淀粉溶液的配制
(2017-12-16 14:07:46)
标签:
淀粉溶液的配制 |
分类: 必修一 |
资料来自浙江生物汇(一个浙江省高中生物教师交流群),解决了为什么高中教材中配制淀粉溶液需要开水、加入氯化钠的问题。
淀粉溶液或淀粉糊在低温静置条件下,都有转变为不溶性物质的趋向,混浊度和粘度都增加,最后形成硬的凝胶块。在稀淀粉溶液中有晶体沉淀析出,这种现象称为淀粉糊的“老化”或“回生”。老化的本质是糊化的淀粉分子又自动有序排列,并由氢键结合成束状结构,使其溶解度降低。
影响淀粉老化的因素:淀粉的种类、分子大小、直链淀粉与支链淀粉的比例、溶液浓度、pH、无机盐种类和冷却速度等。而能阻止淀粉溶液老化的无机盐离子就包括Cl-和Na
其实在有些高校生物化学实验指导有关这个实验的介绍中,并没有用氯化钠溶液,但都强调淀粉溶液要新鲜配制。这样说来,淀粉溶液的使用要注意防止发生老化。
(参考文献:刘亚伟.淀粉生产及其深加工技术[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211-213.)
前一篇:基因敲除
后一篇:12月七彩阳光卷28题解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