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叶平
叶平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6,312
  • 关注人气:8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组蛋白和非组蛋白

(2017-12-03 22:27:59)
标签:

组蛋白与非组蛋白

染色质的压缩

分类: 必修二

真核细胞的和遗传物质载体是染色体,染色体由DNA、蛋白质和少量的RNA构成,其中蛋白质又有组蛋白和非组蛋白两种,其中DNA、组蛋白、非组蛋白和RNA的比例约为1:1:(1-1.5):0.05。那么什么是组蛋白,什么又是非组蛋白呢?它们在染色体的组成和功能形式过程中充当的角色又有什么不同呢?

一、组蛋白和非组蛋白

其中组蛋白带正电荷,含ArgLys,属碱性蛋白,共5种,分为:核心组蛋白(core histone):H2AH2BH3H4;连接组蛋白(linker histone):H1

组蛋白结构高度保守,尤其是H4。核心组蛋白由球形部和尾部构成,球形部借Arg与磷酸二脂骨架间的静电作用使DNA分子缠绕在组蛋白核心上,形成核小体,尾部含有大量ArgLys,为转译后修饰的部位。H1多样性,具有属和组织特异性。

非组蛋白序列特异性DNA结合蛋白。带负电,属酸性蛋白。整个细胞周期都合成,组蛋白只在S期合成。能识别特异DNA序列,结合籍氢键和离子键。非组蛋白的功能是帮助DNA折叠、复制;调节基因表达。

二、从DNA到染色体

先由DNA和组蛋白形成核小体。核小体(nucleosome):一种串珠状结构,由核心颗粒和连结线DNA两部分组成,通过酶消化实验建立。每个核小体包括约200bpDNA、一个组蛋白核心和一个H1。由 H2AH2BH3H4各两分子形成八聚体,构成核心颗粒;DNA分子以左手螺旋缠绕在核心颗粒表面,每圈80bp,共1.75圈,约146bp,两端被H1锁合;相邻核心颗粒之间为一段60bp的连接线DNA

关于组蛋白和非组蛋白

核小体长度压缩7倍,形成11nm纤维。

电镜下观察用温和方法分离的染色质是直径30nm的纤维,有两种解释:①由核小体螺旋化形成,每6个核小体绕一圈,长度压缩6倍;②由核小体纤维Z字形折叠而成,长度压缩40倍。

关于组蛋白和非组蛋白

对更高级染色体包装方式,至今尚不明确。目前多认为30nm的纤维折叠为一系列的环(loop)结合在核骨架上(或称染色体骨架),结合点是富含AT的区域 。

关于组蛋白和非组蛋白

染色体中的RNA成分可能会参与到对基因表达的调节,如X染色体上基因表达的调节就可能需要一种叫XistRNA分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