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谈武祈愿

(2021-08-19 07:24:01)
标签:

历史

文化

体育

武术

太极

分类: 好男儿当自强——体育那些事儿

谈武祈愿

1989年为迎接十一届北京亚运会,全国武术教练员训练班开班合影。

谈武祈愿

怀仁慕德之吕

题记——闻省八运会武术比赛即将开幕,各地市的武术工爱好者很是关注由此记起一次武术现行规则制度改革的盛会,愿我省武术目的水平通过本次会得到更大的提高,与国内强省比翼飞,使我省的武术事业更加兴旺蓬勃。

年前的初春,当全国上以极大的热情关注着即将在我国举办的第十一届亚运会的时候,与岳剑光教练怀着武术工作者特有的喜悦心情,上了进的列车,参加由国家体委主办的全国武术教练员培训

武术亦有人称之为武艺术和功夫,是我国土生土长的体项目。

今天它终于登上了大之堂,终于了州际赛场的体坛,这不能不说是对武术工者的一个莫大的鼓舞。

喜悦不只限于有了一次进一机会更多的兴奋源自于武术项目得到了认同受到了重视。

百年来武术或隐没于民间或流传草莽或服条于统治阶级,它最终的目的是防身和杀戮。也曾被用之于除暴安良,但更多的时候起到的是助纣为的强霸作用,强身健体的作用和运动内含几乎被人们

人们对它的存在众说纷纭终一是,有的几乎是色变。

随着冷兵器时代的结束,尤其是解放的技击作用已经什么用武之地了,逐渐走下了历史台,可有识人之士并没有忘记

过整理研究,去其粕取其精华,它的套路演变成建身效果好性强的运动类项目。

在展现时要体现出艺术,技术难度的特点,适合于比赛和健身性质体育运动项目,从而使武术这枝老的艺奇葩绽放出新的光彩。

武术有其无穷的魅力,一部《少林寺倾倒无数中外观众,世界民了解了武术,正主题所唱少林武术振四方,少林武术美名扬,中华武艺源远流长……

家体委举办这次培训班的目的是推广和统一本届亚运会的规定套路,以便使各省市及亚州各国(培训结束后将有部分人员派往其它教授规定套路的运动员技术得到规范。

实践证明国家体委的决策是正确的,在此以后的国内有比赛都通过了这次所学的套路和规则,使比赛更激烈,规则更严明,动作更规范,杜绝了以往存在的弊病出现。

培训地点设在山清幽雅的首都郊区——国财经管理学院内。学院接待好来二十余个省市的四十余位员,特意出了较合适的客房与宽敞的演练大厅。

使员不至于在饮食上为难,餐都是二十多道不同地方风味的自助餐。为使学员在外语上过关,特意请来了周恩来总理生前的翻译来教授英语。由此见国家体委与学院领导对次培训的重视,对武术事业的关注。

所座落在学院最后面的半山腰,视线宽广令人心旷神怡,举目便能见到对面黛绿色的起彼伏,古老的长城像一条巨龙蜿蜒盘旋于山顶,有着随时可腾空面去的豪迈气势

山下公路不断驶过游览八达岭长城乘客的汽车,这静溢的画景增添了不少流动的诗意;底的小溪在路下茂密的果丛中缓缓地流淌着

地人讲溪水是当年孟姜女的水化成的,听而末语,宁信其有,思绪在这故事与景色中漫游。

见惯了塞外风雪荒景,深知好景不常有,午休时总不忍去睡 ,便常常独自一人溜出去闭步,摘两个果子,追追溪中的鱼儿,在路旁晒晒太阳,好不惬意。

常有过客把学员当本地人,在车上朝这边喊上两噪子,没有什么具体内容,是游客即将见到长城兴奋心情的自然流露,有时兴来也回两声,可惜声音中没有京腔特有的甜韵,没能给他们留下值得追忆的一幕。

溯路与溪而上,离此不远便是名闻遐迩的居庸关。傍晚时分常与几位学员沿公路信步而游,在边走边谈中不知不觉就来到了关前。

此时的居塘关前全无了白日里游客熙熙攘攘的热闹场面,又恢复了往日的孤独。象一个沉思的哲人在思索着什么,又象是一名迟暮的英雄,失去了健壮的体魂和雄伟的气势,显露出几分诡秘与凄凉冷清的意味。

它在想些什么呢?是在向我们讲述曾经有过的厮杀场面、回想胜利者的激烈的欢呼声吗?一切都已被时间所湮没了,在如今和平的年代里曾有过的刀来剑住与流血牺牲都变成了书本上的符号了。

映入我们眼帘的只有几间灯火摇曳的店面和早已不再沾满烽烟茂盛的草木,就连空中那轮弯月也不再紧张与狰狞,隐隐约约中挂出一份笑意。

坐于城楼上那不知是炮台还是祭台的圆石上,想着当初守卫与攻占此关的将士们运用武术技能浴血而战,多少妻子因此失去了丈夫,多少人又失去了父亲和儿郎,而今天我们这些武术“教头”来到了这里又意味着什么呢?望着几位默默无语的同行者,不知他们是否也在深思这一问题。

