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破解老旧城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保障难题(全自动智能大小便护理仪)

(2022-04-20 14:21:57)
标签:

全自动智能大小便护理

深圳市全品医疗科技有

养老产品

全自动卧床大小便护理

全智能自动大小便护理

分类: 养老行业

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现辖13个街道90个社区,目前有户籍老年人口19.8万余人,老龄化率达到25.5%,老龄化程度位居成都市乃至四川省前列,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需求十分旺盛,但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场地租金成本过高的问题已成为制约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难题。


金牛区以成都市获批全国首批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地区为契机,按照“从社区中来,到社区中去,用社区力量解决居家和社区养老难题”的思路,以闲置国有、集体资产场地为载体,按照低价有偿、社会化运营的方式,优先保障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分区域建成了“一个社区养老院联动多个日间照料中心、多个服务站点的15分钟养老公共服务圈”,形成了具有金牛特色的主体多元、服务多样、对接精准、功能完善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体系。截至目前,全区共建成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2个,大中型养老机构2个,社区养老院28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81个,养老服务站、助餐服务点、老年活动中心等136个,各类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总面积超过17万平方米,其中国有、集体资产无偿或低偿提供场地面积达63%以上。

深入调研,找准症结


委托第三方调查机构对辖区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社区养老设施布局规划等进行调研,准确掌握社区养老服务发展现状。


居家养老需求旺盛。

经调查,87.6%的老年人选择居家养老,8.5%的老年人选择社区养老,3.9%的老年人选择机构养老。同时,全区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比例高达7%,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高达12.7%,老年人对助餐助急、日间照料、康复理疗、文化活动等服务需求十分迫切。


设施布局规划不均衡。

金牛区老年人口从区域分布来看,74%的老年人分布在三环路以内的老城区,而老城区内养老设施布局规划较少,服务网点严重不足,造成服务需求与设施布局严重不均衡。


社会场地租金高昂。

因金牛区位于中心城区,社会资本租赁场地建设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的平均租金在50元/平方米以上,一个标准的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的租金往往超过5000元/月,社区养老服务机构面临投资大、利润低、回报慢的现实,造成了社会资本进入社区养老产业意愿不强,社区养老服务发展缓慢。

深圳市全品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生产的全自动智能大小便护理仪。

破解老旧城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保障难题(全自动智能大小便护理仪)

优先保障,低偿提供


为积极回应辖区老年人日益迫切的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诉求,解决社区养老服务场地短缺、资源分散、力量不足、服务供给基础薄弱等问题,成都市金牛区于2016年在全省首次制定出台了《国有资产场地建设社区养老设施管理办法》,既明显减轻了社区养老服务机构的运营成本,又遵守了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相关规定。


“两优先”保障场地来源。

明确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社区公建配套设施优先用于养老设施建设,对全区国有资产开展清理整顿,形成闲置资产“供给清单”,并明确闲置“供给清单”中的国有、集体资产优先用于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


“明码实价”低偿提供。

制订社区养老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并纳入民生工作目标任务。对利用国有、集体资产场地建设的社区养老设施,遵循低价有偿的原则,以市场评估价的1/3作为租赁成交价格,激发了社会力量参与社区养老设施建设的热情。


引进品牌机构社会化运营。

面向社会广泛公告社区养老设施建设项目,采用公开招标、比选、竞争性谈判等方式引进社会力量建设运营,鼓励社会力量连锁化品牌化规模化经营,进一步降低了运营成本,增强了市场竞争力,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

破解老旧城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保障难题(全自动智能大小便护理仪)

因地制宜,分类建设


根据国有、集体资产场地面积大小、区域位置,合理布局规划,分类规划建设社区养老院、日间照料中心、养老服务站等多元服务设施,进一步织密建强多层次社区养老服务网络。


建设社区养老院,让失能老人“入院不离家”。

明确面积大于1000平方米的国有、集体资产场地主要用于建设社区养老院(含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方便老年人在熟悉的生活环境享受机构养老服务。截至目前,已建成小规模、功能型、嵌入式社区养老院床位2313张,托养老年人9300余人次。


建设社区日间照料中心,打通活力老人养老“最后一公里”。

对面积在300-1000平方米之间的场地,根据是否适宜开展托养老人的实际情况,以社区为辐射半径,分类用于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和具备日间照料功能的社区微型养老机构建设,实现了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含微型养老机构)社区全覆盖,每年为社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康复保健、心理疏导、文化娱乐等多元化服务4.8万多人次。


建设院落养老服务站点,实现“家门口”养老。

对面积小于300平方米的场地,因地制宜用于嵌入式养老服务站、养老顾问点、助餐服务点、老年活动中心(室)等设施建设,实现居家养老、康复照料、公益志愿等服务“进院落进家庭”,解决居家和社区养老“最后100米”的问题。截至目前,全区已建有各类院落养老服务站5个、养老顾问点13个、助餐服务点28个(含1个中央厨房)、老年活动中心(室)90个,组织上门开展护理、家政、送餐、助浴、助急、心理慰藉等服务累计25万余人次。

总结经验,启示未来

近年来,金牛区积极探索“优先保障、低偿提供、精准对接、市场运营”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模式,建立了多元化、多层次的嵌入式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在工作中有以下几点启示。


强化“顶层设计、政府主导”理念。

养老既是一个新兴的产业,更是一项重要的民生事业,产业发展带有天然的公益属性。属地政府应该加大财政投入,注重政策倾斜,有力推动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养老需求。


遵循“公益优先、市场运营”规律。

在养老服务设施建设过程中,要坚持公益优先的原则,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公平、公开、公正地引进连锁品牌养老企业,加快形成行业标准,规范养老服务,不断提高服务质量,促进养老服务行业良性向好发展。


推进“因地制宜、嵌入养老”布局。

根据老年人养老需求和人口布局,因地制宜嵌入式建设社区养老院、微型养老机构、日间照料中心、养老服务站、老年助餐点等多种类型的养老服务网点,集合居家、社区、机构养老的整体优势,让专业的养老服务便利、可及。


推动“品牌升级、产业融合”战略。

支持养老机构向品牌化连锁化发展,鼓励大型品牌养老机构延伸产业链,积极参与可穿戴、便携式监测、居家养老监护等智能养老设备开发应用,提供适合老年人的日用品、服饰、健康食品等产品用品,促进银发产业融合发展。

作者单位: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民政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