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skeleton的风帆在小学英语课堂扬起
(2016-11-14 08:54:37)
标签:
心得 |
2016年11月8日上午,东莞市小学英语团队送课到校活动(走进望牛墩)在我们镇的新联小学举行。该活动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由来自东华小学的孙育人老师展示了一节五年级的对话课;第二部分由市教研室的小学英语教研员张凝老师对该节课进行点评,并作了题为《指向发展高阶思维能力skeleton教学法剖析——以对话教学为例》。
孙育人老师运用了skeleton教学法进行了对话教学,教学步骤清晰明了,主要有以下8个步骤:1.Let’s try 2.Look and predict .3.Read and think 4 .Discuss and think 5.Listen and try to write the answers .6.Choose and write 7.Listen and repeat8.Listen and imitate 9. Read in three .在教学过程中,孙老师锻炼了学生的听、说、写、讲技能。
从两年前,在中堂的一次学习中,第一次听到张凝老师的skeleton教学法后,我就在日常的对话教学课中尝试运用skeleton教学法进行教学。在Choose and write这个步骤中,一直有一个困惑:对于优生而言,在前面步骤经过预测、讨论、听录音核对答案,早已对要写的句子非常熟悉,Choose and write这个步骤对他们来说有点多余;对于学困生而言,缺少Choose and write这个步骤,则无从下笔,难以完成写的任务。究竟,Choose and write这个步骤是舍弃还是保留呢,一直找不到完美的解决办法。观看了孙老师的课,再结合张凝老师的评课,顿时矛塞顿开。张老师在点评时说:孙老师在Choose and write这个步骤,先让学生尝试去写,十秒左右后再呈现句子供学生选择。这样做的好处是,优生已经开始认真写了,不会再去关注老师所呈现的句子,而写句子有困难的学生则会关注到老师给他们的帮助。张老师在点评时强调:产出不要出现文本,要给学生创造的机会,这样做才是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这点也是我平时做得不够好的地方,我经常在产出环节的时候,担心学生无法完成根据所学内容编写对话的任务,总要给学生提供文本,学生只需要替换一些关键词就可以了,轻松就完成编对话的任务。但是这样做,学生觉得无趣,参与积极性不高。这只是发展了学生的低阶思维,所以收效不大。
运用skeleton教学法进行教学后,备课的时候,我就会思考:如何让学生去预测教学内容呢?挖空哪句话才能让学生的思维更活跃,更加有话可说呢?如何让学生有效地听呢?如何才能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呢?
很认同张老师这句话:孩子的兴趣来源于“挑战”,只有我们的教学充满“挑战”,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学习的兴趣。我们要擅于利用教材提供的资料,挖掘教材隐含的信息,从多方面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