住,显摆你们是款儿还是缺心眼儿。

http://s9/mw690/003rWH7Lzy7bgVM1HOU58&690

从小布达拉宫出来,饭点儿了。大家找到市内繁荣街的“乔家满族八大碗”饭馆,里面有鹿肉、狍子肉、羊肉,还有地方名酒。捡特色的点,一顿饭吃下来,大家很满意。

回蒙古包休息,一夜无话。

5月1日(第二天)
 
早上大家起来,洗漱,吃早点。老妈在蒙古包内转了转,气场逼人。
今天旅游关注的重点是烟波致爽。
 

避暑山庄分宫殿区、湖泊区、平原区、山峦区四大部分,整个山庄东南多水,西北多山,是中国自然地貌的缩影,是中国园林史上一个辉煌的里程碑,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杰作,是中国古典园林之最高范例。
 
湖区位于山庄东南,面积49.6万平方米。有大小湖泊八处,即西湖、澄湖、如意泅、上湖、下湖、银湖、镜湖及半月湖,统称为塞湖。湖区的风景建筑大多是仿照江南的名胜建造的,如“烟雨楼”,是模仿浙江嘉兴南湖烟雨楼的形状修的。金山岛的布局仿自江苏镇江金山。


延薰山馆为"康熙三十六景"第四景,门殿北为正殿,现殿按内按乾隆年间风格复原陈列。北部中间一座床,上有坐褥、靠背、迎手,前边有些宫廷陈设品,北墙上方横匾为康熙所题“敷畴丰泽”意思是让皇帝的恩泽布满全国,让传统的道德文化陶冶百姓。

奉:奉行;三无私: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象天地日月那样无私。“奉三无私”提示帝王以天下为公,不谋一己私利。

敷畴丰泽。如果不查资料的话,其中的“丰”字我是决计认不出的。不过细琢磨,这字很象形,就象一个人脑袋上顶个装满东西的大筐,丰收么。
 
宫殿区,位于山庄南部。正宫是宫殿区的主体建筑,包括9进院落,分为“前朝”、“后寝”两部分。主殿叫“澹泊敬诚”,是用珍贵的楠木建成,因此也叫楠木殿。宫殿区是清帝理朝听政、举行大典和寝居之所。建筑风格朴素淡雅,但不失帝王宫殿的庄严。正宫现辟为博物馆,陈列清代遗留下来的宫廷文物。
 

“烟波致爽”殿是一座五开间平房。

烟波致爽殿,是正宫后寝部分的主殿,也是清帝在山庄的寝宫。为避暑山庄康熙三十六景之首。

年仅60岁的嘉庆帝死在“烟波致爽”殿寝宫,且是在毫无任何预兆的情况下,猝然离开人世。

嘉庆忠厚老实,在乾隆皇帝的诸多皇子中,并不怎么引人注目。乾隆皇帝在位六十年之后,就口头传诏将帝位传给了皇十五子琰,自己做起了悠哉乐哉的太上皇。其实,大清王朝到了乾隆后期的时候,就已经开始走向衰败,土地兼并严重,阶级矛盾尖锐,财政入不敷出。政治腐败,官员贪污贿赂成风。嘉庆继位之后,一直想致力于挽救日渐衰弱的大清王朝,嘉庆四年(1799年),嘉庆亲政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除掉了天下第一大贪官和坤。就是史书上记载的“和坤跌倒,嘉庆吃饱”。
 
咸丰执政,多事之秋,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革命,鸦片战争,圆明园被焚,北京条约的签定都给咸丰以沉重的打击,他所患的肺病愈来愈重,热河行宫不断传出他病危的消息,咳嗽带血益发严重,于咸丰十一年七月十七日,久患虚劳的咸丰终于死在避暑山庄内的“烟波致爽”殿寝宫,终年31岁。

从电影里看,咸丰临终时,半躺在这张龙床上,床边跪着顾命八大臣。咸丰是一字一咳地安排身后事,八大臣是边听边哭边磕头。说完了,咸丰手一摆,大行了。慈安慈禧八大臣哇哇大哭,恨不得跟去。可谁想,接下来,咸丰尸骨未凉呢,顾命八大臣就被慈禧和小叔子联手给砍了。原来,咸丰遗嘱,在别人眼里,就是个屁。
 
湖区和宫殿区转完,大家就乘车浏览山峦区,转一整圈儿大约50分钟。山路崎岖,路面狭窄,尽是急转弯,但高手在承德,司机驾驶每每有惊无险,吓得乘客一身冷汗。

 
从车上往外看,发现有野鹿。鹿并不怕人,可能有人定期给它们投喂。
 
由于终点车离蒙古包较远,爸妈走回去会很累,所以姐跟司机商量,能否在蒙古包附近下车。司机理解,到了合适的地点,家人就下车了,这里距离蒙古包已经很近了。
 
http://s8/mw690/003rWH7Lzy7bhq5YtsX67&690

热河,这条河在大概是全国最短的河流了,全长才700多米,它的水源来自热河泉,它是整个湖区的水源地。
 
回到蒙古包,饭点儿,家人吃了一顿具有蒙古特色的羊肉,很鲜美,不膻不腻,别有风味儿。但晚上谁肉火上顶就不提了。

5月2日(第三天)
 
早上起床,洗漱,到饭厅吃自助餐。



吃完早点,爸妈又信步转了转蒙古包,并拍照留念。

8点半,家人开始驱车,经来时的路线往回走。归程高速路较通畅。

下午2点,爸妈顺利回到空。至此,全部旅程圆满结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