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条件积极关注对学生的影响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在儿童的自我发展过程中, 最基本的必需品是在婴幼儿期得到 “无条件积极关注” 。所谓的无条件积极关注是一种没有价值条件的积极关注体验,即使自己行为不够理想时, 他觉得自己仍然受到父母或他人的真正的尊重、 理解和关怀。这就是我们常讲的父母无私的爱。 正是父母对子女无所求的爱使儿童得以健康成长。
罗杰斯把这一原理应用于心理治疗, 提出治疗者对来访者的态度应该是 “无条件积极关注” ,无条件积极关注并不是对一切都无条件接纳,而是向患者表达咨询师乐于接受来访者、理解来访者,同时关心和帮助来访者,在任何时候对来访者都以诚相待。这样才有利于来访者克服障碍, 解决存在的问题。
班级在学校中是学生心灵的寄居所, 是学生在学校中的家。班主任比其他老师更贴近学生, 学生也渴求班主任如同其父母一样关注他们, 而且这种关注应该是 “无条件” 的、 无私的, 不带任何功利的, 是 “积极” 给予的。在教学过程中,有条件积极关注是指当学生的行为满足了教师的期望时,教师就给予学生关爱和支持。当学生的行为没有满足教师的期望时,教师就会收回给学生的关爱和支持。学生逐渐明白,他们需要的积极关注是以自己的行为为条件的。这种有条件的积极关注导致学生只按照教师的期望来表现,只接受教师赞许的那一部分自我,而拒绝自己的弱点或错误,不愿接受真实的自我;无条件积极关注是指教师对学生的积极关注是无条件的,无论学生的行为如何,教师都给予其关注。虽然教师可能并不赞同学生的某些行为,但他们一直都关爱学生、激励学生、接受学生。在这种条件下,学生就不需要去隐藏那部分可能会引起爱的撤消的自我,可以自由地体验全部的自我,自由地把错误和弱点全部纳入自我概念中,自由地体验全部生活,有利于学生成长并成为心理和谐的人。
正如其父母的 “无条件积极关注” 一样, 这种关注不仅有利于学生在学校中健康成长, 而且对他们今后的成长也会产生积极影响。
第十六期沙邢永分队 沙河九中心理齐亚菲
2013年6月18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