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西河·金陵怀古》北宋·周邦彦(佳丽地,南朝盛事谁记)

(2019-02-28 16:37:43)
标签:

诗词

注释

译文

赏析

分类: 诗词赏析
西河·金陵怀古周邦彦
佳丽地,南朝盛事谁记。
山围故国绕清江,髻鬟对起。
怒涛寂寞打孤城,风樯遥度天际。
断崖树、犹倒倚,莫愁艇子曾系。
空馀旧迹郁苍苍,雾沉半垒。
 夜深月过女墙来,伤心东望淮水。
酒旗戏鼓甚处市
向寻常巷陌人家相对子不知何世
入寻常、巷陌人家,
相对如说兴亡,斜阳里。

【注释】
1)西河:词牌名。又名“西河慢”、“西湖”。《碧鸡漫志》引
   《脞说》云:“大历初,有乐工取古《西河长命女》加减节
    奏,颇有新声。”又谓《大石调·西河慢》声犯正平,极奇
    古“。则此调亦是采旧曲而成。词为双调一百零五字,分三
     叠,各叶四仄韵。《清真集》入《大石调》。相传此调由周邦
      彦始创。陈本注“大吕”宫,题作“金陵”。 
2)佳丽地:指江南。更指金陵 。用南朝奇谢眺《入城曲》诗
              句“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
3)南朝盛事:自东晋灭亡列隋朝统一为止,中国历史上出现南
             北对峙的局面,南方有末,齐、梁、陈四个朝代,合称
              南朝,皆建都于金陵。
4)故国;故都,这里指金陵。金陵城面临长江,四周群山环
      抱,故云“山围故国”。此二句与下”怒涛”句化用刘禹锡《石
      头城》诗“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的句子。
5)髻鬟对起:以女子髻鬟喻在长江边相对而屹立的山。
6)风樯:指代顺风扬帆的船只。樯,船上张帆用的桅杆。以上
            寄寓江山依旧而六朝繁华早已消歇的六朝兴亡之感。 
7)《莫愁乐》云:“莫愁在何处,莫愁石城西;艇子打两
              桨,催送莫愁来。系:拴缚。
8)女墙:城墙上的矮墙。
9)伤心:一作“赏心”,指赏心亭。《景定 建康志:“赏心亭在
             (城西)下水门上,下临秦淮,观览之胜。”亭为北宋
             丁谓建。
10)淮水:指秦淮河。它横贯
             南京城中,为南朝时都人士女游宴之所。
11)酒旗:挂在酒店的酒招。戏鼓:演戏的场所。
12)甚处:何处。
13)燕子不知何世:刘禹锡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
                    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
                                       。”

【译文】

     
    江南佳丽胜地,
    南朝繁华谁记?
    山围故都清江绕,
    秀峰如髻对峙立;
    怒涛寂寞打孤城,
    风满船帆驶天际。
    断崖老树仍斜倚
莫愁游艇曾拴系。
林木郁苍空余迹,
旧时营垒雾遮蔽。
夜深月光越女墙,
伤心东望秦淮河。
酒楼、戏馆今何在?
猜想那破落里巷,
便是王谢两家旧庭院。
燕子不知今夕何夕,
飞入寻常百姓家中,
斜阳里相对呢喃细雨,
似诉说古都兴旺衰退。

【赏析】
这是周邦彦的一首怀古词,作者面对金陵“佳丽地”,目睹自然界
的沧桑,因而引起人事兴衰的感触,抒发出自己的政治见解和哲理观念,表现了作者追念古昔和寄慨当今的思想情感。这首词隐括了刘禹锡《金陵五题》中最著名的《石头城》、《乌衣巷》和古乐府《莫愁乐》诗意。
一叠从金陵山川形胜说人,便较刘诗华丽雍容。首句釆自谢跳
《入朝曲》“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突出金陵之得地利,追起一问,令人遥想其为南朝故都昔日的繁华,已伏后文感慨。 “山围故国”四句化用《石头城》一半诗意,“髻鬟”、“风樯”二句是添加的新词,从总体上展现的是一幅境界阔大高远,江山景物清华的画面,不为梦得所囿。“孤城”之于“空城”,一字之易,极有分寸——宋时金陵虽属废都,到底还是北宋一大城市。
二叠才逐渐聚焦到断崖枯树、孤城女墙等更具有沧桑意蕴的景
物上来,这里化用了古乐府“艇子打两桨,催送莫愁来”和《石头城》另一半诗意,写悲凉之雾,遍布秦淮,物是人非,愁上心头。以上两叠所写,都是金陵的外景,有由远推近的趋势。
三叠便写到金陵坊市,寓不胜今昔之感。化用《乌衣巷》诗
意,但颇有出新。“酒旗戏鼓甚处市”,就很有北宋的时代感,金陵已从六朝帝王之都变成了北宋商业、消费城市,秦淮河上新添了不少勾栏瓦肆,寻欢作乐的红男绿女都是普通市民,而不是旧时王谢为代表的豪门世族,这是古无今有的新气象(或将此句解为忆昔误)——“想依稀”句中包含有太多的沧桑。“燕子不知”三句从刘诗来,但刘诗只说“飞人寻常百姓家”,这里却变为更有意味的一幅情景:屋檐下燕语呢喃,好像饱经沧桑的过来人,在斜阳里闲话兴亡呢。
或云北宋危机四伏,作者外放时值方腊起义,遂有吊古伤今之
情。然而此词作年难定,所谓伤今之意,并不像刘诗那样醒豁。周邦彦能事之一,是能融化古人诗句如自己出,《西河》就是最好的实例,对于刘禹锡的《金陵五题》来说,有如李光弼郭子仪军,号令一新。
该词艺术特点有:一是结构,变虽好却小的绝句为洋洋洒洒的
长调,具有与题面相称的气势感;二是具有北宋时代生活气息;三是句法声情,最短的“佳丽地”,和最末一韵“向寻常巷陌人家相对如说兴亡斜阳里”(各本断句不同,正因为一气蝉联),相差十余字之多,读来疾徐尽变,更觉声情并茂、姿态横生。 
这首词是怀古咏史之作,苍凉悲壮,平易爽畅,笔力遒劲,艺
术技巧很高,它没有正面触及重大历史事件,而是通过景物描写作今昔对比,形象地抒发作者的沧桑之感,寓悲壮情怀于空旷境界之中,是怀古词中别具匠心的佳作之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