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孔子的最大贡献是什么?

(2018-12-14 15:17:45)
标签:

历史

文化

  今天,如果我们要问:孔子的主要贡献是什么?我想,答案是非常肯定的:第一、孔子创立了儒家学派,把“仁'和‘礼'作为他的思想核心;第二,孔子开办私学,提出了很多教育思想和方法;第三,孔子整理和保存了古代文献。如果我们再问,这三者之中,哪个是孔子的最大贡献?答案就会五花八门。
         要回答好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对孔子的上述三个贡献做一逐个分析。首先看孔子创立了儒家学派,把“仁'和‘礼'作为他的思想核心这一条。孔子的“礼”来源于西周,是周公“制礼作乐”的“礼”;孔子的“仁”,是一个含义复杂的道德集合体,其核心是“德”和“孝”,这些思想也来源于西周。孔子自己认为周公就是“圣人”,今天更有不少人认为周公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所以孔子创立了儒家学派,把“仁'和‘礼'作为他的思想核心这一条不能算作孔子最大的贡献。再看第二条,孔子开办私学,提出了很多教育思想和方法。孔子的确是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他培养了很多学生,他提出的“温故知新”、“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直到今天还在影响着我们。但是其他学派也开办了私学,提出了很多教育思想和方法,比如墨家强调主动的教育方式,即使人们不来请教,教育者也应主动地上门去教;墨家还重视创造精神的培养,重视“行”即实践的作用,主张用动机与效果的统一去评价人的行为等。再如道家也有私学,老子主张“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为教”,反对过多的人为说教、干预、引导。最好是像流水一样,一切顺应自然。道家思想包含着尊重人的自然发展的意义。因此说孔子开办私学,提出了很多教育思想和方法这一条也不能算孔子最大的贡献,但孔子首创私学,功不可没。最后看第三条,孔子整理和保存了古代文献。据称孔子曾经整理和编订了被后人称为六经的《诗》、《书》、《礼》、《乐》、《易》、《春秋》,这是其他学派和学者从来没有做过的工作,我认为这是孔子最大的贡献。
         对于孔子整理六经,历来争论较多。近人钱玄同认为“孔丘无删述或制作'六经'之事”,康有为则认为“凡‘六经'皆孔子所作”。完全否定或肯定都不是正确的态度。‘六经'不同程度的受到孔子编排、序说、修改等,虽然具体内容我们至今仍然搞不清楚。《史记》关于孔子整理六经的记载都在孔子自卫反鲁,即六十八岁以后,但我认为孔子整理六经有两个阶段,一个是孔子四十七岁至五十六岁,《史记》载:“定公立五年(孔子时年四十七岁,作者注)......故孔子不仕,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此后的九年中,孔子达到了他一生政治上的高峰时期,“由中都宰为司空,由司空为大司寇。”应该说,这一时期是孔子教学和研究古典文献的最佳时期,我认为《诗》、《书》、《礼》和《乐》的《国风》部分的编订、序说都是在这一时期完成的。因为《史记》还说“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这里显然是说孔子四十七岁左右教授整理《诗》、《书》、《礼》和《乐》的情况,没有提到孔子教《易》和《春秋》,所以《乐》、《易》、《春秋》应该是孔子第二个阶段整理完成的,即孔子六十八岁至去世前。《论语.子罕》中孔子说“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这句话是说孔子把《雅》、《颂》中一些错乱的配乐予以匡正使其回到本位,而不是整理《诗》的《雅》、《颂》部分。至于《易》,《论语》孔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这句话是说“让我早数年时间,到五十岁学习《易》,便可以没有大的过错了。”这是针对他五十岁左右整理《诗》、《书》、《礼》和《乐》而发的感慨。说明孔子学习《易》以后对自己早年所做的整理工作并不十分满意。朱熹认为这是孔子七十岁时说的话,我很赞同。因为《史记》载“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读易,韦编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这和《论语》记载相吻合。另外,六十八岁之前,孔子一直处于流离颠沛中,研究《易》的条件也不好。到七十一岁时,孔子干了他一生最后一件重要的工作,作《春秋》。总之,孔子整理的六经中,《诗》、《书》、《礼》和《易》孔子只是做了整理、序说、阐述的工作,没有改动原来的经文。但是《乐》肯定有修改,《史记》载“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要音合《韶》《武》,肯定有一些音调得修改;《史记》还载“乃因史记作春秋”,说明《春秋》乃孔子所作。
         孔子整理六经有什么重要意义呢?答案是保存了古代文献。但我认为意义不止于此。如果《诗》代表文学,《书》代表政治学,《礼》代表社会学,《乐》代表音乐,《易》代表哲学,《春秋》代表史学,那么,孔子用儒家思想整理六经,把儒家的仁、义、礼、智、信等思想渗透到六经之中,意味着他用儒家思想统一了当时最主要的六门学科,也意味着他用儒家思想基本上统一了整个思想界,这就为后来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奠定了基础。这才是孔子整理六经真正的意义所在。汉武之后,《乐》亡佚,其余五经成为中国知识界的不二法门,统治了中国思想界二千余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