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阵子说完了唐长安城西边外郭城的三座城门。今天就说说唐长安西内宫城的正南门承天门,承天门就相当于如今北京故宫的天安门一样,其也几次更名。承天门建于隋初,最初被称为广阳门,其后改名为朝阳门、顺天门,公元705年唐中宗神龙元年二月才被称为承天门。在诸多城门中,承天门是比较特殊的一个,严格说起来,它是太极宫的南大门,而事实上,它还是长安宫城和皇城共用城墙的中门。往北对应的是长安城正北的玄武门,往南对应的正是皇城的南大门朱雀门和外郭城的正南门明德门。门址在今莲湖公园内,莲湖池南岸偏西处正是唐代长安城宫城承天门的遗址。
http://s6/mw690/bbd5a838gx6BkW2bWxD15&690
http://s7/mw690/bbd5a838gx6BkWpSrgq86&690
如今位于西安莲湖公园的承天门遗址,其上修建了承天阁。
中科院考古研究所西安唐城发掘队1963年发表的《唐代长安城考古纪略》中写道,承天门的门址在今天莲湖公园莲湖池南岸偏西处,然而门的基址大部分已被挖土破坏。经考古探测其东西残存部分尚长41.7米,已发现三门道。中间门道宽8.5米,西侧门道宽6.2米,东侧门道宽6.4米,门道的进深为19米。门址底下铺有石条和石板,建筑极其坚固。由于门址东侧已被破坏,向东是否还有门道,已不得知。但从明德门的发掘情况来看承天门应该也是五门道。
承天门在长安城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理位置,门外与皇城之间,是一个宽达三百步(相当于现在的四百多米)的横街,于是也有学者将其称为广场。据说大唐帝国的改元、大赦、元旦、冬至大朝会,以及阅兵和受俘等许多重大朝外活动,多数都在这里进行。如今北京的天安门最初也叫承天门,而盛唐时的承天门如今日之天安门一样,见证了一次又一次的国家盛典,昭示着盛唐的繁华。
唐代的承天门见证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王朝的繁华,随着李唐王朝的衰败,长安城也遭遇了灭顶之灾。公元904年,京兆尹韩建缩建长安城,只保留了皇城,而放弃了宫城和外郭城。而皇城原本和宫城共用一墙,就将宫城南墙作为皇城的北墙,封闭了其他城门,只保留了承天门,按照“北玄武”的风水之说,将其更名为玄武门。
明洪武7年至11年,西安城向北和向东进行扩建,向北扩修的同时也拆除了原来的一部分城墙,见证了无数辉煌的承天门自此被湮没在历史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