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鹤起”应为“鹊起”  (咬文嚼字之二)

(2013-09-09 13:06:41)
标签:

杂谈

文化

“鹤起”应为“鹊起”

                           杨云庆

 

近日,网上漫游,读到“吴庆芝的娱评爆料”博文《春晚造就了宋丹丹 为何现在请不动了》,受益良多。可惜文章虽好,却稍有瑕疵。文中有两处反复强调“因为春晚,宋丹丹名声鹤起”、“真正让其名声鹤起,还是依托了春晚这个平台”。两处的“鹤起”均应为“鹊起”。

“鹊”,鹊鸟,又名喜鹊。“鹊起”,像喜鹊一样飞起,多用于名声突然被传扬兴起,形容知名度迅速提高。“鹊起”一词,古已有之。战国·周庄《庄子》:“得时则蚁行,失时则鹊起”;宋·苏轼《淮阴侯庙碑》:“志在鹊起豹变”。现代作家孙犁的散文《石子》:“我的声誉鹊起一时,不久就被一位新来的病友的成绩所掩盖”。

“鹤”,俗称仙鹤。虽与“鹊”同为鸟类,也有翅膀,能飞。但二字不能通用。在汉语中,也无“鹤起”一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