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淀粉溶液的配制

(2017-12-16 14:07:46)
标签:

淀粉溶液的配制

分类: 必修一

资料来自浙江生物汇(一个浙江省高中生物教师交流群),解决了为什么高中教材中配制淀粉溶液需要开水、加入氯化钠的问题。

淀粉溶液或淀粉糊在低温静置条件下,都有转变为不溶性物质的趋向,混浊度和粘度都增加,最后形成硬的凝胶块。在稀淀粉溶液中有晶体沉淀析出,这种现象称为淀粉糊的“老化”或“回生”。老化的本质是糊化的淀粉分子又自动有序排列,并由氢键结合成束状结构,使其溶解度降低。

影响淀粉老化的因素:淀粉的种类、分子大小、直链淀粉与支链淀粉的比例、溶液浓度、pH、无机盐种类和冷却速度等。而能阻止淀粉溶液老化的无机盐离子就包括Cl-Na +。由此可见,这个实验中将淀粉溶解在0.3%氯化钠溶液中是为了阻止淀粉溶液老化,也可以说是为了阻止淀粉溶解度降低。

其实在有些高校生物化学实验指导有关这个实验的介绍中,并没有用氯化钠溶液,但都强调淀粉溶液要新鲜配制。这样说来,淀粉溶液的使用要注意防止发生老化。

(参考文献:刘亚伟.淀粉生产及其深加工技术[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211-21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