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的体外扩增,也就是PCR过程,是在试管中完成的DNA半保留复制过程。高中教学参考书中偶有涉及,有时学生会有“PCR过程是否需要ATP供能”一类的问题,学生会想当然地认为代谢当然需要ATP直接供能。其实不然,这个问题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解释:
首先,浙科版高中生物教材指出DNA复制时消耗的是核苷酸(实际当然指的是脱氧核苷酸),描述本身没有问题,但是却没有明示需要的脱氧核苷酸是三磷酸核苷酸、二磷酸核苷酸还是单磷酸核苷酸。资料查阅后发现,DNA复制的原材料是三磷酸脱氧核苷酸(dNTP),形成磷酸二酯键的同时会脱去一分子焦磷酸,水解一个高能磷酸键并释放一定的能量。从这个角度考虑,驱动体系中DNA聚合酶运转的能量就有了出处。
另外,从反应体系复杂性的角度出发考虑。PCR体系中是没有引物酶、解旋酶的,而是直接加入小的DNA序列做引物,避免了引物切除的麻烦;同时用高温代替解旋酶使双链解旋。这样做,在达到目的的同时,使体系尽量简单化而易于人为控制。而如果加入ATP则又会需要添加相应的酶,增加了体系的复杂程度,使实验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加。
基于上述考虑,笔者认为PCR过程不需要ATP供能。但是,细胞中进行的DNA半保留复制是需要消耗ATP的,例如拓扑异构酶辅助解旋的过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