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课上孩子玩玩具,怎么办? 孔繁荣

(2013-06-13 21:06:15)
标签:

学生

教育

分类: 沙河市三小2人

课上孩子玩玩具,怎么办?

小学生正处于注意力不集中,爱玩好动的年龄阶段,即使老师时常三令五申课上的纪律问题,但是说话打闹,玩玩具的小插曲仍然时有发生,一次上课时,一名学生玩玩具被其他学生揭发,我并没有大声苛责训斥,而是以幽默的方式予以解决。

一节四年级的科学课,正当我兴致勃勃的上课时,一名同学的告状声打破了我的思路。“老师,某某正在玩一个木头小玩偶。”

顺着眼角的余光,我看到某某同学的小手迅速往抽屉里一塞。那迅速可以用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来形容。

“哦,是吗?”我示意告状的同学坐下,并告诉他,课上有任何问题请举手,不能这样随意起立,大声说话。之后,我便放下书本,来到某某同学的旁边,只见他微微抿着嘴,半低着头,不停的低声说“我没有,我没有。”

“真的没有吗?”我朝他看了一眼,很轻松的问。

“老师,他刚才根本就没有听您讲课,我亲眼看到他在玩玩具的。”告状的同学斩钉截铁的说。

教室里弥漫着一种紧张的气息,犹如正拉紧的弦一般,所有学生的眼睛一齐聚焦在我的身上,似乎在等待着我这位“法官”对某某的“审判”。

“呵呵,没有吗?那我用我的‘探照灯’照一照。”我边说边用我两只手的大拇指和食指组成两只圆灯,放在眼睛上,开始寻找。同学们看到我这滑稽的动作,不禁乐翻了天,笑声充满了整间教室,紧张的气息顿时烟消云散。

我低头伸手在某某的课桌里一找,一个可爱的小木偶“重现天日”。我认真的端详了一会儿,好奇的问道“怎么玩啊?谁来教教我呢。”

“只要把那个发条拧紧,把木偶放在桌子上,他就能跳舞了。”一名同学如此教我。我按照他的指示的方法,拧了发条,并将木偶放在桌子上,“哒哒哒。。。”果真,那个可爱的小木偶跳起了时尚的舞蹈,可爱的样子又引起大家的笑声。

“哇,这么好玩啊!我没事的时候可以玩这个了。”我拿起小木偶,对这某某同学说道“等我玩够了再还给你。”听我这么一说,全班哄然大笑,某某的脸也由阴转晴了。

“欣赏完了可爱的木偶舞蹈,接下来,让我们重回科学的殿堂,一起去探究科学的奥秘吧!”我将小木偶放在讲台上,又重新开始了我的课堂。教室恢复了平静,某某同学也投入了课堂。

下课后,我将某某同学请到了办公室。他告诉我,这个小木偶是他前两天生日时,姑姑送给他的礼物,他觉得很好玩,便带到了学校。

“哦,原来是这样啊。这么珍贵的礼物,老师先替你保管好了,老师保证绝对不会损坏它。等你什么时候有了自控能力,能够保证不再把玩具带到学校来,不再上课时玩玩具,再来向老师要回去,好吗?”我用商量的语气问他,他在一旁点点头。

事情平息了。事后,每节课我都观察着某某同学的表现,并且抓住机会,适时的给予肯定与表扬。他课上的注意力的确集中了不少,有了问题,也开始主动向我询问了。他的转变让我感到前所未有的成就感。

大约两周之后,一天,下课后,我正准备离开教室,某某同学跑到我的面前,面带羞怯的说“老师,我保证以后都不带玩具来学校了,也保证不在课上玩玩具了,您能把小木偶还给我吗?”

“哦,好啊。这才是好孩子嘛。你最近的课上表现很好,老师希望你可以继续保持。现在跟我去办公室拿小木偶吧。”

听到我的回答,他的脸上笑开了花。

小学阶段,如果孩子将玩具带到学校,那就说明他这个时间段很喜爱这个玩具,对这个玩具有着浓厚的兴趣,从某种意义上说,已经到了钟爱不已的地步。因此才会不顾老师的规定将其带到学校来,这其中也可能有一种想在同学面前炫耀的成分。倘若课堂上他忍不住玩弄,被其他学生揭发导致被老师发现或被老师亲自发现,许多老师有一个习惯,会马上将玩具扔进垃圾桶或当场训斥。殊不知,如此一来,会在孩子的心灵上不经意的埋下一颗“怨恨”的种子,他不但会怨恨告状的同学,也会怨恨不讲情面的老师,进而讨厌上老师所任教的课程,一系列无形的连锁反应由此产生。

因此,面对此类问题,老师可以暂时放下玩具,等下课后再找学生了解情况,告诉学生,老师先暂时帮忙保管,等到他有了一定的自控能力,上课时不再玩玩具,再来将玩具要回去。如此一来,给予学生一个改正的机会。学生也会为了钟爱的玩具而纠正错误,并对老师充满感激,进而,会逐渐喜欢听你的课,及时完成你布置的作业,一系列良性循环由此产生。

 第十六期沙邢永分队 沙河三小科学 孔繁荣

2013年6月12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