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儿童性早熟问题的文献综述

(2014-12-08 01:58:14)
标签:

育儿

1. 问题简述。儿童性早熟问题的界定有一定分歧,一般认为女孩在8岁以前、男孩在9岁以前呈现第二性征就是儿童性早熟。一般将儿童性早熟分为两种,即真性性早熟和假性性早熟,也分别叫做中枢性性早熟和外周性性早熟;也有另外一种说法,在此基础上增加一种部分性早熟,实际上是真性性早熟的变异。

2. 儿童性早熟问题的危害。在生理上,患有真性性早熟的儿童身高矮于同龄人;女性卵巢过早开始发育、排卵,出现早衰的问题。在心理上,很多性早熟的孩子都伴随轻微的心理障碍。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学习,另外性早熟的孩子比较容易受到性侵害或者诱发出现早恋,额外的心理负担,甚至会引发儿童早期性行为或青少年性犯罪等社会问题。

3. 儿童性早熟问题的原因。儿童性早熟问题可以说是社会发展、生活水平提高带来的副效应之一。现代工业和农业的快速发展的典型特征之一就是环境污染。环境污染儿童所处环境中类激素污染物质长期残留和蓄积,影响到儿童的内分泌系统,从而引起儿童生殖发育异常。现代工业和农业的快速发展的另一个典型特征是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幅提高,这又使食物中的大量类激素物质进入儿童机体内,引起血液中激素水平升高,诱发儿童性早熟。大众媒体的发展使儿童过早地暴露在情色内容下,也会儿童性早熟。

4. 儿童性早熟问题的治疗在药物治疗方面, GnRH 类似物是目前治疗儿童性早熟最安全有效的药物,在更重要的心理治疗方面,医护人员应对性早熟儿童进行心理疏导,使他们能正确对待自身变化,克服自卑、恐惧心理。

5.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背景。在我国,早在上世纪中旬就已经有人提出过,但在当时并没有引起医学界以及广大社会的关注,直到进入二十一世纪,关于儿童性早熟这个话题才被社会各界重视起来。重视的原因是儿童青春期发育启动年龄明显提前以及儿童性早熟门诊量急剧上升。研究的进展表现在有关儿童性早熟的论文数量迅速增加。发表文章最多的有蔡德培、杜敏联、杨玉、梁黎、马华梅、杨利等人,主要运用了实验、案例分析、小样本调查等研究方法,对儿童性早熟问题的原因和对策比较清晰的观点和较大的共识。

6. 已有研究的问题。研究范围小;大部分的研究只关注患者生理症状,心理方面的研究却很少;研究结果未充分利用,防治性早熟的宣传不到位;研究重复性太高,大多千篇一律,缺乏创新性;缺乏统一规范的标准。

 

7. 提出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广泛的大样本调查;关注性早熟儿童的心理问题;研究结果转化为实际应用;加强创新;加强研究人员之间的交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