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子》(一)

分类: 读书笔记 |
一次借了两个版对比着看。右边大一点的这本是我推荐过的那套书,帼图版,纸张印刷都要更讲究,附有精美的插图,比如下图万历年间的刻本。
不仅如此,它内容正文的收录更全,解读更细。而左边那个版,小一点橙色书皮那本,是中桦书局出的,它就要简约的多。比如我们同取卷一《原道训》的开篇“夫道者,覆天载地,廓四方,柝八极”那一段,比较下两个版本的不同。
帼图版的:
书局版的:
可见帼图版的字大省眼,各方面都要好很多,且它每卷结束还有一篇不短的深入点评。
但是书局版的有一个唯一的好处,就是除了原文和注释,它还有连贯好的译文。而帼图版的就没有。所以对于那些不想精研的读者,只是想大略过一遍大意的人,书局版更适合,也轻巧,拿在手里不累。帼图版的就要压手很多,实际上我拿的还是平装版,它有内容一模一样但装帧更好的精装版。
回头看一下上面那个明刻本照片,写的是“淮南鸿烈”什么什么云……,《淮南鸿烈》就是《淮南子》,还有个别称叫《刘安子》,因为它是西汉皇族淮南王刘安主(去)持召集门客收集史料集(去)体编写而成。刘文典写有《淮南鸿烈集解》,所以上述三个名字都是指一个东西。
“鸿”是广大的意思,“烈”是光明的意思,《淮南子》以道家(注意是先秦道家,不是后来的道(去)教)为基础,又糅合了他自己认可的阴阳、墨、法和一部分儒家思想,加以调和改编。所以他认为此书如“道”一样包括了广大而光明的通理,故名“鸿烈”。总的来说还是道家思路,梁启(去)超说:“《淮南鸿烈》为西汉道家言之渊府,其书博大而和有条贯,汉人著述中第一流也。”胡(去)适说:“道家集古代思想的大成,而淮南书又集道家的大成。”
但观点随时代变,理念相左,想皇(去)帝所想,喜欢折腾的班固就在《汉书·艺文志》里将其归入“杂家”,在高度集(去)权的大(去)清的《四库全书总目》归入也“杂家”,属于子部。
《淮南子》原书中有内篇二十一卷,中篇八卷,外篇三十三卷,存世的只有内篇,现今出(去)版版本,大多还要对内篇进行删减后再出。即使这样,能坚持通篇一字不差看完的人也不多。这个《淮南子》系列因为内容需要解读的程度大,所以要好几篇才能发完。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