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做好课后服务,助力“双减”落地

(2023-03-16 14:33:59)
分类: 教育

信阳市第十三小学创建于1949年,目前拥有本部和湖东两个校区,102个教学班,教职工286人。学校围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办学目标,坚持“仁智教育”(以仁育人 以智启稚)办学理念,以“做更好的自己”为校训,74载不忘初心,74载砥砺前行,成长为信阳市教育的一张名片。学校先后获得首届全国文明校园并蝉联第二届全国文明校园称号,获得全国艺术教育先进校、全国体育传统项目先进学校、全国百所德育科研名校、全国优秀家长学校、全国青少年五好小公民主题活动示范学校、省文明单位、省卓越家长学校、省教育科研基地等荣誉。2021年秋季课后服务工作开展以来,我校在坚持做好“全覆盖、广参与”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充分挖掘各类资源,确保课后服务工作“上水平、强保障”,深受社会各界好评。2022年春季开学后,两校区6000余名学生参与学校课后服务,助力“双减”完美落地。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课后服务工作保驾护航

学校于2021年秋季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分管校长为副组长、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中小学课后服务工作领导小组,统筹谋划,建立制度,夯实责任,动态监测,确保课后服务工作高质量推进

二、做好政策宣传,取得家长支持与配合

学校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家长群、《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等多渠道宣传“双减”政策、信阳市有关中小学课后服务工作指导意见通知和《信阳市第十三小学课后服务工作实施方案》等, 做到家喻户晓,充分尊重家长意愿,构建开展课后服务良好生态,在广泛调研和审核后,各班确定参加课后服务名单。在具体实施阶段中,学校将课后服务情况及时向家长公示,自觉接受家长监督,定期召开家长会,虚心接受家长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充分利用家长学校阵地,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及时宣传学校课后服务安排和开展情况,家校携手合理规划学生学习、休息、娱乐和锻炼时间。

三、挖掘内部潜力,让课后服务更加多彩

学校坚持“五育并举”和素质教育导向,搭建好课后服务平台,以解决家长后顾之忧为出发点,以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为立足点,充分挖掘内部潜力,开发服务课程,优化服务方案,最大化利用学校教育教学设施、场地场所和人力物力等,构建“3+N”的课后育人体系。其中,“3”指的是“学业指导课程”“综合素养课程”和“多彩社团课程”;“N”指的是学校立足实际,为学生提供“菜单式”课后服务课程体系。以此组织开展课后育人活动,满足学生多样化的课后服务需求。

学业指导课程上,学校结合“五项管理”规定,加强巡视和督导,首先是严控书面作业总量。加强对学科老师作业设计与实施的培训教研活动,建立优质作业资源共建共享机制,科学合理布置作业,开展科学探究、体育锻炼、艺术欣赏、社会与劳动实践等不同类型作业的探究,鼓励布置分层作业、弹性作业和个性化作业,科学设计探究性作业和实践性作业,探索跨学科综合性作业。其次是要求教师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和课后服务时间加强学生作业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时间管理能力,指导小学生基本在校内完成书面作业。再是要求教师严格遵守“有布置必批改”的原则,对布置的书面作业要及时进行批改、反馈,做好课后服务时对学生的作业有效指导,杜绝让家长代替老师批改作业。

综合素养课程上,学校想方设法建设高素质师资队伍,确保课后服务质量。除了根据本校现有师资力量定向培养外,还与其他学校密切联系,采取校与校之间“走教”的形式取长补短,并从当地具有资质能力的社会专业机构和校外艺术团体等聘请思想过硬、专业能力强的优秀人才为我校艺术辅导员、专业讲师等,以此弥补课后服务专业力量的不足。

社团活动是课后服务的一大亮点。目前,学校开设了乒乓球、羽毛球、篮球、软陶、小主持人、合唱、创客等社团28个,学生参与率达40%。为确保社团活动有序健康发展,每个社团制定了章程,学校由一名副校长长期分管社团工作,每天有专人检查记录,及时反馈,推进社团活动成果化。学校还采取各种奖励措施,激励社团老师提升服务质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团活动,在活动中多学技能,提升自信,真正把“五育并举”落到实处。

做好课后服务,助力“双减”落地,是我校为群众办实事重要内容之一。今后我们还要进一步创新举措,脚踏实地,做好“双减”的“减法”和“加法”,既要减少学生校外培训负担和重复低效的校内作业负担,更要不断地增强学校的优质课后服务,为达成“始于学生需要,终于家长满意”这一工作目标不懈奋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好句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