来这里接受培训的学员不少都曾是昔日在赛场上叱咤风云的猛将,而今随着青春的逝去,又默默地担起了教练的担子,为祖国培育着新一代的武术栋梁。

在每个人的脸上再难找出以住的虎虎英气,取而代之的是一份成熟,他们已达到了武术的另一境界——精气内敛。

这次培训是我国武术项目向前推进的第一步,各省市武术工作者异常重视,从学员一招一式认真演练中可见一斑,更有甚的是辽宁省队教练为了不误学习,把即将参加比赛的队员带来,利用空闲时间进行训练。

授课的老师都是国内德高望众的武术前辈,有门慧丰等一批深受学员尊崇的名师,有曾培养出李连杰的吴斌,有曾培养出赵长军的白文祥。在我们培训期间李连杰就曾于拍戏之余专程赶到学院探望吴斌老师,规规矩矩一如当年的学生样,可见学生对他的尊崇程度和师生间的深厚感情。

在培训期间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门慧丰老师,门老是我国的太极拳泰斗,当时他正在河南致力于挖掘传统的少林武术,“中国武术研究院”的一纸通知,使他不得不放弃手头的工作赶来授课。

门老一头寸许长的白发,慈颜和目,语音轻柔而底蕴深厚,使人总有着想与之接近的欲望。门老知我当时正主攻太极拳,便每每于课外时间尽心传授一些套路与有关知识,对不明白的动作认真讲解和示范,受益非浅,可惜在第二年的七运会比赛中,由于旧体制桎梏,以及对新规范的理解不同等原因未能取得较好的成绩,实在愧对门老所付出的那一份心血。

从山南海北聚到一起,学员们很重视这难得的机缘,天下武林是一家的宗旨使学员们亲热异常,就连昔日同场较技的对手如今也变得情同手足。新的友情在诞生,旧的友谊在延伸加深,整个培训期间笼罩在融融的氛围中。

短暂的培训,并未局限新朋间的热情,当学友们得知我完成今后一段的任务后将退役转行时,纷纷婉惜并邀请去坐客,到学院深造或任职,以期有新的发展,很感动可惜一直没有机会成行。

这种融洽的气氛只能在我们新中国才有,解放前这是不敢想象的,那时门派观念极强,互不往来,互相排斥,互相贬低,有时为争高低还要大打出手,给武术事业的发展造成了阻碍。

而今天我们抛弃了门户之见,互相交流,互通有无,互相切磋,互相鼓励,相信武术事业在我们这一代的手中将会越来越蓬勃,将会越来越辉煌。

在不远的将来武术运动必将走向世界大赛场,走向奥运会。

注:此段记载应当写于全国八运会的1997年10月之前,也可能写于黑龙江省八运会期间(网上查不出省八运会时间),是前些时候在整理旧资料找出来。

谈武祈愿

门惠丰老师在指导本人42式太极拳规定套路。

以下为当前在网上收集的关于亚运会武术项目的知识拓展:

第十一届亚运会,时间:1990年9月22日——10月7日

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自己的土地上举办的第一次综合性的国际体育大赛,也是亚运会诞生以来的40年间第一次由中国承办的亚洲运动会。来自亚奥理事会成员的37个国家和地区的体育代表团的6578人参加了这届亚运会。代表团数和运动员数都超过了前十届。

武术是以技击为内容,通过套路、搏斗等运动形式,来增强体质、培养意志的中华传统体育项目。武术源于中国,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在亚洲乃至世界都广泛开展。

1936年,中国武术队赴柏林奥运会参加表演。1958年中国武术协会成立。1985年,在西安举行了首届国际武术邀请赛,并成立了国际武术联合会筹委会。1990年被列入第十一届北京亚运会正式竞赛项目;1991年在北京举办了第一届世界武术锦标赛;1999年国际武联被吸收为国际奥委会的正式国际体育单项联合会成员;2008年,武术作为特设比赛项目出现在奥运会上,这是武术发展中的又一历史性突破。

亚运会武术比赛分为套路和散手两个项目的比赛。例如2010年广州亚运会,共设有15个小项,男子套路项目有长拳,南拳南棍全能,太极拳太极剑全能,刀术棍术全能,女子套路项目有长拳,南拳南棍全能,太极剑太极拳全能,剑术枪术全能,男子散手项目有56,60,65,70,75公斤级,女子散手项目有52,60公斤级。

其中套路比赛场地须使用经国际武术联合会认证的场地。个人项目14米长,8米宽。集体项目的场地为16米长、14米宽。比赛中,运动员身体的任何部位开始动作,即计时开始。运动员结束全套动作,计时结束。根据运动员完成动作的情况评分。武术套路各项目评分均为10分制。自选项目动作质量分为5分,演练水平分为3分,难度分为2分。传统项目或无难度的自选项目动作质量分为5分,演练水平分为5分。名次评定按各单项得分总和的高低排列名次。

而散手比赛场地在高80厘米、长8米、宽8米的木结构台上进行。台上铺有软垫,软垫上有帆布覆盖。散手比赛为对抗赛,分为不同重量级别比赛,通常采用单败淘汰赛,每场比赛为三局两胜。男子净打3分钟,女子净打2分钟,中间休息1分钟。最终以运动员的拳法、腿法等技术项目评分。


谈武祈愿
黄建刚(南拳)、徐向东(鹰爪)合影。

谈武祈愿
洗练南拳
谈武祈愿
获十佳运动员时的官宣照片。
谈武祈愿
本文手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